聞古知今 嶽飛與磁縣
文/王宏生
古代愛國名将民族英雄嶽飛,聞名古今中外,可以說衆人皆知,家喻戶曉,人人敬仰。尤其是今年年初《滿江紅》電視劇在央視熱播後,更引起人們對這位古代精忠報國的愛國名将,民族英雄嶽飛無比懷念和崇敬!
凡讀過嶽飛《滿冮紅》詞的人從中便會發現到嶽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一詞,竟然與磁縣地域有緣,賀蘭山就在河北邯鄲磁縣。
筆者帶着疑惑 ,實地到磁縣拜訪有關專學者實地考察了解,并查閱有關資料進行考證。
筆者走訪中了解獲悉到:一段時期以來,《滿江紅》中“賀蘭山”被史學界争論不休,甚至有人懷疑這首詞并非嶽飛所作,持此結論的專家指出,南宋嶽飛的足迹從未到過甯夏賀蘭山,怎會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詞句。反對者則認為,賀蘭山是泛指而非實指,是文學上慣用的比喻手法,不能說作者犯了地理常識性錯誤。為挖掘和開發賀蘭山曆史文化資源,甯夏回族自治區地方志組織專家專門來到磁縣對“賀蘭山”實地考察。甯夏社科院原副院長、知名史志專家吳忠禮介紹,“據史料考證,嶽飛足迹從未到過甯夏賀蘭山,而嶽飛抗金活動區域就在磁縣賀蘭山。”吳忠禮認為,磁縣賀蘭山不僅古已有之,而且與嶽飛及其軍事生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據《宋史》《濟源縣志》《嵩山志》《磁州志》等記載,宋真宗于景德二年(1005年)召見賀蘭真人,繼而将“西山”易名為“賀蘭山”,較嶽飛誕生時的崇甯二年(1103年)早98年,較嶽飛從戎時的宣和四年(1122年)早117年。嶽飛抗金的活動範圍以南北官道為軸,以賀蘭山所在的磁州為中心,北起真定,南至黃河邊的廣袤地域,輾轉戰鬥6年之久,磁縣賀蘭山在嶽飛北伐戰略決策中占有重要地位。
磁縣考古專家論證,賀蘭山系嶽飛駐兵嶽城時之練兵場,曾多次率軍到賀蘭山練兵。這一帶留下了許多關于嶽飛的傳說和遺址。《磁州志》記載:“嶽城在縣西南55裡。宋建炎初年,嶽武穆曾駐兵于此。”村北原有嶽飛駐兵的遺址,人稱“嶽飛寨”,而磁縣的東、西、小候召三個村就是因嶽家軍曾在此等候朝廷聖旨而得名,而磁縣東、西候召兩村之間的“講道溝”,相傳為嶽飛向吉倩部隊曉谕大義的地方,吉倩部隊在嶽飛慷慨陳詞的感召下,決定歸順朝廷,抗擊金敵。
當了解到嶽飛與磁縣地域名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且又有嶽飛抗金的故事傳奇與及後人為敬佩他修建的廟宇、祠堂,事實無可置疑,嶽飛與磁縣有着不解之緣,他留下的遺址和傳奇故事,令後人敬仰!
嶽飛功德名千秋,精忠報國垂青史。我作為邯鄲磁縣人因嶽飛而自豪,因嶽飛與磁縣有緣而驕傲!
歡迎投稿:
大野無疆是文學的伊甸園,不管是人間大愛,還是“小資情調”,不管是慷慨激昂的呐喊,還是小橋流水的輕吟淺唱,都是我們的欣喜。大野無疆平台是你的家園,把你的故事、見聞、感悟,你的攝影、視訊等等分享給大家。各類文學、藝術作品,體裁不限,字數不限,散文、故事、紀實、小說、雜談、趣聞轶事、曆史掌故等各種有閱讀價值題材,詩歌隻選精品。要求:原創,首發,正能量,一稿一投。特别好的作品,在别的平台發過的,也可投稿,但一定要注明。文責自負。有圖檔的請一并發來。詳情可加總編微信13208651618飄飄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