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作者:昕夢傾城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在中國古代曆史中出現過不少特殊的朝代,如三國鼎立。在此期間,魏蜀吳三個國域的實力最為強盛,出現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他們彼次内耗,互相殘殺數年。衆所周知,這三個國家裡的統治者身邊幾乎都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軍師。而今天我們要提及的這位,正是蜀漢劉備帳下的軍師諸葛亮。

此人才高八鬥,智慧過人,世人皆喊其為“諸葛孔明”。早劉備起義之初就一直仰慕諸葛亮的才華,為了順利将諸葛亮收為己用,還曾三顧茅廬。而諸葛亮一直都不忘與劉備之間的情義,甚至在劉備死後還不辭辛勞地扶持他的兒子阿鬥坐擁江山。最終,諸葛亮因操勞過度,在病痛中與世長辭了。據說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諸葛亮的還魂續命之法

在具體了解諸葛亮在臨終時所謀劃的兩大毒計之前,我們必須先來探讨一下諸葛亮的還魂續命之法。此法并無科學的依據,完全是諸葛亮在早年遊曆期間道聽途說的。人們皆說,此方法又稱“七星燈”法,是起源于商周朝代的巫術。

若有人覺得奄奄一息,心力交瘁,想要續命,就必須在自己的住所布置好七盞燈。與此同時,祈禱的人絕對不能随心所欲地擺放這七盞燈的位置,必須要按部就班地模仿北鬥七星的位置進行排列。若擺放的位置出了差池,很有可能病情加重,起到一個物極必反的效果。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除此之外,這七盞燈的中間還必須放上寫着生辰八字和姓名的本命燈。七盞燈的外圍也必須完全擺滿49盞輔助燈。自這些等點燃之日算起,祈禱者就必須不辭辛勞地守護他們七天七夜。若這七天七夜之内任何一盞燈被破壞或是熄滅,則續命之法就會無效。

相反若七天七夜内,這些燈都保持原樣,完好無損的話,那祈禱者必将順順利利地遠離病痛的折磨,并且延長12年的壽命。其實,諸葛亮一直都明白這個方法隻是傳言,并不能完全相信。他之是以會義無反顧地實施下去,完全是因為這個續命之法背後可以暗含着兩大毒計。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暗含毒計一:蒙騙司馬懿

司馬懿可以說是諸葛亮生前最深惡痛絕的人之一了,此人性格尤為狡猾。當初蜀漢的統治者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就生性多疑,殺伐果斷。他向來對那些居心撥測的人都十分忌憚,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而司馬懿此人雖位于人臣之列,但自始至終都野心不減。他能夠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存活下來,完全是因為他精明圓滑的性格。

後來司馬懿覺得朝堂上危險重重,于是就告别君王,主動請纓去前線與諸葛亮交戰了。對于諸葛亮的實力,司馬懿向來心知肚明。他覺得如果自己貿然前進與諸葛亮交戰,勢必會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于是,幾番躊躇之後,司馬懿決定采取隻守不攻的作戰方式。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自此之後,隻要是蜀漢的軍隊夜襲大營,司馬懿都會派人事先做好埋伏,守住大營。每次一旦發現危險反常之處,司馬懿都會率領軍隊迅速撤離,毫不戀戰。諸葛亮深知,司馬懿一直不願意主動攻擊蜀漢軍營的原因就是因為害怕自己。但如若有一天自己離世了,司馬懿一定會乘虛而入的。

是以當諸葛亮發現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幫助蜀漢的軍隊悄無聲息,平平安安地撤離,以防日後遭遇司馬懿的攻擊。于是,他便毫不猶豫地實施續命之法,讓司馬懿以為諸葛亮有能力為自己續上十二年的性命。這樣一來,曹魏軍隊就不敢輕舉妄動,蜀漢軍隊就又足夠的時間撤退。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暗含毒計二:斬殺魏延

除了蒙騙司馬懿之外,其實諸葛亮還有第二個目的,那就是斬殺魏延。魏延是蜀漢軍營中的老将,此人向來唯我獨尊,嚣張跋扈,諸葛亮從一開始就對其十分厭惡。諸葛亮認為在魏延此人的性格不适合領兵打仗,若自己駕鶴西去之後,軍營大權落入魏延手中,蜀漢必會軍心不穩。

為了防止日後悲劇的發生,諸葛亮隻能想盡辦法地将魏延斬首示衆。他特地将自己的還魂續命之法大肆宣揚,讓魏延相信諸葛亮能夠通過這個辦法逆天改命。對于魏延來說,他與諸葛亮向來意見不合,自然不希望諸葛亮能夠順利進行此事。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是以,在諸葛亮點燃第49盞燈之後,魏延便假裝進去傳遞軍情,趁機将49盞燈中的其中幾盞打翻了。當時的諸葛亮雖然表面并沒有過于譴責魏延,但私下裡卻将魏延的這個把柄告訴軍中值得信任的大将。他再三交代,若日後魏延再度目中無人,大将便可以憑借他曾經想要謀害諸葛先生為由,将其就地正法。

幾日後,諸葛亮因為病情加重,悄然離世了。為了保證蜀漢軍隊将士的安全,諸葛亮在臨終前還特地語重心長地吩咐下屬,自己離世的消息一定不能立刻走漏風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諸葛先生離世的第二天,魏延就想要迫不及待地傳遞消息。大将忍無可忍,趁機将魏延打翻燈盞一事報告給蜀漢君王。最終,魏延人頭落地,凄涼離世。

諸葛亮病逝前曾點燃49盞燈,表面上為續命,實際暗含兩大毒計

結語

有句古話說的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古話贊揚的是一種勤勤懇懇的精神,其背後指代的就是諸葛亮。細細想來,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蜀漢的北伐事業出謀劃策,不敢有絲毫懈怠。

甚至在他油盡燈枯之際,他所念所想的都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蜀漢全軍和君王江山的安危。他憑借着自己的智慧成功實施了49盞燈背後的兩大毒計,為蜀漢避免了禍患。觀其一生可謂是忠心耿耿,能力卓絕。難怪當初劉備不惜三顧茅廬,也要放下身段邀請諸葛孔明出山相助呢!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