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魚的嘴裡長着牙齒。巨大的牙齒,像米粒一樣的牙齒,像刀子一樣尖的牙齒,像骨頭一樣的牙齒,各種各樣。另一方面,秘密鲨魚的皮膚上長着密密麻麻的小鱗片。這個小魚鱗和大牙,乍一看像是不一樣的東西,其實這兩個原本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鲨魚的牙齒是嘴巴周圍的小鱗片變大的。
大白鲨
大牙,小牙
現今鲨魚中牙齒最大的是大白鲨。在全長約5米的巨體上下颌,長着高約6厘米、寬4.5厘米的大牙。另一方面,鲸鲨是鲨魚中最大的,它的牙齒是鲨魚中最小的,幾乎看不清每一顆。
大白鲨牙齒
根據喜好的飼料形狀不同
明明都是鲨魚,為什麼牙齒的形狀和大小不一樣呢?那是因為吃的飼料不一樣。大白鲨它們會攻擊尖銳的海豹和鲸魚,用鋒利的牙齒割肉吃。但是,即使是殘暴的大白鲨,也不能吃鲸鲨吃的浮遊生物。
鲸鲨的牙齒
以前和現在的鲨魚的牙齒?
古代的鲨魚和現在的鲨魚骨頭的大小和位置不一樣,牙齒的形狀也不一樣。
古代鲨齒
很久以前鲨魚的牙齒形狀很簡單。首先,這顆牙齒的作用隻是捕捉獵物。是以,它們吃的食物大小都能放進嘴裡,大的獵物會撕下來吃。
現代的鲨魚把從微型的到巨大的鲸魚都當成了自己的食物。經過不斷修正,為了适應獵物的大小和習性的不同,鲨魚的牙齒也變化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而且,上颚和下颚起着不同的作用,出現了上颚牙齒和下颚牙齒形狀不同的鲨魚。随着成長,喜歡的獵物也會發生變化,牙齒的形狀也會随之變化,雄性和雌性的牙齒也會不同。
鲸鲨
不用的牙齒
牙齒的目的是捕捉獵物并吃掉,但鲸鲨等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鲨魚卻不用牙齒。食物很小,不需要咬斷。
壓、刺、切的牙齒
食肉的鲨魚的牙齒發育非常發達。牙齒的使用方法大緻可以分為三種。首先是“抓住牙齒”。和古代鲨的牙齒一樣,虎鲨和拉布卡鲨等都是圓形的牙齒。抓住獵物,将其吞下。第二個是“紮牙”。釘子和刀狀的牙齒。藍鲨和三齒鲨的牙齒會刺死獵物,大的獵物會撕下來吃。第三個是“切齒”。邊緣齒薄而扁平,邊緣像剃刀一樣鋒利。也有具有典型鋸齒的。典型的是大白鲨和大眼鲨用上颚的牙齒,連堅硬的骨頭都能簡單地切斷。
虎鲨
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鲨魚
有三種鲨魚以浮遊生物為主食。話雖如此,如果隻吃一整隻浮遊生物的話,那就麻煩了。于是他們學會了不使用牙齒,與水一起吃浮遊生物的方法。
鲸鲨用小嘴巴像吸管一樣吸入浮遊生物群。
姥鲨的特征是大嘴和鰓孔。姥鲨張着大嘴在浮遊生物群中遊動。于是,浮遊生物群自然地流入口中,隻有水從鰓孔流出。
白鲨的皮膚像細絲一樣伸縮。由此可見,它張開大嘴,将浮遊生物含在嘴裡,直到它們的喉嚨像充氣氣球一樣膨脹起來,然後吃掉。
食肉
鲨魚
對于食肉的鲨魚來說,特别發達的是“切齒”。在這裡,我們以“切齒”為重點,來了解一下食肉鲨的飲食禮儀。
揮舞着,扭動着
繡眼鲨類在上颚,角鲨類在下颚有“可切割的牙齒”。同樣是切牙,因為上面和下面有差别,是以使用方法也不一樣。鲸鲨類是一吃到獵物就會粗暴地左右搖動頭部。獵物的身體被上颚的“切齒”離心力所吞噬,肉和骨頭被割裂開。
因為角鲨類的下颚有“可切割的牙齒”,是以即使揮舞着頭也沒用。達摩鲨有上刺和下切的牙齒,咬住後,身體會轉動下颚的牙齒。然後,肉片就像用勺子舀冰淇淋一樣被切下來。
繡眼鲨
一生中有6萬顆牙齒
人一生能用的牙齒包括乳牙和久牙共52顆。每天都要刷牙,好好使用才行。但是,鲨魚的牙齒是一次性的。用完後扔掉,每2 - 10天換一次新牙。計算了姥鲨一生使用的牙齒數量。如果一星期換掉一顆,整個下巴大約有60排牙齒,是以一星期換掉60顆牙齒,一年内換掉3,120顆牙齒,如果這條鲨魚能活到20歲,那麼它就要換掉62,400顆牙齒。
用自動扶梯運送
牙齒的制造工廠位于颌骨的内側,新的牙齒會不斷被制造出來,放在牙龈莖的自動扶梯上。自動扶梯會慢慢地向外移動,使用的牙齒也會随着自動扶梯被推到外面而脫落。然後,就輪到下一顆牙出場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一次性牙齒系統,鲨魚才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