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作者:資料中心與布線品牌榜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EMI

電磁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幹擾電纜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電子噪音,EMI通常由電磁輻射發生源如馬達和機器産生。電磁幹擾是人們早就發現的電磁現象,它幾乎和電磁效應的現象同時被發現,1881年英國科學家希維賽德發表“論幹擾”的文章,标志着研究幹擾問題的開始。1889年英國郵電部門研究了通信中的幹擾問題,使幹擾問題的研究開始走向工程化和産業化。

綜合布線系統如何預防電磁幹擾

綜合布線系統發射的幹擾波的電場強度超過規定值時,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電磁幹擾和電磁輻射。電磁幹擾關系到綜合布線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的問題;電磁輻射則涉及到綜合布線系統在正常運作情況下資訊不被其他人員竊取的安全問題,或者造成電磁污染。

在進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時,必須根據建設機關的要求,進行周密的安排與設計,選擇合适的防護措施。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1

減小電磁幹擾的屏蔽措施

資訊系統的金屬物外殼、電纜屏蔽層和金屬線槽等在引入架構或建築物時做等電位連接配接。對資訊系統所處的防雷區宜進行磁場強度的衰減計算,根據計算結果采取相應的屏蔽措施。

資料中心不應設在建築物的高層,應在大樓的低層中心部位。相關裝置要盡量遠離建築物的外牆。根據防雷分區和資訊裝置的要求采取相應的屏蔽措施,使雷擊時産生的電磁場向内層衰減。

資訊裝置是非金屬外殼且建築物的屏蔽沒有達到要求時,可根據資訊裝置的重要性對機房或裝置直接加裝金屬屏蔽網或屏蔽室、金屬屏蔽網或屏蔽室和等電位連接配接帶相接。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2

戶外線路的屏蔽措施

需要保護的地方都應采用屏蔽電纜并将其屏蔽層的兩端進行等電位連接配接,屏蔽層經過雷電防護區的交界處也應進行等電位連接配接。

使用含金屬部件的光纜時,在進戶處應将所有金屬插頭、金屬擋潮層及金屬加強芯等金屬構件進行等電位連接配接。

建築物間互連的電纜應敷設在金屬管道内,金屬管道的兩端要電氣連接配接并接到各建築物的等電位連接配接帶上。管道内的電纜也要進行等電位連接配接。如果臨近的建築物間有電力和通信電纜連接配接時,也要将其接地裝置互相連接配接在一起。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3

加強布線系統内在的結構及材料的抗幹擾性

這主要是對可能産生電磁幹擾的産品及可能受電磁幹擾影響的裝置提出的要求。具體的要求可在産品制造過程中依照相應的标準進行檢測。

總的來說,計算機裝置、通信裝置及電子裝置等産品的外形結構應采用金屬材料制成的箱、盒、櫃或架,使其成為法拉第籠的形式,具有接地端子,并進行良好接地。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可加強裝置抗幹擾和防輻射的能力。

對于綜合布線系統線纜的選用也要符合系統要求,并結合建築物周圍的電磁環境進行綜合考慮,通常以抗幹擾能力和傳輸能力為主要考慮因素,同時也要考慮經濟成本問題。

選擇綜合布線系統的纜線和連接配接硬體的時候,确定某一類别後要保證其一緻性。如選擇屏蔽,則纜線和連接配接硬體都要是屏蔽的,且有良好的接地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的鍊路中通常采用雙絞線,雙絞線具有吸收和發射電磁波的能力。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4

注意裝置和傳輸線路與不同幹擾源間的距離

綜合布線系統除采用屏蔽、做好接地以提高自身的抗幹擾、防輻射能力外,還要盡可能地遠離幹擾源,以減少其對系統正常運作的影響,提高系統和裝置的可靠性,使綜合布線系統在資料中心中真正成為标準、規範的布線系統。

通過一些實驗可知傳輸線距離幹擾源不同距離時,其傳輸信号的失真程度是不同的。是以,在施工安裝過程中要重視布線系統與不同幹擾源間距離的關系,嚴格按規範設計、施工,并做好相應的測試工作,以保證綜合布線系統正常可靠。

淺談綜合布線系統的電磁幹擾及防護

Notione(挪森)高性能的綜合布線系統包括超五類、六類、超六類、八類及預端接光纜等;産品廣泛應用于企業、政府、校園、電信營運商、智能物聯等,依托強大的産業叢集優勢,植根于飛速發展的智能資訊技術産業,将先進的綜合布線技術融入到整個資料通信系統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