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大概是人類文明得以記載與傳承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是早期寫在石頭上、岩壁上或者樹葉上、羊皮上,還是後來寫在紙張上,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Log在十四世紀早期,表示沒有修剪的一段木頭,語言學家認為是源自于另一個詞clog,表示一段木料。Log作為動詞采伐樹木始于1717年。在美國曆史上,西部地區曾有一段時間,很多窮人住圓木小屋,log cabin這個詞最早出現于1770年,現在的log cabin已經成了旅遊勝地的特色。Log作為日志出現與航海有關。早期,水手們一直為測量船速發愁。最開始是用木片log測量,就是在船向前行進的途中在船頭扔下木片,等船尾前行到木片的位置時,用船的長度和木片從船頭到船尾的時間來計算船速,但這個方法效率不高。水手們做了改進 ,把帶有浮體的繩子從船上扔進水裡,同時用沙漏計時,沙漏計時結束後,測量繩子放出的長度,再結合沙漏時間來計算船速。但是,有的時候放出的繩子很長,每次量繩子又嫌太麻煩。于是水手們再次改良,事先給繩子每隔47英尺feet打個結knot,再把繩子穿進扇形的圓木片裡chip log。扇形的圓木片在水裡受到較大的阻力,可以懸浮在水中。測量時,船向前走,水手站在船尾,打好結的繩子順着拉力自然的向後放出,同時用30秒的沙漏計時,計時結束時,有幾個結被放出去,船速就是幾節。1574年,首先出現節速記錄。地球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左右,赤道圓周按360度計算,水手們直接以一節等于1海裡,取緯度1分的弧長。但地球不是真正的球,是以1929年的第一屆國際水文會議将1海裡統一為1852米。随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1963年出現了登入的含義login, log off,logon一詞在1975年首次出現。現代網際網路起源于美國1969年的阿帕網,随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1993年,weblog開始出現,1998年縮寫為blog,1999年網絡上開始提供部落格服務,2002年又延伸出短視訊vlog。#英語#
#大有學問# #頭條創作挑戰賽# #每天打卡背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