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靜易墨:勇士五成勝率進入全明星周末 誰需要為此負責?

庫裡受傷後,勇士打了5場比賽,大勝雷霆,憾負開拓者和湖人,轟下奇才,三節末崩盤輸給全員快船。5場合計淨勝17分,但這不重要,戰績按勝場而非淨勝分排名,相比預期,勇士還是少赢了一場球(開拓者或湖人中的一場),關鍵球能力仍舊拙計。

沒有庫裡,勇士這5場竟然交出了124.3的進攻效率,同期聯盟第2,但防守效率隻有120.9,同期聯盟第24。從這個資料上,你完全看不出庫裡缺陣的影響。一直以來期待的防守覺醒并未能出現,反而朝着更極端的攻強守弱的方向發展了。

賽後采訪,科爾強調“我們要提升防守”的聲音已經不止一次。科爾雖然這麼說,但似乎他也沒拿出過太好的解決方案。賽季至今,勇士在客場的防守效率是慘不忍睹的119.8,回到主場卻能把防守效率提升至108.4,這是什麼概念?前一個資料是馬刺,後一個資料優于雄鹿。換句話,勇士在主場擁有正經的冠軍級防守,去客場就一心一意争奪文班亞馬。

吹罰尺度可能是影響勇士主客場防守差異的變量,這點在賽季初的比賽展現的尤為明顯。由于勇士是典型的小球防守配置,體型吃虧,高度依賴對抗強度,一旦吹罰嚴格導緻快速背上犯規麻煩,同時罰球數字飙升,勇士的防守體系就難以為繼。

但随着賽季深入,在更多的觀察後,我會認為勇士不能将所有問題都歸結到吹罰尺度上,勇士的客場對手三分命中率高達40.2%(在大通中心,這個數字掉到32.6%),也并不都是運氣或者防守強度所緻。我更傾向于認為,勇士在主客場的防守表現都不夠好,隻不過自家籃筐與對家籃筐愛憎鮮明的立場,放大了主客場的防守結果。

勇士防守差,也不需要過多的分析,可以簡單歸結為,整體體型小,外線單防吃虧,内線協防又不足以為外線單防大量擦屁股。多後衛陣容大量使用是防守差的重要原因,球迷幾乎人人清楚,仿佛隻有教練組在裝傻。而從勇士近期的一些發聲看,管理層和教練組之間,對于球隊用人的看法也并不一緻,過度使用後場,不信任年輕人,這些理念似乎更多源自教練組。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對勇士陣容的體型問題這樣評價:

陣容小是配置問題;

陣容過小是用人問題。

配置上的問題非常清晰,相比擁有波特和别利察的上賽季,本季的勇士沒有足夠多優質的前場球員。懷斯曼就不談了。前場重要引援賈格林,在近期三分準星回暖後,逐漸成為了一個可用的内線輪換,但在賽季初期,他并不比懷斯曼好用多少,并且由于傷病有過大量缺勤。

另外,勇士本季最成功的補強——迪溫琴佐——也是後場球員。相比上一季的小佩頓,迪溫琴佐有更好的進攻相容性,更多的進攻功能性,也較少陷入犯規麻煩,這使他比佩頓獲得了更多的時間。迪溫琴佐這一季的時間占比為8.6%,高于上一季佩頓的6.3%,也高于波特的7.1%,而他的防守能力不如佩頓,防守相容性不如波特。雖然本季追夢更加健康,時間占比遠高于上一季,但維金斯又特别不健康,時間占比遠低于上一季。綜合下來,21-22賽季,勇士使用前場球員的時間比例是54.4%,本賽季下滑到49.3%。時間上已有差距,就更不用談球員的防守水準差别。

配置上的客觀條件必然造成整體體型偏小,這點怪不了教練組。

教練組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在現有條件下盡力保證體型,而是選擇了,“OK,小就小,讓我們找到一種超小體型的赢球方式”。

有這樣三件事:

第一,勇士一開始沒有把培養庫明加放在一個足夠高的優先級。

在賽季初的全年輕球員替補陣容失敗後,科爾迅速降低了庫明加的出場時間,甚至一度有DNP趨勢。直到庫明加從12月份開始逐漸拿出了進步的個人表現後,教練組才恢複了對他的信任。庫明加在賽季初的計劃中被放在了一個偏低的位置,球隊把過多的關注放在了普爾+懷斯曼這組起手式上。但勇士最為稀缺,也是最難從交易市場補強的資源,明顯是庫明加所扮演的大體型前場;

