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越來越多的家庭隻生一個孩子,父母們把自己的心思及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他們把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受到最好的環境的教育,這樣孩子就能夠走得更遠、更高。
當然,有了這麼多的關愛,孩子也會受益,他們能夠更加優秀的發展,也能夠更加快樂的成長。但是,這種過分的關愛也容易讓孩子變得自滿,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父母寵愛孩子要掌握好度,讓孩子受益,而不是被寵愛變得自滿。如果寵愛過頭導緻孩子嬌慣或者沒有素質,那這種孩子就十分令人讨厭了。
前段時間網絡上就有這麼一段鏡頭,一位7歲的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公共汽車,在車上小男孩不停地去騷擾旁邊的小夥,小夥大概20歲出頭,本以為孩子隻是調皮搗蛋而已,還對着小孩微微一笑,不和他計較,畢竟還是個孩子嘛。結果這孩子越來越上頭了,他以為小夥子不會碰他,反而越來越放肆,居然直接用腳踢小夥子的腿部和手部。
小夥子開始提醒孩子媽媽了,管管你家孩子,在這樣我就要生氣了,結果孩子他媽還說,孩子小不懂事,隻是和你鬧着玩而已。這話我就覺得不對了,鬧着玩也不能用腳去踢别人的腿和手,把别人褲子弄髒了咋辦。作為一個媽媽居然不教育孩子反而還為他開脫。結果聽完媽媽的話,這個小孩越來越過分了,一遍又一遍的去挑釁小夥,踢完了還對着小夥龇牙咧嘴的笑。
小夥子忍無可忍了,覺得在整車人面前丢臉了,二話沒說一下就把孩子推倒了,直接用腳踩在孩子的腦部上,死勁的扇了孩子幾巴掌,打的時候還說,既然你媽媽不教你,那我就替你媽媽來教育你,邊說邊打。車上的人看見這一場景後也紛紛來勸小夥,把小夥拉開了。最後警察也把小夥帶走了。
其實這件事我覺得如果媽媽當時教育了孩子,阻止這種行為就不會發生後面的這種悲劇。孩子雖然是天真善良,但是一旦被父母慣壞了,或者是沒有正确引導,那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最後就會成為别人眼中的讨厭鬼。是以說,家長們千萬不要去過度溺愛孩子,這樣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反而是把他推入了深淵。
那麼過度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嚴重的影響呢?今天湯圓媽媽就為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這裡面的利害關系。
過度溺愛孩子會導緻孩子不尊重長輩。孩子們會認為,家裡的父母和長輩都是可以欺負的,他們可以跟他們一樣說話,拒絕父母的要求,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這樣的孩子,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家裡的主人,所有人都要聽他們的話,這樣,他們就會把家裡的秩序、家庭關系、愛和敬畏等等都給放縱了,這樣就會導緻孩子不尊重長輩、不懂得珍惜、容易學壞、被他人制裁,最終導緻孩子的個性和學習成績都受到影響。
首先,孩子在父母過度溺愛的情況下,很容易把父母和長輩當作可以欺負的對象,而不尊重他們。他們會覺得,父母的言行不能保證,比如,父母說的話他不信,父母的限制他也不接受,父母的警告他也不聽,反而把自己的想法、意見放在第一位,這樣,孩子們就會形成一種把家裡的秩序、家庭關系、愛和敬畏都給放縱了的習慣,最終導緻他們不尊重長輩。
其次,孩子在父母過度溺愛的情況下,也會導緻他們不懂得珍惜。孩子們會覺得,父母的愛比他們自己的努力還要重要,于是,他們就會認為,父母會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他們,他們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這樣,他們就不懂得珍惜,最終導緻他們把家裡的财物、物資、房子等都給浪費了。
此外,孩子在父母過度溺愛的情況下,也會導緻他們容易學壞。孩子們會認為,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去玩遊戲,不用學習;去吃零食,不用吃健康的食物;看電視,不用做家務;把自己的衣服亂丢,不用整理衣物等等,這樣,他們就會形成一種容易學壞的習慣,他們不會去學習,不會去做家務,也不會去照顧自己,最終導緻他們的學習成績不理想。
最後,孩子在父母過度溺愛的情況下,也會被他人制裁。這是因為,孩子們會覺得,父母的愛比他們自己的知識和才能更重要,于是,他們就會認為,隻要有父母的愛,他們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去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而不會受到任何的懲罰,這樣,他們就會受到他人的懲罰,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總之,父母過度溺愛孩子會導緻孩子不尊重長輩、不懂得珍惜、容易學壞、被他人制裁,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個性和學習成績,還會給家庭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是以,家長們應該适當給予孩子愛心,但同時也要給予孩子正确的引導,讓他們體會到珍惜和尊重,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健康,也能讓家庭生活更加和諧。
是以各位家長在教育子女的事情上一定不能把溺愛當着對孩子的疼愛,可以疼愛但不能溺愛,要多讓孩子鍛煉做事,将來會有更多的能力踏上社會,這才是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也是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會做的事。如果大家覺得湯圓媽媽說的對,請為湯圓媽媽在文末位置點贊和再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