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作者:白骨青灰皆曆史

近20年來,由于深受毒品泛濫的困擾,美國人對中國清代禁毒英雄林則徐的推崇,日漸增長。紐約市在寸土寸金的繁華地帶,專門開辟了林則徐廣場,豎起林則徐雕像;連一向比較反華的特朗普,都在演講中公開點贊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事迹,認為美國應該學習。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紐約市林則徐雕像

問題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過程,就在史書上白紙黑字的寫着,也不是什麼高度保密的東西,但凡有個2G網絡,就可以在美國複盤“虎門銷煙”,為何美國不學習呢?

或者更直接一點,幹脆讓林則徐重生到美國,主導美國的禁毒事業,他能幫助美國完成“禁煙”嗎?

内患難除的美國禁毒事業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禁毒事業都是百年大計,急不得的。但也并非沒有能夠在短期内禁絕毒品的辦法。

當年林則徐“虎門銷煙”,一次性在廣州搜剿200多萬斤的鴉片,直接促使整個中國南方的毒品為之一空,可謂是起到了立竿見影的禁毒作用。

那麼,如果林則徐重生到美國,他還能複制“虎門銷煙”的方法,一次性收繳大量毒品銷毀,幫助美國實作禁毒的效果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不是說美國政府沒有能力,不能幫助林則徐在短時間内,搜剿大量的毒品,而是說單純銷毀市面上的毒品,對于美國這麼一個毒品大國的禁毒工作,不會有太大意義的。

原因很簡單,你搜剿一批,毒枭們會立刻制造另一批出來。

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如果不能根除美國國内的毒品消費市場,單純從銷毀毒品的角度,妄圖實作禁毒,那是刻舟求劍。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林則徐虎門銷煙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疑惑,那當年林則徐為什麼能通過“虎門銷煙”,在廣州實作迅速的禁毒效果呢?

這其中,其實涉及到當時的清朝,和現在的美國毒品泛濫問題,在客觀成因上的一個巨大差別。

直白一點來說,清朝的鴉片泛濫,是外部輸入型,具有來源單一的特點。基本上就是西方幾個列強,通過國際貿易的方式,大量的向當時的中國出口鴉片。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關鍵,除了直接銷毀已經搜出來的鴉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包括外國商人在内的賣家,跟清朝政府簽訂承諾書,承諾他們不向中國出口鴉片,不向吸食鴉片的人出售鴉片。

在英國政府沒有用武力打開清政府大門的時候,這實際上就是以國家手段,直接從來源上掐斷了鴉片貿易,是以才能起到“禁煙”的效果。

但美國目前的毒品泛濫問題,不全是外來輸入的問題,美國本身生産的毒品也很多。那些外部輸入美國的毒品,也不是像當年英國推動鴉片貿易那樣,以正大光明的管道,進入美國的,有迹可查。

這就促使美國政府很難從源頭上,徹底禁絕毒品來源。

你沒辦法禁絕毒品的生産,從源頭上防止毒品輸入,就算林則徐重生到美國,幫助美國來一次“虎門銷煙”,也很難真的禁絕毒品,隻會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局面。

美國政府在禁毒事業上的綏靖政策

除了客觀條件不同之外,如果林則徐重生到美國,想要幫美國“禁煙”,還面臨主觀層面的困難。

簡單來說,當年林則徐能夠在廣州完成“虎門銷煙”,那是得到清朝最高統治者支援的。道光皇帝為了表示禁毒的決心,直接把吸食鴉片的慶親王奕窦、與輔國公溥喜奪爵,還貶斥了一批吸食鴉片的大臣。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拜登和兒子亨特·拜登

這其中慶親王是滿清“鐵帽子王”,道光皇帝的親堂兄,如果置換到現在的美國,至少是拜登親兒子級别的。問題是拜登能為了美國的禁毒事業,把自己兒子送進監獄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上,美國政府在禁毒事業上的作為,是遠遠比不上清朝政府的。這不僅是最高統治者層面的問題,還涉及到中美兩國政府不同的屬性。

雖然清朝末期中國政府,對内腐敗堕落,對外軟弱無能,但它骨子裡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塑造下,一個“大家長”式的政府。你可以說這個“家長”能力不行,還貪鄙自私,但跟人民之間的關系,還是屬于什麼都要管的類型。

更直白一點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下,政府和人民的關系,就是政府有義務匡正教育人民。管理社會風氣,是“中國式政府”的職責。

而美國不同,美國是個典型的“經理人式政府”。政府是人民請來的經理人,它的主要職責,是幫助國家賺錢,而不是管理人民的生活。

換句話說,美國人民是不是吸毒,那屬于“東家”的事情,美國政府隻是個“掌櫃的”,有建議權而無決定權。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産,就算美國政府可以從國家層面,把制毒和販毒列為違法行為,堅決打擊,然而由于無法對吸毒的美國人民,實行強制性措施,他們實際上沒法真的管吸毒者。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促使美國政府在禁毒事業上,主觀能動性嚴重不足。面對這麼一個政府,就算林則徐重生了,一己之力,也改變不了什麼的。

劣币驅逐良币的社會氛圍

最後,林則徐當年在中國能夠成功的進行“虎門銷煙”,還跟當時國内有識之士的統一認知有關。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當時的中國的社會整體氛圍,對林則徐禁煙是有利的。

因為那時雖然鴉片泛濫,但中國社會的精英階層,對于鴉片的态度是一緻的,除了少部分吸食鴉片和從售賣鴉片上得利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對鴉片泛濫的情況,是非常擔憂和排斥的。

但如今的美國完全不同,由于所謂的“毒奶嘴”戰略,資本家操縱的政府,為了能夠友善管控人民,故意在社會文化層面制造分裂,恨不得一百個人有一千種價值觀。

當一個社會,對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形成相對的統一意見的時候,自然就不可能辦成任何事。這種脫胎于希臘城邦社會的“民主”制度,其特點就是人一多,意見不能統一,不管好事壞事,總是在讨論,但很難具體的執行下去。

如果林則徐重生在美國,他能幫美國完成“禁煙”嗎?

美國有些地方,大麻是合法的

另外,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集體主義的文化,特點是為了整個社會能夠更好的向前發展,可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絕對自由。而美國是個個體主義至上的國家,強調個人的自由,而非集體的發展。

簡單舉個例子,現在主流的美國文化中,1億不吸毒的人,想要禁毒的自由,跟一個人想要吸毒的自由,是等價的。這種文化下,經常就會出現少數意見綁架多數意見的情況。

如果類似情況出現在其它方面,影響還沒有那麼嚴重,但如果出現在持槍,吸毒等問題上,就會出現劣币驅逐良币的現象。

這麼一個社會氛圍下,别說是一個林則徐重生,就是一百個林則徐重生,也會被淹沒在美國“多樣化”的文化中,如一滴清水落入大海,遲早會變的又苦又澀。

結語

網上有句很流行的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美國毒品泛濫的問題,正如這句話所揭示的那樣,它不僅僅是美國政府不作為的問題,更是美國社會制度的問題,是每一個美國人堅持的價值觀的問題。

偉人說人民創造曆史,此話大有哲理。任何偉大的人物,想要做成一件事關人民的事業,都需要有相應的社會氛圍,有幫助他做事的合理制度,最重要的是得有人民的支援。

美國人民痛苦于國内泛濫的毒品問題,但并沒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做出犧牲一部分自由的打算,隻把一切推給政府和其他人,那麼就算是林則徐重生了,也沒辦法在美國“銷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