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Netflix最新上線了一部日本的漫改電影《千尋小姐》。
該片去年8月釋出特别預告時,曾引起影迷圈的一陣悸動。

《千尋小姐》主演是近年人氣暴漲的當紅女星,被粉絲戲稱為“村花”的有村架純。她剛剛憑借《花束般的戀愛》獲得第4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在特别預告中,有村架純飾演的千尋被打上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曾經的性工作者。
本片改編自安田弘之的漫畫《ちひろ》,書名隻有主人公的名字“千尋”。影片日文名《ちひろさん》直譯為“我是千尋”,影片英文名《Call Me Chihiro》直譯為“叫我千尋”。唯獨中文譯名《千尋小姐》,使用了巧妙的“雙關”。
01
《千尋小姐》由擅長講述年輕人情愛糾葛的今泉力哉執導。他的《一首小夜曲》曾參加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其它代表作《愛情是什麼》《在街上》《在窗邊》等在豆瓣上也基本保持了7分出頭的水準。
本片講述曾在風俗店工作的千尋(有村架純 飾),如今在海邊的便當店工作。她絲毫不掩飾過去的經曆,過着惬意随性的日子,每天與内心充滿傷痕和煩惱的人們交流。很多感覺“活不下去”的人聚集在她身邊,最終被她影響,得到寬慰和治愈。
如果這是一部國産電影,肯定要被罵個狗血淋頭,因為沒有人能相信,一位曾經的“失足婦女”能夠治愈身邊人。但是,在日本的社會環境裡,這個故事不僅可信,甚至還頗為動人。
安田弘之曾如此介紹自己的漫畫原作:“這是記錄而非故事。我隻是一直追在她後面,忠實地重制了發生過的一切。”
02
和中國古代一樣,妓女這一職業在日本曆史舞台上活躍了很久。比如溝口健二的名作《西鶴一代女》便講述了日本幕府時期的妓女春子(田中絹代 飾)坎坷的一生。
1958年日本國會通過《賣淫防止法》,有金錢相關的實質性性行為正式被界定為違法行為。1985年,日本政府将《風俗取締法》改為《風俗營業适正法》,對風俗産業做了細緻的分類。“在個室中接客,回應其對異性的性好奇心”這種行為被認可。
獲得營業許可的風俗店合法經營,并由地方政府管理。于是,風俗店内客人和風俗娘喝酒聊天、按摩搓澡都是合法經營,而客人與風俗娘在店外的行為,則歸入“自由戀愛”。
由于單身人口多、生存壓力大、孤獨感強等多種社會因素,日本人對風俗業的包容度較高,有些老師甚至會鼓勵已經成年的學生去風俗店解決需求。
也正因為是“正規職業”,風俗娘們往往還要培養氣質談吐、學識才藝、溝通技巧等職業素質。風俗店内的競争也頗為激烈。石川淳一執導,描寫酒店女公關們搶奪No.1稱号的劇集《嬢王》便寫透了這一現象。
之前要在俱樂部開瓶香槟才能得見的第一紅牌,如今在便當店買份便當就能聊上幾句。對于小鎮上的糙老爺們兒而言,風俗娘千尋這也算是“下凡”了。
03
今泉力哉在影片初期,利用久仁子(豐島花 飾)對千尋的偷拍營造了很多偷窺視角。如此一來,就還原了安田弘之的記錄感。千尋不像一個主體,而像一個客體,一個需要觀衆去探尋秘密的客體。雖然千尋的率真能感染到身邊人,但因為她自身的秘密,給人一種于人群中獨處的錯覺。
千尋周圍群體被治愈,有些并非直接來自于她,甚至在脫離千尋的情景中發生。被單親媽媽撫養的小屁孩小誠(嶋田鐵太 飾)、家庭氛圍極度壓抑的高中女生久仁子、經常被爸媽趕出門的宇部千夏(長澤樹 飾),都是先認識了千尋後才互相得以相識,并在相處中收獲了内心成長。
久仁子和小誠,因為媽媽做的飯而産生心靈上的共通。久仁子的媽媽太會做菜,完全注重營養均衡,卻讓她嘗不到味道;小誠的媽媽太不會做飯,隻會做一道最簡單的炒面,卻讓他覺得超級好吃。兩個人吃的都不僅是飯,還有親情。
此外,轉行做觀賞魚生意的前風俗店老闆、轉行做酒吧舞女的前風俗娘、為了控制火爆脾氣而在手臂紋上“色即是空”的男青年、失明卧床後一直渴望外面世界的阿姨,都經由千尋串聯起來。一個個看似分散的小人物、小命運、小故事,構築起一組孤獨者群像。
臨近片尾有一場天台聚餐戲,千尋周圍的角色悉數到場。此時的他們都已經與自己的傷痕和解,臉上洋溢着笑容。導演把攝影機放在他們圍坐的圓心,以千尋為始,自轉掃過每一個角色。等鏡頭回到千尋的座位時,椅子卻空了……
04
“村花”算得上新生代日本女星裡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她之前主演的《墊底辣妹》和《花束般的戀愛》都曾登陸内地院線,票房成績不錯。這次飾演曾經做過風俗娘的千尋,讓人倍感好奇。
不過“風俗娘”在千尋身上的殘留并不多。她的老店長就曾感慨:“她是最讓人猜不透的一個。”影片對千尋的塑造也是探秘式推進,一點點挖掘過往。今泉力哉雖然給了男性觀衆福利,但隻有40秒。
千尋身上有很多沖突的地方,比如她見到流浪漢伯伯被欺負時立即伸出援手,不僅給他便當吃,還幫其洗澡,宛如天使;卻在得知母親的死訊後,不僅面無悲傷之色,而且拒絕參加母親的葬禮,宛如惡魔。
雖然别人從千尋開朗的性格中得到了溫暖,但是千尋自己卻孤寂如初。關于千尋的過往,導演始終以碎片的形式給出。與前店長這樣的故人重逢,往往就能讓觀衆收到碎片一枚。
收集的碎片多了,觀衆會發現,原來從童年便擺脫不掉的孤獨感,讓千尋相信了一位客人曾說過的話:“我們都來自不同的星球。”
家人、戀人、同學、同僚、朋友,不管兩個人是什麼關系,隻要他們是來自不同的星球,就無法了解彼此;兩個完全陌生的人,如果是來自同一星球,即便是第一次偶遇也能産生共振、建立羁絆。所謂“白首如新,傾蓋如故”,大抵如此。
一句原本用來寬慰人的玩笑話,随着千尋碎片的堆疊,随着千尋身邊人的變化,顯得越來越有道理。
千尋離開天台聚餐後,與她“同一星球”的多惠阿姨給她打了個電話。
千尋問:“你怎麼注意到我離開了?”
多惠阿姨答:“一股寂寞的氣息突然消失了。”
千尋離開後,觀衆得到了她的最後一枚碎片。這是一個答案,關于她為什麼能在坦白風俗娘履曆後,依然在便當店應聘成功的答案。原來,老闆發現她将便當吃得一幹二淨,連蝦尾和魚皮都沒剩下,于是便認定她“一定不是壞人”。
影片的最後,千尋來到一家牧場打工,主人再次問起那個問題:“你來這裡以前是做什麼的?”你猜,這次千尋會怎麼回答?
【文/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