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作者:後來之聲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約翰·科裡利亞諾在當代作曲家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許多作品在世界各地着名的音樂廳展出,包括管弦樂,室内樂和歌劇。例如,迪倫·托馬斯三部曲和凡爾賽的幽靈,基于着名詩人迪倫·托馬斯的詩歌,是1990年代最受矚目的大型古典管弦樂作品;

像其他緻力于嚴肅音樂的作曲家一樣,約翰·科裡利亞諾(John Corigliano)很少涉足電影的配樂,并以他為數不多的配樂而聞名,這也為他赢得了奧斯卡獎。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這部電影由當時不為人知的弗朗索瓦·吉拉德執導。此前,他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古爾德的32部短片,和達米安·查澤爾一樣,他似乎特别喜歡音樂電影。

《紅色小提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科裡利亞諾和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之間的精彩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貝爾與貝斯手埃德加·邁耶合作過跨界專輯《短途旅行回家》(Short Trip Home),其中同名主打歌後來被國内各大電視台廣泛使用,包括媒體在内,很多人誤以為是馬友友的作品。

下面,讓我們跟随原聲盤中的曲目線索,看看科裡利亞諾和貝爾如何诠釋這個傳奇的音樂故事。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小提琴家尼古拉斯·巴索蒂(Nicolas Basotti)的妻子安娜(Anna)死于分娩,她的孩子也未能幸免。這位無痛的大師用妻子的血染了一把小提琴,紅色的小提琴誕生了。

安娜的主題是原聲CD光牒的開場部分,也是整個配樂的中心主題,科裡利亞諾根據安娜的主題開發了以下所有部分。在電影中,安娜的主題是安娜經常哼唱的小旋律,就像肚子裡孩子的搖籃曲。作曲家以安娜的歌聲為核心動機,将旋律演繹成凄美、悲傷、神秘、深沉的樂曲,進而開啟了紅色小提琴的傳奇開端。

配樂圍繞小提琴的命運展開,分為五個部分,按照故事發展的地點順序,即克雷莫納、維也納、牛津、上海和蒙特利爾。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第一部分起源于三百年前的小提琴發源地克雷莫納,包括四首利用安娜主題核心動機的作品,以及第一首具有紅色小提琴完整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安娜的死亡和小提琴家為他死去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創造不朽而神秘的紅色小提琴的過程。

接下來的故事發生在古典維也納。紅色小提琴留在修道院的音樂神童卡斯珀手中,當時他正在前往維也納的路上。

修道院以巴洛克風格的室内樂獨幕喜劇開場,然後是卡斯帕的《試鏡/維也納之旅》,以卡斯珀的獨奏開場,描述了卡斯帕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旅程。練習曲/卡斯帕之死以卡斯珀演奏的練習曲開始,旋律随着節拍器加速,展示了卡斯帕日益精緻的藝術,而後半部分随着卡斯珀的去世演變成一首悲傷的贊歌。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從那時起,故事從奧地利轉移到了英國,随着吉普賽人,穿越歐洲的旅程的開場,吉普賽風格與第二部分截然不同。在這首曲子的指導下,紅色小提琴從吉普賽人手中轉移到了英國著名流行音樂家的手中。

教皇的吉普賽卡登紮是波普根據吉普賽曲調即興表演,展示了音樂天才樸素的叛逆性。同樣,教皇演唱會在音樂會上的即興表演也展現了其個性的僞裝,安娜主題的核心動機也出現在表演中。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Coitus Musicalis和Pope's Betrayal都是受Pop的身體色情啟發的即興創作。在波普的《貝特拉爾》中,音樂在雨中達到了高潮,當波普的情人射出紅色小提琴,将紅色小提琴的命運帶到另一個時空,即1960年代的上海,音樂也戛然而止。

這部分音樂依然以安娜的主題為基礎,變奏更加壓抑和莊重,也結合了一段時期的群衆歌曲,指出了時代獨特的背景。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經過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這把紅色小提琴終于出現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場拍賣會上。通過追蹤,專家們确認并揭開了傳奇鋼琴的生命,以及紅色光澤的真相。

在表演這部分劇情中,科裡利亞諾一方面突出了鑒定專家在拍賣會上偷襲懸疑氣氛,也逐漸将音樂帶回克雷莫納的情感氛圍,凄美優雅。在《終曲标題》中,安娜的主題回到了它的第一個狀态,用空靈的女聲演唱,象征着紅色小提琴在到達終點之前的三個世紀的漂移,并形成了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回聲。

隻有傳世之作,才配得上這把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小提琴

整個配樂中的許多片段都以電影中人物的實際形式出現,進而成為情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成為故事發展的直接參與者。為了讓電影人物的形象和紅色小提琴更加鮮明,充滿個性,科裡利亞諾創作了許多精彩的獨奏音樂,從巴洛克室内樂到浪漫的小提琴練習,這些音樂總是與電影一起反映時代的背景。

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的小提琴演奏同樣精彩,尤其是那些反映放蕩不羁的排場的小提琴演奏,貝爾以激情和興奮的方式演奏。用影片中人物誇張的玩法姿勢,很容易讓觀衆進入一種高亢的興奮狀态。

恐怕連導演弗朗索瓦·吉拉德(Francois Gillard)也不得不承認,是音樂造就了這部電影。隻有科裡利亞諾和貝爾的這一系列精彩音樂配得上電影中染成鮮血的紅色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