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不支援“電商”呢?看到路邊的街道就明白了?

這十幾年來,中國的電商行業發展迅速,已經被阿裡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家壟斷了。而電商平台的迅速發展,也讓實體店的業務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現在我們在街上行走,不是看見“旺鋪招租”,就是“打折促銷”的牌子,現在的實體店,已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不支援“電商”呢?看到路邊的街道就明白了?

然而,讓人困惑的是,雖然大陸的電子商務發展較西方發達國家較晚,但在國外,電子商務的發展并不如國内的電子商務。在西方發達國家,網絡銷售不但沒有戰勝實體商店,反而沒有發展壯大。那為何西方發達國家不支援電子商務?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

第一,實體店的發展能夠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許多西方發達國家都相信,實體商店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而網絡購物則是相對有限的。比如,一家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店,需要雇傭六名員工,而在網絡上,一到兩個人,就能租到一間店鋪。

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不支援“電商”呢?看到路邊的街道就明白了?

第二點,産品的品質。許多西方人士認為,網上銷售的圖檔常常與真實的産品不符。網購之後,如不滿意,要退回,更是麻煩。是以,西方人更傾向于親身體驗,親眼所見。另外,如果在網絡上購買了假冒産品,那麼外國消費者就很難對其進行投訴。而在實體店購買了假冒産品,則可以向商家投訴,要求商家支付高額費用。

第三個是稅收。在西方,電子商務與實體商店的稅收是相同的,而在西方,政府對電子商務沒有什麼特别的優惠。是以,電商與實體店的競争是一樣的。我們國家為了促進電商的發展,給了不少的稅收。即便是如今,電子商務所需繳納的稅收也遠遠低于實體店鋪,一些中小電商企業更是偷稅漏稅。

第四,中國的電子商務能夠迅速發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價格低廉。然而,貨品的品質卻讓人擔心。通常情況下,消費者買的東西用不了幾次就會壞掉,我們的老百姓買東西,主要是看它的便宜。而在西方,人們更看重的是物有所值。比如,網購的洗衣機比較便宜,但售後服務不到位,而在實體店,雖然貴了點,但在售後服務方面,還是有保證的。

第五,實體商店的開發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費水準。如今許多人網購,都是一想到要買的東西,就馬上去網上買,一買就完事。而你若到實體商店購物,則會引發一系列的消費情景。比如一對情侶,他們打算在周末去看一場電影,然後在餐廳裡吃個飯,然後再去買一套新的衣服,然後再去一家書店,這樣的話,顧客們的好奇心就會被勾起來。

西方發達國家為什麼不支援“電商”呢?看到路邊的街道就明白了?

發達國家為何不扶持電力企業?這主要是因為,在發達國家,人們最關心的是兩個最重要的問題:工作和消費,而實體商店則可以推動工作和消費。另外,西方的人們更注重親眼所見,他們更願意到實體店裡去體驗。另外,在國外,電商與實體商店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是以,電商對實體商店的優勢并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西方人更注重物美價廉,而非物美價廉。很明顯,西方的居民和我們的普通群眾的消費理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