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作者:王子育兒觀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大家都知道,前中國體操運動員楊威和楊雲夫妻倆,生了一個兒子叫楊陽洋。

12月25日,楊威在社交平台講述,前兩天,13周歲的楊陽洋做了兩件讓楊威震驚的事情:

一是半夜玩手機到4點,二是兩個小時内跑了12公裡。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楊威說楊陽洋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不僅優秀而且自律,父母對他從來都很放心。

但沒有想到的是,前天早上該起床的時候,楊陽洋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楊威進入他的房間,這才看到楊陽洋還在昏睡着,手機也掉在地上。

楊威翻了翻手機記錄,震驚地發現,楊陽洋玩手機到淩晨4點,他說當時自己非常氣憤,不明白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會做出這麼出格的事情?

後來,楊陽洋承認了玩手機的事實,楊威夫妻倆商量了半天,決定給予楊陽洋體罰,畢竟他已經是青春期的大男孩了。

他們倆把楊陽洋帶到體育場,要求他兩個小時内,繞着400米一圈的跑道跑30圈。

夫妻倆故意把目标定高了一些,想着讓楊陽洋完不成目标,才能對他起到懲戒的作用。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讓楊威再一次沒有想到的是,楊陽洋居然真的在兩個小時内跑完了12公裡,沒有辜負運動員父母給予他的好基因。

最後,楊威說看着大口大口喘着粗氣的楊陽洋,内心很是心疼,也有點兒後悔,畢竟孩子是親生的嘛!

但楊陽洋突破“每天玩手機一個小時”的禁令,應該接受懲罰的态度,楊威夫妻倆是一直很堅決的。

他們事後又跟楊陽洋深刻地溝通了一番,表揚了他敢于承擔責任的好品質,楊陽洋也很快恢複到正常的生活狀态中。

給這對父母點個大大的贊!教育孩子就要這樣有原則更有溫度,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1】

比起孩子做錯事,更可怕的是父母居然這樣做

前一段時間,浙江湖州的一家派出所裡,一位爸爸帶着8歲的兒子“投案自首”。

原來男孩在學校裡偷偷拿了同學和老師的筆,被老師發現後告訴了家長,爸爸就帶着兒子直接來派出所了。

爸爸當着警察叔叔的面訓斥男孩:“要保證好以後不再偷東西,你長大以後再偷東西,爸爸媽媽還照顧得了你啊?”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警察叔叔也順勢教育了男孩幾句,男孩一邊哭一邊點頭保證以後不會這樣做了。

這段視訊發到網上後,很多網友為這位爸爸的“硬核教育”點贊,認為這樣的教育很正确。

很多父母以為,當孩子犯錯誤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知錯并改錯,借助警察叔叔的震懾力來教育孩子,又省事又省心。

但我們有沒有考慮過,孩子也是要臉面的,也是有自尊心的,把孩子的錯誤曝光在大庭廣衆之下,真的合适嗎?

教育孩子的目的,讓孩子改正錯誤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把孩子置于父母的對立面。

比起這樣送孩子進派出所的“無情”教育,還有一種父母則完全反着來,無底線地縱容孩子犯錯誤。

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閨蜜曉敏卻跟我說,她家上初二的兒子大慶,這一周多時間一節網課都沒有上過。

大慶每天抱着手機玩遊戲,任意地晚睡早起,曉敏提醒他按時上網課,大慶總是心不在焉地說:“反正是錄播課,我攢一起再學!”

曉敏不想惹大慶不高興,就任由大慶這樣玩,因為網課不聽,作業自然不可能按時送出了。

為了不被老師點名,曉敏居然跟每位老師私聊,說大慶身體還沒有恢複,作業以後再補。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當我知道曉敏的做法後,簡直驚呆了,孩子犯錯誤不收拾也就罷了,居然還袒護孩子,看似“有情”卻可能害了孩子啊!

想起學者于丹曾說過:

“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理念和精神,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的人格和心靈。”

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過于嚴苛肯定不對,但過于縱容更加不對。

父母教育孩子,不僅是采取适合的方法來修正孩子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在有原則的基礎上有溫度,讓孩子知錯改錯還能獲得成長。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2】

真正的教育,是堅持原則但更有溫度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育問題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協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而教育就是要堅持原則還要有溫度。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懲戒的時候必須要懲戒,但懲戒的過程必須要有溫度,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依然愛他,無論他犯了什麼錯。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首先,犯了錯誤必須要懲戒,這是原則。

剛看到一則小視訊,湖北武漢的一位爸爸,拿着扇子在3歲兒子的手上打了三下。

打完以後,爸爸對兒子說:“記住了沒有?去跟媽媽賠禮道歉!”

兒子立馬跑到媽媽的身邊說:“媽媽對不起,我下次再也不這樣了!”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原來是之前兒子發脾氣,沖着媽媽大吼大叫,父母沒有因為兒子還小就縱容他,而是及時給予了懲戒教育。

看得出來,爸爸打兒子手心的時候,力度并不重,目的不是為了打兒子,而是讓兒子記住,以後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家庭教育寶典》中有句話說:

“影響孩子成長的不是批評,而是錯誤的批評方法。”

父母一定要有教育原則,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能縱容,而是要及時懲戒并糾正,孩子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以後應該怎麼做。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其次,懲戒要适當并且有效,這是溫度。

當孩子撒謊時,父母要告訴孩子撒謊的嚴重危害,并讓孩子寫下保證書,以後再也不會撒謊。

當孩子逃學時,父母讓孩子承擔錯失課程而作業不會寫的後果,孩子下次才不敢再逃學。

針對孩子犯下的不同錯誤,父母一定要冷靜對待,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采取行之有效的懲戒措施。

以行動結合語言,以懲戒結合溝通,讓孩子從心理到行為上都能意識到錯誤,這就是教育的溫度所在。

父母切記不要高高在上地說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共情,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3】

“他還是小孩!”多少父母以此為借口,為孩子犯下的錯誤開脫。

12月25日,在陝西一個小區内,因為樓上5歲的小孩經常穿着高跟鞋跑來跑去,一名女子不堪其擾,上樓與其家人理論。

然而,小孩的家人卻理直氣壯地說:“他還是小孩!穿高跟鞋也不是犯錯誤!”

楊威體罰楊陽洋兩個小時跑12公裡: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

面對如此蠻橫的家長,女子非常無奈,表示要報警處理,對方反而叫嚣着說:“報警!馬上報!不報警是絕孫!”

從視訊中小孩家人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孩子的縱容是如此無底線。

明明是孩子犯了錯誤,不僅不教育孩子,反而跟别人胡攪蠻纏,可想而知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每一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好孩子,但卻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長大以後,都能成為頂天立地的人。

這其中的最大差別,就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能否給予孩子正确的教育。

期待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有原則更有溫度的教育下,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