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作者:藍鲸先生的儲物間

寫在前面

上次我們初步介紹了NAS系統OMV的搭建。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1):NAS是什麼?樹莓派操作&OMV

為了繼續安裝下載下傳軟體,布置影音和文檔環境,這次我們繼續深入學習一下NAS中的重要架構Docker的用法。

從該篇開始的搭建知識基本是全平台通用的,因為不論在哪個平台上安裝,用法都是一緻的,隻有在安裝時與平台有一點關系。

稍微新一點的樹莓派性能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弱,除了CPU和一衆一體式NAS比起來可能吃緊一點以外。(就拿4B來說,對比貓盤,某雲,礦渣這些産品也不一定有usb3.0+千兆網口的配置,隻能說這個價位成本效益不高)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當然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搭建分享上面,不用過多糾結裝置,玩熟練了都是可以更換的。

安裝docker是需要在OMV系統中完成的一件大事。

(Docker的安裝前後都遇到了一些問題,到處都沒有答案的那種,這也是linux的特點,建議圖形化和指令行都換着用,開始的換源工作非常重要。還有記得多用google)

Docker是什麼

如果你沒有用過Docker,那麼你一定也聽說過/用過虛拟機。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在虛拟環境安裝你想要的系統,軟體。還可以調試各種設定方案。這種完全與本身電腦隔離的虛拟環境非常的好用,也絲毫不會對主機産生影響。

那麼Docker也是這樣一種虛拟技術,我們更喜歡把Docker叫做容器技術。更形象一點,就像一個“沙盒”。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如果你想使用一款軟體,Docker可以為你提供軟體運作需要的各種資源和環境,友善你在這個沙盒中建構自己的世界。

Docker相比虛拟機更大的進步在于每次的容器運作不需要虛拟出整個作業系統,隻需要虛拟出一小部分必需環境即可,這也大大提高了對于資源的使用率。

利用這個容器建立引擎,你就可以在沙盒中配置自己的世界。

根據别人提供的鏡像來安裝不同的軟體,再根據自己的需求配置,可以說是非常友善了。

安裝OMV-Extras

換源

安裝OMV-Extras前請務必換源。

雖然我們前面已經換過了軟體源,但是這裡的核心和OMV-Extras源也是需要換一下的。

換源方式參照以下連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764532/article/details/112595917

更新

到OMV系統的的更新管理中把軟體包更新一下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安裝方式

OMV-Extras官方提供兩種安裝方式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1.指令行安裝

由于github連不上,這裡推薦使用碼雲的連結安裝:

wget -O - https://gitee.com/Z_ero/packages/raw/master/install | sudo bash

安裝完成後重新整理頁面即可

2.上傳插件安裝

也可以根據官方所給的網址下載下傳對應的(我們這裡是OMV5)deb檔案。然後在插件-上傳找到下載下傳的deb。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上傳後一般在清單的最後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標明安裝即可

幾個問題

其它系統安裝一般都是比較順利的,對于樹莓派來講,常見的問題有以下兩個:

1.Failed to execute command 'export PATH=....

困擾好久,大機率是沒有更新一些軟體包導緻的。試過網上說的更新核心的方法好像不是很管用,最後是更新了軟體包重裝OMV-extras解決的。

2.the property 'optout' does not exist in the model 'config.system.omvextras'

這個問題好像是在用插件或者指令行安裝時候沒安全面導緻的。

在OMV論壇上找到一個小哥的解決方法: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竟然解決了,我和下面那個回複的人一樣的感覺,很奇妙。

在設定中打開擴充源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安裝Docker

Docker的安裝非常簡單,直接在web界面安裝即可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安裝Potainer

如果你更喜歡使用指令行來控制docker進行拉取鏡像、安裝等操作,那麼可以直接使用控制台。

Potainer是用于管理Docker中容器的一款圖形化管理界面,安裝之後可以很友善地看到安裝在Docker中的容器有哪些,也可以圖形化的進行添加删除控制,完美地解決了看指令行一頭霧水的情況。

安裝

同樣也是在Web界面安裝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Potainer也是有web管理界面的,預設的端口号是9000

隻需要在浏覽器位址欄輸入ip:9000就可以打開Potainer,或者點選安裝右邊的open potainer。

登入

首次需要設定使用者名和密碼,點選Local,可以進入到容器的管理界面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點選container可以看到現在所有容器的狀态(現在有一個就是potainer本身)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設定源

首先在registries中增加一個巨硬的源: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然後就可以在鏡像這一欄愉快的添加鏡像了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好吧後面發現巨硬的源挂了,在多種嘗試之後,最靠譜的是github的源。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Docker鏡像

這裡要單獨說一下docker鏡像的問題。

首先Dockerhub的鏡像拉取太慢了,因為網絡問題經常出錯。

常用的鏡像源有中科大的,網易的鏡像站,阿裡雲的鏡像中心。

可以直接使用對應鏡像站的位址,然後拉取該鏡像站上的資源,或者使用鏡像加速。(但是有一些資源會找不到)

