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幸“蝠”在哪裡?

何為“福”?戰國時期的哲學家韓非子認為“全壽富貴謂之福”。而在中國傳統吉祥紋飾裡,甚至可以說,蝙“蝠”就等于“福”。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升平樂事圖冊》清  佚名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冊為一套有十二幅畫頁的冊子。描繪了兒童在庭院中嬉戲、提燈、放風筝、踢毽子、騎馬射箭等歡樂情景。圖冊中蝙蝠、大象、白鶴、梅花鹿、小白兔、魁星踢鬥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各式燈籠齊亮相,燈燭輝煌,共祝樂事。

蝙蝠,又名蟙䘃(音同“職墨”),是翼手目動物的通稱。

幸“蝠”在哪裡?

▲小紅狐蝠在澳洲昆士蘭阿瑟頓高地的樹上休息

它們是哺乳動物中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類群,通常會在清晨或傍晚外出覓食,其他時間則呆在不同地方休息。樹枝、樹洞、岩石縫隙、洞穴……都是它們會選擇的栖所。

因為長得略顯“超現實”,這些晝伏夜出的小動物往往與“神秘、暗黑”之類的形容詞聯系緊密。但實際上,蝙蝠是一種對自然界十分友好的物種。

幸“蝠”在哪裡?

▲小長鼻蝙蝠是花朵勤勞的傳粉者

至少有549種植物由蝙蝠授粉。每四種蝙蝠就有三種以昆蟲為食,它們可以消滅大量農作物害蟲,有效幫助減少殺蟲劑的使用。

甚至我們人類能喝到雞尾酒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謝它們。因為龍舌蘭酒的制作原料——藍色龍舌蘭草的授粉非常依賴一種分布在中美洲地區的蝙蝠。

幸“蝠”在哪裡?

▲藍色龍舌蘭

可以說,蝙蝠是生物多樣性的“無名英雄”。而在中國傳統紋飾中,這些無名英雄終于脫去神秘外衣,搖身一變成為“福星高照”的象征。

它們要感謝一個字:“福”。更要感謝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時期人們的一個小習慣:“愛玩諧音梗”。

幸“蝠”在哪裡?

▲金嵌珠九蝠挑頭 清代 故宮博物館藏

幸“蝠”在哪裡?

▲青玉鳳蝠紋如意 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期,“諧音取意”的命名方法廣為流行。古人利用某兩個字“音同或音近”的特點,創造了不少帶有吉祥寓意的諧音梗。蝙“蝠”就是其中之一。

“蝠”諧音“福”,蝙蝠即“遍福”——遍地都是幸福,可謂“福星高照”。再加上蝙蝠喜歡倒懸着休息,正好還應了“福到了”的含義。

因為諧音取意的盛行,蝙蝠紋飾被大量運用在古代建築門窗、服飾、家具、瓷器、玉器...上,成了傳統祥瑞符号間的“搶手搭檔”:

它們銜着銅錢,代表“福到财到”;挂在門上,代表“引福入堂”;

跟瓶子組合,寓意“平安福氣”;和靈芝組合,代表“福至心靈”;與桃子搭配,則是“福壽雙全”……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從上至下:栽絨金地藍色團蝠紋毯,椰子雕雲蝠鑲金碗,金镂空蝠壽扁方,青花雙“喜”字桃蝠大碗,均為清代藏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觀複博物館取“蝙蝠紋”福運綿長之吉慶寓意,以玉泥為骨,手工制胚;取純金礬紅之色,手工描繪,設計推出——「福在眼前·描金對杯」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此「福在眼前·描金對杯」一套兩杯。

每杯各繪一蝙蝠。一隻口銜葫蘆,一隻口含銅錢,寓意“福祿雙全”。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杯體,以玉土為胎,油嫩如脂,細膩潤透,在燈光下有柔和的玉質感。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圖案,以礬紅手繪,以純金制成的顔料描邊,線條流暢自然,色彩雍容典雅。

并随套裝搭配一瑪瑙刀,可作抛光描金使用。品飲之餘,略增妙趣。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杯型,微微撇口,口沿貼合唇部,飲茶時茶湯入口暢潤柔和。

幸“蝠”在哪裡?
幸“蝠”在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