第二,過度迷戀水花茶同時使用的五小陣容。

去年季後賽,勇士在440個回合裡同時使用了水花茶,這440個回合,勇士進攻效率高達119.3,但防守效率崩到了119.5,是個略輸分的用法。三人一起使用,應該作為某種特定局面下的突襲武器,而非穩定的收官或者首發陣容。庫裡、湯神、維金斯、追夢+X,最後一個X的選擇,除了普爾和盧尼,本該有更多的可能性,這也尤其是個鍛煉庫明加的好機會。但教練組在賽季初無腦相信了普爾。

由于前場優質球員不足,以及勇士後場有庫裡、湯神、普爾、迪溫琴佐4個重要輪換,肯定無法完全避免三後衛陣容的出現。但三後衛具體是哪三個人也很重要,湯神和迪文的防守能力更強,防守适配性更好,而庫裡和普爾顯然不适合長期一起用,他們倆的時間要盡量錯開,庫裡能打的時候,普爾要壓縮時間。教練組顯然沒有做到這點。這裡面可能有更複雜的因素在裡面,我們未來再談;

第三,對傑羅姆的使用習慣,反映出教練組在用人上,并沒有保證體型的意識。

先要說明的一點——傑羅姆打得很好,我很喜歡這個球員。傑羅姆賽季至今保持了50+40+90的“180俱樂部”水準,真實命中率62.1%,很少失誤,助失比4.57。突破後的抛投為一絕,是勇士少有的擁有擋拆進攻能力的球員。

問題在于,勇士的後衛太多了,傑羅姆雖然挺聰明,但運動能力太差,防守真的吃虧,勇士已經有一個普爾,不能再來一個。

對傑羅姆的使用,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庫裡健康時,傑羅姆不該使用。庫裡和普爾兩人尚且不能完全錯開時間,再加一個傑羅姆會更加頭疼;

庫裡缺席時,傑羅姆隻吃普爾身後的時間。

科爾顯然不是這麼用的,我們看這些比賽:

2月3日對陣掘金的上半場(下半場勇士基本被打花,時間沒有參考意義),庫裡出場15分半,普爾14分半,湯神輪休,但迪溫琴佐出戰了15分鐘。這種情況下,傑羅姆上半場拿到了10分鐘時間。這場比賽可以找到的理由是,湯輪休,追休戰,蘭姆的場次額度要省着用,而穆迪不好用。OK,我們接着看;

2月5日對獨行俠的上半場(下半場庫裡受傷,後場輪換時間被打亂),庫裡出場15分半,湯神15分鐘,迪溫琴佐10分鐘,普爾11分半,追夢、賈格林、維金斯、庫明加均出戰,這種情況下,傑羅姆半場還是拿到了8分半的時間。普爾第一節2犯,但科爾并沒有是以将他換下,是以他的時間減少跟犯規麻煩無關,事實上,第一節末,普爾、傑羅姆、迪溫琴佐同時在場;

之後,庫裡缺陣,傑羅姆作為替補控衛加時間很合理,但他和普爾的合計時間也不都是48分鐘,對陣湖人兩人合計58分鐘,對陣開拓者合計53分鐘,過去5場比賽,兩人有14分鐘同時在場。

在對陣奇才和快船時,能看出科爾更注意這件事了,基本做到了傑羅姆和普爾是輪替關系,而實作方式是普爾減時間。事實上,從對陣掘金開始(這場24分鐘),傑羅姆每場比賽18分鐘是雷打不動的,跟普爾打多久沒什麼關系。要注意的是,打掘金發生在庫裡受傷前。

是以,科爾重視傑羅姆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

庫裡傷病?

普爾的備份?

普爾打得不好時的另一個答案?

都不是。

傑羅姆從對陣掘金開始被重用,是因為蘭姆受困于場次限制,從這一場開始被棄用了。科爾要加一個輪換,又剛好之後庫裡受傷,于是傑羅姆更加順理成章被重用。蘭姆被棄用僅僅因為他雙向合同額度快到了——打完快船後剩7場——勇士要在類似維金斯缺席的比賽才使用他。由于薪資和名額上的高度緊張,勇士并沒有立刻轉正蘭姆的打算,造成了現在用人上的摳摳搜搜。

那麼,科爾為什麼不把蘭姆空出的時間給庫明加和穆迪?讓迪溫琴佐客串替補控衛,讓庫明加和穆迪吃掉更多鋒線輪換時間,豈不是更均衡的用人方式?

