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布林肯沒來中國,專機改道哈薩克斯坦,哈國當天對中俄都給了回應

作者:胡麒牧博士

布林肯不來中國,開始環中國出訪,第一站就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日漸衰弱,美方眼見着中國補上了這個缺口,難免心急。但是當天哈國就側面給出了回應,表示要加強和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

布林肯沒來中國,專機改道哈薩克斯坦,哈國當天對中俄都給了回應

布林肯

慕安會上,布林肯故作強硬,在氣球事件和中俄關系上都對中國進行了威脅。對此,王毅主任表示,氣球事件本質上是偶發的意外事件,美國卻執意更新抹黑中國,中方必将奉陪到底,至于中俄關系,更不會任由美國指手畫腳。

此前,布林肯再三表示希望通路中國,但事到如今,也不再提确定行程的事情了。不過布林肯不來中國,卻也還是放不下對中國的牽制,開始環中國出訪。他将在2月28日到3月3日,先後通路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和印度。

一方面中美關系越來越緊張,另一方面針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越來越多,而哈薩克斯坦作為中俄的鄰國,又是中亞五國的領頭羊,對于美國來說,是必須好好籠絡的對象,必要時刻可以成為插在中俄之間的尖刀。

布林肯沒來中國,專機改道哈薩克斯坦,哈國當天對中俄都給了回應

中國外交部:強權外交和脅迫外交非大國應有風範

美國之是以覺得自己有機會挑撥哈薩克斯坦和中俄的關系,是因為哈國奉行的是全方位外交政策,希望對中俄美歐等國家都保持良好的關系,而美國認為一碗水終究是端不平的,可以将哈國争取到自己的隊伍中。

30多年以來,美國對哈國進行的直接投資超過460億美元;而俄羅斯過去20年對哈國的投資也才400億美元,平均下來隻比美國多一點。雖然美哈兩國貿易額常年在20億美元徘徊,但從美國對哈國的投資來看,就知道美國從未忽視過對哈國外交關系的經營,時刻想要撬俄羅斯牆角。

去年的俄烏沖突也直接影響到了美哈經貿,光是前半年,美哈貿易額就上升了36.6%;前9個月對哈國的投資上,美國更是比俄羅斯多了足足37億美元(哈通社資料)。而且哈國是能源大國,美國的投資者又特别喜歡投資哈國采礦業,加深了兩國經濟互補程度。

可以說,美哈在經濟上的聯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方很期待哈國在政策或者戰略上,開始向自己傾斜、遠離中俄。在去年1月哈薩克斯坦爆發的騷亂中,多名被捕的外國公民承認,自己是收了錢來參加暴亂活動的。哈國國務秘書表示,此次襲擊就是境内外人士勾結發動的,目的是為了破壞哈國穩定。但具體是哪個國家,這名發言人沒有透露。

布林肯沒來中國,專機改道哈薩克斯坦,哈國當天對中俄都給了回應

2022年哈薩克斯坦外貿創曆史新高

俄烏沖突之後,哈國總統托卡耶夫确實借機推進了去俄化的速度,比如聲明優先發展繞開俄羅斯的跨裡海走廊,下令關閉駐俄貿易代表處等等。但托卡耶夫這麼做,更多的是為了減小本國經濟被制裁波及的可能,并不是要和俄羅斯徹底翻臉。兩國的曆史淵源、長達7500公裡的邊界線,都注定了哈國不可能和俄羅斯決裂。

至于中哈關系,也是在俄烏沖突後更上一層樓。美國和歐洲讓俄羅斯無暇顧及中亞,又加深了和中國的互信,也無力幹涉中國在中亞加強影響力。去年一年,中國和哈國的貿易額同比上升了34.1%,而且進出口都是大幅增長,貿易結構也比較均衡(哈薩克斯坦國家統計局資料)。

哈國除了資源以外,最大的優勢是地理位置,它是歐亞大陸的樞紐,也有意将自己打造成貨運過境中心。世界發展重心正在向亞洲轉移,中國又是亞洲最大經濟體,哈國想要發展,少不了借中國的東風。是以,布林肯宣布訪哈的同一天,哈總理斯邁洛夫也作出訓示,要加強通向中國和俄羅斯的物流路線開發,和鄰國負責部門同步開展相關工作。

布林肯沒來中國,專機改道哈薩克斯坦,哈國當天對中俄都給了回應

普京和托卡耶夫

哈薩克斯坦不會成為美國圍堵中俄的幫手,去年哈國總統換屆,托卡耶夫成功連任後,美國就該明白這個道理。當時托卡耶夫明确表示,哈國不會放棄和美國等利益相關方的合作,但最優先關注的,還是和中俄等周邊國家的關系。

美國對哈薩克斯坦到底還是鞭長莫及,而且托卡耶夫屬于走務實發展路線的總統,對美國拉小圈子搞對抗的那一套本就沒有多少興趣。布林肯這次去,也隻怕是要空手而歸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