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孩來說,身體抵抗力要比大人差許多,是以生病是常有的事。預防感冒,寶寶生病,爸爸媽媽都很關心。
家長們總是認為生病是因為孩子體質差,經常吃一些補品,或者吃了不幹淨的東西才會生病的。但其實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也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預防。如果你沒有及時給寶寶調理飲食,就會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障礙。是以隻要我們家長日常做好預防工作,孩子就不會輕易生病了。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預防呢?
1、在孩子的飲食中,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在孩子的飲食中,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如果孩子不經常吃這些食物,身體就會缺乏這些營養元素,是以在孩子飲食中要多攝入這些營養元素。不過家長們在給孩子補充這些營養元素時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過多的攝入大魚大肉、高蛋白食物,否則會造成消化不良,進而增加生病的幾率。另外,如果寶寶經常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也會對身體産生傷害,還可能會引起疾病。是以我們在給寶寶吃這些食物時要注意清淡飲食。除此之外,家長們還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吃一些零食。如果經常吃零食的話不僅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導緻寶寶出現偏食、挑食等不良的習慣。
2、飲食中要少鹽,因為孩子的腎髒還沒有完全發育。
有句俗話叫“鹽多傷腎”,這是因為兒童的腎髒功能發育不完善,腎髒負擔比較大,再加上兒童口味重,吃得鹹,就會加重腎髒的負擔。如果兒童經常吃很鹹的食物,那麼在體内容易積聚鈉離子,而且這些鈉離子還會抑制體内鋅的吸收。而鋅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兒童體内缺鋅,就會導緻免疫力下降、生長發育緩慢。
是以在孩子成長期間,一定要少吃鹽和含鹽量高的食物。建議在給寶寶喂輔食時要注意營養搭配合理,蔬菜和肉、蛋等食物要合理搭配。這樣才能保證營養均衡,進而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孩子生病。
3、少吃或不吃含鹽量高的食品,如醬油、味精等,這樣會增加體内鈉離子的含量,加重腎髒的負擔。
4、多吃些堿性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堿性食物有助于人體産生抗菌物質。
5、合理飲食,不偏食、不挑食。
6、盡量讓寶寶吃些粗糧和雜糧,因為粗糧含有較多的纖維素。纖維素在腸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它能刺激腸蠕動,加快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縮短糞便在腸道内停留的時間。
7、寶寶的飲食要有規律,切不可三餐不定時,使胃腸得不到休息而功能失調。
8、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小兒每天至少睡眠10小時以上;睡前應避免進食或喝太多水,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9、培養小兒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對預防便秘有很大幫助。
4、孩子在吃了過量的零食後,體内的激素會發生變化。
寶寶經常吃零食,體内的激素也會發生變化,容易患上性早熟。是以,媽媽們在平時要多注意給孩子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
在寶寶生病時,要及時帶着他去醫院看病治療,不要随意的給他亂用藥。尤其是抗生素類藥,使用不當就會導緻孩子出現細菌感染,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寶寶的視力和智力發育。同時還應該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多給他刷牙、漱口。
媽媽們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預防工作。因為小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比大人要差很多。是以我們家長們在平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清淡健康,并且注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少生病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