首先,穆迪已經用行動證明了,勇士現在沒法放心給他加時間。最近5場比賽,穆迪三分7中1,在每多輸一場比賽,就多一分掉出附加賽風險的局面下——事實上,勇士需要争取進入前6不打附加賽才保險——真的不敢用;

第二,除了打奇才和湖人,庫明加近期的時間都在20分鐘以上,這其實符合他現在的水準。對陣奇才,傑羅姆的表現也完全對得起出場時間。對陣湖人,傑羅姆的防守的确是輸球原因之一,但那場比賽的主基調是,兩隊的進攻困難大于防守,而傑羅姆的進攻又打得很好,可以了解為何科爾多用他。

其實,選擇傑羅姆還是年輕人,對科爾來說,隻是在一道沒有完美答案的選擇題中,選了一個他更有把握的答案:

A.選傑羅姆,提升了銜接段持球開發能力和空間,傷害了防守;

(這裡要注意,迪溫琴佐能發牌,但缺少進入三分線的持球終結手段,導緻他無法作為開發者。這是傑羅姆功能性獨特的地方)

B.選庫明加或者穆迪,勇士保住了體型,但進攻會更難打。

近期看,選B并不一定比A好,而科爾手中已經沒有了考慮遠期的餘量。傑羅姆也證明了,過去6場比賽,選擇他起碼不是一個錯誤答案。這7場球,他的正負值分别是+1,+2,-1,+6,-11,+12,+2,幫球隊撐過了大多銜接段,表現有目共睹。

我用這麼多的篇幅寫傑羅姆,想說的并不是傑羅姆有好,或者球隊對他的使用有多大的問題。而是從傑羅姆這件事能反映勇士的很多狀況:

第一,勇士在雙向合同使用上也很拮據,過去兩年無預算的假象破滅,成本控制開始浮現。這點在《交易狂潮中,各支球隊得到他們需要的球員了嗎?》文章裡也有所展現;

第二,為了保戰績,在沒有完美答案的情況下,科爾會選擇他更信任的一種赢球形态,鍛煉年輕人被擺到了不重要的位置。事實上,勇士還有個鮑德溫能試一試。在戰績壓力下,教練組已經沒有試錯魄力。

為什麼會這樣?

說到底,還是目标問題。

顯然,勇士高層給教練組提出的目标,既不是“我們這一季以鍛煉年輕人為主”,或者“我們必須實作衛冕”,而是“我們先練練年輕人看,如果不行再回到赢球模式”。但勇士顯然高估了他們的轉向能力,這也不意外:

失去兩個核心輪換拼圖,兩個季後賽能拿到時間的拼圖,并沒有做對等補強,闆凳席上還有懷斯曼、庫明加、穆迪、鮑德溫、羅林斯5個新秀(不考慮普爾),以及隻在更衣室維穩有用的伊戈達拉。14人大名單隻有8個即戰力,加上傷病、輪休等等人員減損,即使不談位置相容性,人手數量已是吃緊,沒有雙向合同球員助陣還真不行;

在缺少大體型四号位,且球隊打法又尤其需要這個位置球員的情況下,初版年輕人培養計劃,重點沒有放在庫明加身上,而是急于要2.0畫面,押寶普爾/懷斯曼擋拆,着實好高骛遠。

薄弱的開局儲備,導緻了後續調整的重重困難。誰都清楚,勇士不能用雙向球員去打季後賽,就算轉正了,這類天賦的球員在季後賽也很難搞出動靜,真正有希望的是那些有天賦的年輕人。但球隊資金投入過于巨大,接受不了錯失季後賽的結果,戰績又始終沒有起色,容錯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教練組選擇保守,誰能适應體系就用誰,反倒是一種正常的反應(補強選擇拿回佩頓也能展現這點)。這就像王朝興衰規律,到了病入膏肓的後期,誰都知道不除病根,王朝覆滅隻是時間問題。可曆史又更多證明了,病入膏肓的時候搞激進變革,往往讓王朝崩潰得更快。

把任何人放在科爾的位置,都很難有魄力。我并不是在給科爾洗地,他用人的确有些問題,在文中已經有過分析。但在全聯盟所有球隊教練都無法交出100分答卷的背景下,犯一些錯誤才是常态,如果你看多了其他球隊就會明白這點。科爾和教練組隻是勇士一系列問題的某個角落,勇士的現狀也沒有任何個體有能力為之負責。這隻是一個所有人做出合乎各自情理的選擇後,必然導緻的結果,它現在才發生,反而更像是意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