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印度制造”計劃遭遇挫折:外殼良品率據稱經常隻有五成

财聯社訊(編輯 潇湘)随着蘋果公司近年來不斷加速推進産業鍊的調整,印度在許多人眼中無疑正成為一個有着巨大吸引力的潛在選擇。不過,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在印度增加産量的努力,眼下卻正面臨着一道現實的挫折:當地産業鍊的成熟度想要滿足蘋果的實際需求,依然任重而道遠……

據四名知情人士表示,蘋果近來一直從美國加州和中國派遣産品設計師和工程師到印度南部地區的工廠,幫助教育訓練當地勞工并搭建生産線。

蘋果在印度的制造業務才剛剛起步,這是該公司一項不斷加速的産業鍊多元化戰略,這家美國科技巨頭試圖複制20年前在中國搭建生産線時的藍圖:其工程師和産品設計師經常會一次性在印度工廠裡待上幾周或幾個月,以監督當地生産。

但最近幾個月的經曆表明,蘋果的“印度制造”計劃想要實作,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供應商之一、印度塔塔集團(Tata)在豪蘇爾經營的一家電子裝置外殼工廠裡,生産線上生産的每兩個元件中大約隻有一個能夠達标,最終被送到蘋果産品的組裝商富士康那裡。

與蘋果設想中的零缺陷目标相比,這50%的“良品率”顯然極其糟糕。兩名曾在蘋果海外業務部門工作的人士表示,該工廠正在制定提高勞工熟練程度的計劃,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連東南亞都不如?

這可能會令試圖将部分産能移出中國的蘋果,重新懷念起其在中國的經曆。

貝恩咨詢公司顧問Jue Wang表示,蘋果正處于向印度擴張的起步階段。“我們讨論的當然不是它能馬上達到鄭州工廠的規模。每個人都承認,印度工廠效率會有所不同,但顯然這(巨大差異的)一幕正在上演。”

富士康鄭州工廠雇用了大約30萬名勞工。在中國,當地供應商往往能以神奇的速度完成蘋果的需求。有前蘋果員工就曾感慨,“他們曾經估計某項任務可能需要幾周時間才能完成,但第二天早上來上班時,卻發現任務已經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

一名了解此事的前蘋果工程師表示,印度的業務顯然無法以那種速度運作,嚴重“缺乏緊迫感。”

一位參與蘋果營運的人士還指出,蘋果向印度擴張的過程緩慢,部分原因也與當地物流、關稅和基礎設施的難以配套有關。

該人士甚至拿東南亞作為印度的對比。得益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ECP)的簽訂,蘋果在東南亞的産業鍊多元化發展要更為順利。RECP的簽署方包括了中國和東盟十國。

電子代工行業咨詢公司Venture Outsource的總裁Mark Zetter表示,印度代工廠的惰性多年來就一直是一個問題。

5年前,Zetter為印度智庫Gateway House做研究時發現,印度代工制造商經常會誇海口地聲稱,他們可以滿足電子産品客戶的“任何需求”。但實際上他們在協定正式簽署後,對客戶的擔憂卻往往反應遲緩,在應對變化時也“缺乏靈活性”。

産業鍊轉移仍是大勢所趨?

當然,盡管面臨着上述一系列的挑戰,蘋果試圖長久打造的“印度制造”藍圖,或許尚不會徹底發生逆轉。

貝恩咨詢預計,在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援和當地低成本優勢的推動下,印度未來幾年的制造業出口可能會增長一倍以上——從2022年的4180億美元增至2028年的逾1萬億美元。其中,電子産品出口預計就将以每年高達40%的速度增長。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蘋果财報電話會議上,“印度”一詞被提及了多達15次。蘋果CEO庫克也表示,他“非常看好印度”,并揚言這個市場“非常令人興奮”,是一大主要聚焦點。庫克還證明了很快将在印度開設第一家蘋果旗艦店的計劃。

蘋果最近的招聘廣告也清晰地表明,該公司在印度有很大的雄心壯志。今年印度有望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則蘋果廣告正告訴未來的當地員工,他們将在印度發展新興業務,為蘋果的所有産品線提供服務,同時建設未來的工廠。

與此同時,許多印度廠商也對蘋果産業鍊不斷“抛出橄榄枝”。據熟悉塔塔集團計劃的印度人士透露,該公司有着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要打造成為像如富士康等台商一樣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蘋果供應商,其也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準許和支援。

這家印度巨頭正就從富士康的台灣競争對手緯創手中收購一家iPhone組裝廠進行談判。緯創在經曆了2020年的勞工騷亂和抗議活動後,正尋求退出印度市場。一位熟悉相關計劃的人士表示,蘋果正在推動相關磋商,并有意讓塔塔集團獲得多數股權,而不是50:50的合資結構。

(财聯社 潇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