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作者:電商報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誰來負責?

45億條個人資訊正在“暗網”洩露。

2月12日,某平台上瘋傳着一份中文資料庫,涉及的資訊囊括了真實姓名、電話号碼與家庭住址等個人隐私資訊。

有網友驗證後發現,确實能夠查到自己曾用過的快遞位址。這佐證了該資料庫具有相當程度的真實性。

據悉該資料庫中有超過45億條資料,大小高達435.35G。有網絡安全專家經過測試後表示,此次的資料洩露,資料類型較多,應該涉及到多家知名電商平台的快遞資訊,建議相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

2月15日和2月16日股市開盤,快遞闆塊受此影響出現集體下跌。其中圓通速遞的跌幅最大,超過6%。

無獨有偶,一位刑事訴訟律師周筱赟在2月13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圓通速遞,是你把我的号碼賣給了疑似電詐人員嗎?》的文章,其中提到他一天之内接到了4個詐騙電話,都自稱圓通速遞的客服。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電話那頭的“客服”能夠準确說出某件網購商品的單号、商品名和價格,并明确知道該快遞并未送達。

“這就不禁讓我有合理懷疑,是不是圓通速遞有内鬼?把包括我的号碼在内的大量圓通使用者個人資訊賣給了疑似電信詐騙人員?”

有網友猜測,這些詐騙電話和2月12日洩露的資訊庫有所關聯。

作為上市公司的圓通速遞不敢怠慢這一重大消息。圓通速遞證券部從業人員回應:“已經注意到二級市場的波動,上述傳聞與公司無關,公司生産經營一切正常。”圓通董秘辦則向記者們表示,情況正在核實中,待何時結束後會向投資者進行回複。

截至目前,依然沒有快遞企業和電商平台出面表态,稱與被洩露個人資訊有所關聯。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危機還在繼續

目前,被洩露的資料已經在網絡上流傳了5日,還沒有停止的迹象。甚至由于通路量過大,一度當機,暫停服務。

對于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消息。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經驗豐富的呂律師一樣,準确識别出詐騙電話的破綻。截止2021年6月,大陸網民規模就已經達到10.11億,其中網購使用者規模也已經達到8.12億。一年半過去,這個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

這高達45億條個人資訊的大規模洩密,很可能事關中國絕大多數的使用者。

威脅獵人情報平台經過分析後得出結論,“此次洩露事件,大機率是是由多個洩露源(包括曆史洩露的庫)提取姓名、位址拼接而成。”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而準确的網購商品的單号、商品名、價格、姓名、電話号碼和家庭住址,足夠編織成一個迷惑力十足的謊言,對警覺程度不高的人造成威脅。

而對于深不可測的黑産而言,敏感的個人隐私能夠利用的部分,遠不止電信詐騙而已。

快遞資訊一直是價值高、洩露次數多的資訊洩密重災區。

屢屢發生,甚至洩露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巨大,這反映出一種不健康的發展态勢。營收規模成為快遞行業衡量實力的标尺,而平時不容易被看見的資訊安全領域,因為不直接創造利潤,便被随意忽視。

近日,國家郵政局召開了一次會議,要求“嚴防快遞使用者資訊洩露”。據稱“将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洩露、買賣寄遞服務使用者個人資訊等行為,督促寄遞企業加強個人資訊保護工作。”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行業困境

即使沒有隐私洩露的飛來橫禍,對于快遞行業而言,當下的日子也不好過。

國家郵政局資料顯示,2022年1 到10月,國内快遞派送量同比增長3.6%,是有記錄以來最低增速。

而曆來被視作電商消費主力軍的15至 64歲人口,已經從2013年的10.1億人下滑至2021年的9.6億人。目前人口負增長的形勢進一步加劇,暫時看不見逆轉趨勢。這意味着,人口結構将進一步重塑經濟環境,電商物流行業的天花闆,在緩慢下降。

原本業界普遍預期,疫情防控結束後,快遞物流行業将迎來回暖。但尴尬的是,這波紅利的回報并不明顯。

韻達是一個典型代表。2月初,有不少使用者在各社交平台上發帖稱自己的韻達快件長期沒有被派送,快遞滞留毫無動靜。而當他們通過韻達的官方管道投訴時,也遭遇了各種阻礙,并沒有得到滿意答複,快遞派件異常的狀況沒有改善。

查詢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韻達速遞近三十天内投訴了高達4575條,高于圓通速遞的3639條、中通快遞3140條和申通快遞的2973條。此外,韻達還以432條的已完成投訴單量墊底。

投訴最多、處理最慢,這樣的資料,明顯反映出在三通一達中,韻達的服務品質在近期出現了問題。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于是網上甚至出現了韻達即将倒閉的消息。韻達方面迅速出面澄清,稱“隻是部分網點出現快件積壓問題,公司倒閉純屬不實傳聞。目前網點積壓的快件絕大多數已得到及時清理,近日将全部清理完畢。”

然而事件影響并沒有因為官方公告消除,反映在股價上,韻達連日下跌;展現在黑貓投訴等平台的資料上,韻達的服務也暫時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狀況。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年後快遞業務的增長,和快遞公司處理能力的恢複之間,出現了尴尬斷層。

韻達在今年顯露頹勢,而前幾年狂奔的極兔快遞,面臨的局面更為尴尬。

卡達世界杯期間,極兔豪擲重金簽下了世界級巨星梅西。随後的央視除夕春晚,極兔也憑借“鈔能力”為品牌赢得了露面機會。

一連串的營銷重拳之下,極兔的業務并沒有太多起色。

“虛假宣傳、配送長期延誤、快件丢失、客服售後服務欠缺。”在國家郵政局的快遞服務公衆滿意度排名中,極兔以74分的成績墊底。

從圍繞極兔速遞的快件擠壓、拖欠工資、賠付扯皮等負面新聞沒有斷絕過。

4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快遞行業危險了

還有不少極兔的經銷商表示,即使是合并百世快遞網點後,極兔的單量沒有明顯增加。在三通一達與淘系電商深度綁定的情況下,極兔很難繼續打開局面。長期的低價打法,已經讓這門生意變得無利可圖,難以為繼。

這些沖突長年累月地擠壓着,被掩蓋在快遞企業的增長與激烈競争中。松弛了一個春節假期,緩慢回崗的快遞員數量,終于暴露出快遞企業建設的虛浮。

并最終導緻行業回暖的機會來了,快遞巨頭們卻并沒有能力抓住。

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目前沒有答案。這些年快遞行業的激烈競争,壓縮了彼此的生存空間,也沒有給基層快遞員和物流網點留下多少喘息的餘地。曾經的高增長走到頭,無以為繼,而留下的問題正在一步步反噬快遞巨頭們。

在這樣的關頭,45億個人資訊的洩露,是一聲響亮的警鐘,敦促快遞物流行業重新審視自身,進一步加強行業建設,把之前欠缺的功課補齊。

作者 | 電商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