這裡我們先不說其他的,直接用github的源。

配合linuxserver.io來使用

安裝docker鏡像的基本流程

安裝鏡像的步驟也非常簡單,可以通過指令行來安裝配置,也可以使用potainer來安裝配置。

為了更好的上手,我們這裡使用potainer來安裝,圖形化看的更舒服一點。

學會了一個image的安裝,那麼其他的都難不倒你了,随便安。

具體步驟:

1.起名字,拉鏡像

2.設定端口

3.設定環境變量

4.部署

具體的配置要求根據鏡像的官方文檔來操作。

下載下傳環境搭建

為了友善大家多軟體配合使用,這裡提供三個下載下傳軟體的安裝方法。都可以通過Docker安裝。步驟基本一緻,具體軟體設定有些差別。

Transmission安裝

Transmission可以說是口碑非常好的一款下載下傳軟體了。很多pt玩家都是用Transmission保種,用qbit下載下傳。

我們直接展示一下如何用potainer安裝。

首先打開linuxserver.io,在docs中找到Transmission。這就是用于指導我們如何配置端口的文檔。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下翻到Usage,看這段就夠了。(如果想看具體參數含義可以往後翻)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再打開potainer,在containers中點選add container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1.起名, 設定鏡像位址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2.對照上面文檔中的ports添加、設定端口(注意後面寫udp的要勾選為udp)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3.設定路徑(volumes是卷,這裡選擇Bind填寫絕對位址)

config就是你想設定的配置檔案位址

downloads就是你想設定的檔案下載下傳位址

為了友善管理,這兩個位址肯定要在外挂硬碟上,建議單獨分開兩個共享檔案夾,一個單獨放配置檔案,一個放下載下傳檔案)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想看這個位址需要下載下傳一個finalshell。和putty操作一緻,連接配接ssh登入裝置。然後在下面就可以看到檔案系統了。

樹莓派是在srv下可以看到外挂的硬碟。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要注意這裡要對檔案位址做好對應的映射,這樣才能在之前的SMB協定下通路到。

4.在Env中設定環境變量

PUID 和 PGID 允許我們将容器内的使用者權限映射給主控端上的使用者。

PUID和PGID不能按文檔中的寫,要查詢自己的。

查詢方法:

id $user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這裡設定三個環境變量就可以運作了,想設定使用者名和密碼也可以。

5.最後設定一個重新開機方式,然後就可以部署了。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打開Transmission

等待鏡像安裝完成後,就可以用我們設定好的9091端口打開了。

輸入伺服器ip:9091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transmission更多用來作為pt的保種,如果日常下載下傳使用我更推薦qbittorrent(pt和bt的操作就不細說了,需要的可以自行了解)

安裝qbittorrent

qbittorrent也是一個作為下載下傳器的好選擇,算是穩定好用的代表。

與前面同理,我們也可以使用potainer安裝。

在linuxserver.io中找到qbittorrent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找到需要配置的參數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這裡步驟與上面相同,可以實操一下:

端口: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環境變量: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位址映射: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部署完成後就可以在本地的8080端口打開了

預設的使用者名為admin,密碼為adminadmin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這裡遇到了輸入後自動重新整理但是進不去的情況,在論壇上找到了解決辦法: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是因為沒有更新libseccomp2。

配置qbittorrent

打開後先點選設定切換為中文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修改監聽端口,建議20000以上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可添加tracker: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然後就可以愉快地添加連結或者種子下載下傳了。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順便說一下watch監控檔案夾的作用,就是把你想下載下傳的種子丢到該檔案夾内後檔案就會自動下載下傳。

Aria2+AriaNg

Aria2是一款不僅支援磁力種子,還支援http等協定的下載下傳器。優點是多協定、跨平台、占用資源少。但是需要配合AriaNg來完成圖形化控制。

這次我們使用P3TERX大佬的鏡像

https://github.com/P3TERX/Aria2-Pro-Docker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端口設定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在finalshell中找到檔案夾位置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映射檔案位置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配置環境變量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點選部署

根據文檔提示,AriaNg的WebUI可以直接指令行安裝: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打開Aria2

打開端口6880就可以打開Aria2了。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第一次需要設定一下RPC密碼才能連接配接成功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然後就顯示連接配接成功了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總結

這一次主要分享下載下傳環境的搭建,友善使用NAS下載下傳資源。對于配置一般的裝置也可以主打下載下傳機功能,實作離線下載下傳,閑時下載下傳等等。

日常使用效果就是這樣:

樹莓派搭建全功能NAS伺服器(02):Docker用法&下載下傳機配置

對于每款下載下傳軟體的具體操作大家可以自己深入學習一下,選擇最合适的一款或者多款配合起來使用。

雖然有些內建系統可以做到一次刷機擁有全部功能,但是這樣在遇到新版本的時候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是以可以學習的話還是自己搭建一下更有效。

接下來會繼續分享網盤的搭建以及關于内網穿透相關知識,這樣即使在外也可以把連結丢進伺服器中下載下傳了,确實非常友善。

感謝閱讀。

#樹莓派##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