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2023年開年,突然爆火的一首《早安隆回》就被指抄襲《Aloha Heja Ha》。

就在昨日,國外網友Stuz0r在推特和Ig上曬出實錘對比,隔空喊話蔡徐坤的舞台背景設計抄襲了自己的作品(Stuz0r設計制作的這張圖是2021年釋出),啊不,這不叫抄襲,應該叫照搬。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雖然蔡徐坤的線上音樂會視覺效果總監王志元立即出面道歉,但是細心的網友卻發現蔡徐坤相關設計抄襲并非第一次了。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早在2021年,蔡徐坤的巡回演唱會官宣海報就抄襲法國藝術家Tom Fabia的作品。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而2022年7月,蔡徐坤釋出新歌《HUG ME》的封面,其輪廓與2010年的電影《遭遇陌生人》海報如出一轍,手部位置、彎曲角度等等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事件曝光以後,網絡輿論一浪接一浪,甚至有不少要求退圈的聲音出現。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雖然抄襲者并非蔡徐坤本人,但是屢次隻管宣發不管版權,也是起團隊存在無法回避的問題。就此也可以看出,圈中抄襲亂象層出不窮。

印象中,最早我們聽到、發現到的是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了莊羽的《圈裡圈外》,到之後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抄襲《桃花債》、《花千骨》抄襲《魅生》、《仙劍神曲》、《箫聲咽》。

前幾年的《錦繡未央》,抄襲了12位作家16部作品,法院判賠金額74萬。

蔡徐坤又被實錘抄襲,網友稱是抄襲慣犯?聲勢浩大要其退圈?

21年風靡全網的《大風吹》前奏則與邁克傑克遜名曲《Billie Jean》相同,歌詞神似徐小鳳的《風的季節》,高潮部分和張靓穎的《如果愛下去》幾乎沒什麼差别。

甚至人的不抄襲了,抄AI?

《白月光與朱砂痣》抄襲08年初音未來的《夕陽坂》。

而得了金像獎“最佳編劇獎”的《少年的你》,人物設定上與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可謂一模一樣,整個故事又與《嫌疑人X的現身》有如拓印,如此“編劇”還能得獎?面對抄襲,在圈内的幾乎成了常态。

但是針對抄襲,國内某些粉絲的三觀也常常令人歎為觀止,面對質疑的聲音,常常以人數優勢硬生生的把這些質疑之聲壓沒,隻因為人家粉絲少,胳膊擰不過大腿?

把抄襲,說成借鑒,把抄襲,說成緻敬,是粉絲常用的辯解方式。

什麼是借鑒?什麼是緻敬?怎麼又是抄襲?

借用鬼木知的說法:

吳承恩寫了一部小說《西遊記》,然後又有人寫了《東遊記》、《南遊記》,這叫跟風;

有人根據書中的情節拍了部電影《大話西遊》,這叫改編;

有人借用了孫悟空的名字、金箍棒的武器還有筋鬥雲,創作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龍珠》,這叫緻敬;

有人“原創”了一個劇本,一個道士帶着三個徒弟受皇帝之命求長生不老藥,一路曆經磨難,伏妖葛老莊,橫渡流沙河,最後師徒得道成仙,這叫抄襲。

有女生羞于表白,在男生生日那天送了一本《西遊記》,然後在他頭上敲了三下,這叫借鑒。

也許有人會說,do re mi fa so la xi就區區七個音,這麼多年這麼多曲,怎麼可能不“雷同”?

請這位同學先了解一下“次方”這種算法,再來讨論“區區七個音”。

其實究其原因,之是以這些圈中所謂的“借鑒”和“緻敬”會如此層出不窮,除了知識産權的維權困難,尊重他人版權的意識淡薄外,還是“錢”這麼個東西惹的禍。

因為這種“拿來主義”,省時、省心、省力又賺錢。就像開篇蔡徐坤舞台設計抄襲,這個視覺效果包裝動動手指COPY過來,一筆不菲的設計費、包裝費就支付到賬,何樂不為?

#蔡徐坤舞台背景被指抄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