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作者:楊洋的籃球夢

吳前、程帥澎、曾凡博、胡金秋和郭艾倫、胡明軒、朱俊龍、王哲林進行“對調”。

有球迷說這是喬爾傑維奇正常的調試陣容,畢竟此次随隊出征的一共有16名球員,而根據參賽的要求,每場比賽隻能報名參賽12名球員,這樣一來勢必有4名球員是要進行“輪休”的,再加上此次視窗期的世預賽沒有戰績上的壓力,老喬玩個所謂的“四上四下”也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包括老喬自己也說:我的陣容裡有10幾個球員,我不可能讓他們在一場比賽當中全部上場。

作為一個去年11月份剛剛來到中國男籃的外籍新教練,要說他現在對于整個中國男籃有多麼了解,可能也不太現實,但是,要說他和這10多名球員待在一起将近一個月的時間了,連一套所謂的“合理”陣容都還沒琢磨明白,這個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首先,過去的這段時間都在幹什麼?

來到中國也已經有3個多月的時間了,剛來的時候聯賽還是在賽區進行封閉式的比賽模式,這正好給喬爾傑維奇接下來的組建“新男籃”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畢竟他隻需要在一個地方就可以看到全部的中國男籃球員,這樣的機會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接下來他就開始把中國男籃的這些球員“逐個”的帶入到了自己的體系邏輯之中,然後精心挑選出來了18個集訓隊的球員。

在這其中,前面的“選拔”工作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對于每個球員都是“陌生”的,需要把他們和自己所想象的陣容和體系進行一一比對,去設想他們能夠在這裡面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呈現出來什麼樣的效果。

中國男籃雖然能夠達到世界頂級水準的球員不算多,但是符合現階段“國手”水準的球員還是有一些的,就是說很多球員都是存在着入選國家隊的可能的,畢竟除了周琦之外,還有不少一部分的球員實力是相對接近的。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而如何在剩下的這些球員當中組建出一支新的國家隊,确實是需要一定的考量的。

可是,作為深耕歐洲籃壇多年的喬爾傑維奇來說,這個問題也好解決,那就是盡量選“大”的,就和歐洲球員那樣既要有身高還要有“尺寸”的,說白了,同位置的球員就選個子高的和身材壯實的,這樣對抗起來才不吃虧,而且籃球始終都是一項“巨人”的優勢,在同位置球員當中身高占有優勢,接下來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很大了。

帶了這麼多年塞爾維亞男籃,關于這一點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了。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于是,之前的18人集訓大名單就如期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關于這18名球員到底是不是大家都一緻認可的,這個其實不是很重要,畢竟每任主教練公布的每一次大名單,似乎也都存在着一定的“質疑”。

是以,這個問題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前面說了,最開始的“選拔”工作是困難的,而一旦确定了目标和人選,接下來的工作就相對簡單了,畢竟要求這些球員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邏輯去執行就完事了。

再加上從開始集訓到現在也有将近一個月的時間了,大機率來說,像喬爾傑維奇這樣富有經驗和能力的主教練,摸熟一套陣容基本上是信手拈來的一件事情了。

然而無論是從集訓期間傳出的動态,還是對陣哈薩克斯坦的首場比賽來看,喬爾傑維奇對于他自己選擇的這套陣容似乎還非常的“陌生”。

從面對聯賽當中的幾百名球員,到現在的10幾名球員,執教的首場比賽打卻打成了那個樣子。

就不說其他的,在實力全方位強于對手的情況之下,卻連一套完整的戰術都沒看到,或者說像樣的、流暢的進攻屈指可數。

這不該是一個世界名帥帶領一支“國家隊”應該有的表現。

之前還有媒體傳出來,喬爾傑維奇為中國男籃創造了30多套戰術,不好意思,真的是一套也沒看見。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最主要的是,到現在為止,喬爾傑維奇自己可能都還不知道,中國男籃到底該适合一套什麼樣的陣容。

當然,這16名球員都是有各自的特點,但是,這不是球迷該思考的問題,而是作為主教練你應該去決定的事情。

就像之前的杜鋒,哪怕同樣是為了“保險”起見,帶上了14名球員,但是他最擅長使用的,以及用的最好的陣容,人家自己心裡跟明錦的一樣,而不是像喬爾傑維奇現在這樣,還在搞所謂的“四上四下”。

其次,不是這樣的一個輪換法。

上一場胡金秋和曾凡博沒有上場很多球迷頗為不解,畢竟胡金秋是現役男籃最好的4号位,他的存在既可以跟得上現代籃球的快速打法風格,也能落在陣地利用自己的中距離投籃改變對方的防守。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曾凡博更不用多說,除了自身超級的天賦之外,他在三分線外的投籃把握性還有具備的優越性都是男籃獨一檔的存在。

國際大賽上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了,能投籃比能對抗更重要。

然而這倆都沒帶。

可能是上一場比賽讓喬帥也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于是将胡金秋和曾凡博都報名了,同時還有吳前和程帥澎。

這一步,喬帥是走對了,畢竟增加了4個投籃點,穩不穩定先不說,至少他們是具備這個“屬性”的。

但是,換下的4個球員卻令人大跌眼鏡。

胡明軒是上一場比賽表現最好的球員之一,如果再把範圍定在外線的話,那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了。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然後就是朱俊龍,我總感覺他在國家隊要比在俱樂部打的好,就是感覺他在國家隊更專注也更興奮,仿佛身上有用不完的勁一樣。

非常看好他能從老隊長周鵬手裡接過“大旗”,成為新一代男籃鋒線的防守“大閘”,這樣的球員就需要國際比賽來磨煉,喬帥也就這麼不用了。

他自己之前說的,組建一支國家隊最重要的不是找到12個能力最強的球員,而是要找到組合在一起能發揮最大威力的12個球員,并且不能隻看得分,要接納更多球員的“特點”。

現在來看,他自己卻先動搖了。

再接着就是王哲林,說句實在的,健康狀态下的王哲林其作用并不比周琦要小,上一階段第5視窗期的比賽就是最好的證明。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你要認為他能獨當一面,那他就能做到給你看,反之,如果你認為他就應該在誰誰“之後”,那麼他同樣也會做到給你看。

說白了,還要看主教練到底怎麼用他。

個人覺得,這麼出色的球員,沒道理進行所謂的“輪休”。

郭艾倫上一場表現的确實不算高效,給一場“輪休”是勉強說的過去的。

就是從這就能看出來,喬爾傑維奇壓根沒有我們之前想象的那麼“傳神”,他能夠把現在的中國男籃給帶來多麼不一樣的内容。

當然,我們自己球員的能力我們也都清楚,不奢望真的能夠達到多麼驚豔的地步。

可是最基本的“糅合”都做不到,或者說自己堅持的東西都開始動搖了,那麼後面的路隻會是越來越難走,越來越被動。

四上四下,是正常的調試陣容,還是喬爾傑維奇的黔驢技窮

希望,這一次的“四上四下”,不是喬帥“黔驢技窮”的一個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