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作者:oO月球Oo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

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學生,他們樂觀,富有朝氣,有些搞笑,卻也真誠地願意互相幫助。

那時看到的資訊,或唯美、或嗟歎、或憤慨、或高遠,不管主貼還是回複,有見識有内涵的比比皆是。

為了一個話題,他們引經據典,從蘇格拉底到黑格爾,從傳說到近代史,在聊天室裡辯個通宵就為找到答案,讓我歎為觀止。感謝這些同齡人,讓早早辍學的我又有了學習的熱情,不再渾渾噩噩地虛度青春,改變了我的生命軌迹。

然而随着時間推進,多年以後,網絡上的聲音越來越嘈雜,從資訊爆炸變成泛濫成災,找到契合的靈魂和共鳴越來越困難。

網絡普及後人多了良莠不齊可以了解,言論自由可以了解,但有些賬戶明顯不正常的也放任自流這就不能了解了。

空賬号、無内容、随機使用者名,所評論的内容不是陰陽怪氣就是煽風點火,針對這種情況就沒有解決方法了嗎?一個實名制就可以讓魑魅魍魉原形畢露了呀。

剛在一話題下,看到多個怪異賬号,附和者衆,卻沒有幾個是真正在動腦思考的,少有的理智聲音也會被憤怒所淹沒。

我想當年那些睿智的網友就是因為早早看穿,是以逐漸離開了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1998年開始上網,就算不是國内最早接觸網絡的人,也是很早的那一批。那時遇到的網友,絕大多數有見識、幽默,其中不乏在校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