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曆史有細節,觀看有門檻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李夏至

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傳奇劇《顯微鏡下的大明》最近開播更新,該劇聚焦于明代民間的人丁絲絹案,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劇集還原了原著抽絲剝繭、冷靜克制的表達方式,也因為涉及了稅賦制度的諸多細節,給觀衆帶來了不小的觀看挑戰。

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曆史有細節,觀看有門檻

劇集選取了馬伯庸小說中的第一案進行改寫,講述了張若昀飾演的數學天才帥家默,在田間丈量土地時發現,不少普通百姓的地契和官府記載的數目有出入,随即發現了一件百年稅收科目“人丁絲絹稅”,由此開啟了一段民告官之路,并自下而上地攪動了整個大明的朝堂。

小小的絲絹稅案看似毫不起眼,實際隐含了不少鄉紳官吏偷偷囤下“隐田”的漏洞,并伴随着朝廷首輔即将推動的“清丈”運動,觸動着大明朝層層官商團體的利益核心。在帥家默與朋友豐寶玉的上訴之路上,官員鄉紳因為利益互相掩飾勾結,各級官吏根據自己的目的、立場和利益互相博弈,将整個大明朝的官場政治生态展示得淋漓盡緻。

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曆史有細節,觀看有門檻

和馬伯庸過去的改編劇有所不同,雖然都是查案,這一部選擇的主角是一個有些自閉傾向的數學天才。在過去多部作品中,張若昀都扮演了胸懷大志且性格張揚的公子哥,但在這部劇中,帥家默自幼遭受雙親身亡的打擊,又對算術過分沉溺,讓這個人物并不如正常主角那樣恣肆張揚。張若昀時而需要表現得自閉内向,時而又因為講解算術侃侃而談,在兩種狀态下來回切換。由于之前的角色濾鏡太大,不少觀衆還始終相信帥家默其實是故意喬裝成悶葫蘆的個性,一直期待着劇情反轉,恢複其主角風采。但這種預期直到劇集更新了七八集也沒有出現,難免讓觀衆失望。

該劇還因為核心環節涉及稅賦制度,又需要展示帥家默的算學天賦,出現了大量詳解稅收運算的情節。雖然為了友善了解,劇情裡加入了各種運算公式和圖示解說,盡量降低了解說難度,但對于一部古裝傳奇劇來說,這些情節确實容易“勸退”觀衆。不過,正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喜歡通過古裝劇來了解曆史的觀衆,會通過該劇的科普了解到大明朝的吏治制度與稅賦征收。大量的銜職稱謂、稅政項目等在劇中被條分縷析地展示,如“清丈”“人丁絲絹”“條陳”“庠生”等詞彙的出現與解說,都讓該劇充滿了豐富的曆史細節。

《顯微鏡下的大明》播出前自帶馬伯庸原著改編和張若昀主演的光環,在網站的關注度一度很高,但伴随着劇集播出,這種略帶觀看門檻的劇集确實給觀衆帶來了一些挑戰。目前,劇情漸入佳境,而這種不自帶爽感、循序漸進的表達方式,确實需要觀衆更多的耐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