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作者:虎嗅APP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出品|虎嗅科技組

作者|齊健

編輯|陳伊凡

頭圖|FlagStudio生成

2023年開年才一個月,微軟、谷歌兩大巨頭在AI戰場就上演了“神仙打架”。

1月裡兩家公司圍繞OpenAI和ChatGPT釋出的密集消息餘溫尚在,2月7日,谷歌就官宣了自家的ChatGPT競品Bard,并釋出示範Demo。2月8日,微軟直接上線了ChatGPT版的Bing+Edge,比之前宣布的3月提前了一個月,不僅搶跑釋出,上線時間也定在谷歌巴黎釋出會之前,大搶谷歌風頭。

不光大洋彼岸的兩位巨頭,國内的諸多科技公司也正在陸續宣布跟進ChatGPT,一時間相關概念股飛漲。在諸多競逐的科技巨頭中,大模型上實力孰強孰弱?國内科技公司的進度又如何呢?

巨頭競逐AI大模型

谷歌釋出的Bard被稱為“實驗性對話式AI”,而Bard也确實“當得起”實驗性三個字。短短數秒的Demo GIF便出現了一處事實性錯誤,導緻Bard的首秀“翻車”,谷歌市值也随之蒸發了1000億美元。

在Bard的示範中,AI回答了關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簡稱JWST)的問題,并稱JWST拍下了“太陽系外行星的第一張照片”。第二天,一位叫Grant Tremblay的天體實體學家發Twitter指出,太陽系外行星的第一張圖檔應該是由Chauvin等人在2004年使用自适應光學技術的VLT/NACO拍攝的。

雖然ChatGPT也常被指責會出現此類事實性錯誤,且此前谷歌也一再強調Bard可能會出現此類不準确的問題,但這個“小錯誤”卻放大了Bard模型的可靠性問題,也直接導緻了谷歌股價暴跌。

事實上,在大模型能力方面,谷歌的實力并不弱。目前谷歌直接或間接掌控的語言類大模型就有4款,包括自研的LaMDA和PaLM,以及收購或資助的Sparrow(DeepMind研發)和Claude(Anthropic研發)。這四款模型均被業界認為是“有能力媲美,或是非常接近ChatGPT的模型”。

不過,此前谷歌一直聲稱本着對公衆負責的态度,并不希望可能會“出錯”的LaMDA大模型過早釋出。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Google presents : Live from Paris活動

目前谷歌的四款模型在能力和熱度上,都不及微軟緊抱的ChatGPT。但相對于另外兩家網際網路科技巨頭Meta和亞馬遜來說,則要強得多。目前Meta正在研發一款稱為OPT的模型,亞馬遜的同類産品是AlexaTM。

2月8日晚些時候,谷歌在巴黎召開的“Google presents : Live from Paris”活動上,還提到最初釋出的Bard會附帶LaMDA模型的輕量級版本,進而将LaMDA擴充到更多使用者。同時,在一周内将開始向“可信賴的測試人員”開放測試,谷歌希望在上線之前,保證Bard的品質、安全等方面符合谷歌的“高标準”。 此外,谷歌還宣布3月将開放LaMDA模型在語言生成方面的API,随後也将繼續推出一系列模型,并将提供相應的工具幫助更多的人使用LaMDA的能力建構應用程式。

先我着鞭的微軟

在通用大模型的投資和商業化步伐上,微軟似乎走得更快、更猛。

“比賽今天開始,我們将繼續前進并快速行動。” 微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人工智能将從根本上改變每個軟體類别,改變最大的類别就是搜尋。人工智能副駕駛(AI copilot)和聊天功能支援的Bing和Edge,可以幫助人們從搜尋和網絡中獲得更多。”

不過,目前ChatGPT版的Bing和Edge仍處在排隊試用階段,且并不是很好注冊。筆者嘗試申請加入測試名單,但得到的結果一直是“Something went wrong. Please try again later.”(“某些地方出錯了,請再次嘗試。”)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Edge Dev版本申請ChatGPT測試報錯

在ChatGPT版Bing和Edge上線之前,微軟旗下Teams已經搶先在進階會議功能中插入了最新的AI功能。不過,相比ChatGPT在Teams、Bing和Edge中的表現,使用者基礎更廣的Office全家桶在ChatGPT方面的應用似乎更受期待。

其實,Office在AI方面的嘗試在3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了。

最近,筆者就在Windows版Word(Office2016企業版)的背景發現了一個名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 Host for the Microsoft®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and Platform x64.”的程式。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Windows資料總管中Word程式下會多出一個程序

這個程式在谷歌上的搜尋結果并不多,出現的時間集中在2022年11月,比較有代表性的結果是網友就這個“人工智能主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st)”在微軟官方論壇的發帖提問。不過,微軟官方并沒有對此給出明确答複。虎嗅就該問題詢問了一位微軟内部人士,得到的答複則是ChatGPT與人工智能問題在微軟内部相對敏感,不便回複。

除了與微軟業務結合,2月8日,ChatGPT還傳出了一條有意思的消息。據外媒CNBC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微軟正計劃推出針對公司、學校和政府的API接口,使他們可以調用ChatGPT開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同時,這款面向企業和機構的ChatGPT将包含2021年以後的資訊(目前的ChatGPT是基于2021年以前的資訊訓練的),這項服務還将支援調用API的使用者改進或建立專用的聊天機器人,并提供引用特定來源資訊的功能。

有AI行業專家認為,這則消息比Bing+ChatGPT更令人興奮,因為這為調用OpenAI API的初創公司提供了新的機遇,他們可以用這個功能更好地建構自己的業務壁壘。在此之前,調用OpenAI提供文生文服務的著名獨角獸Jasper,就曾因為缺乏模型能力,技術受制于OpenAI,而被業界質疑将在未來受到ChatGPT的嚴重威脅。

微軟股價在ChatGPT版Bing上線之後的首個交易日中上漲了3.6%,不過第二個交易日又有小幅回落。

跟進的國内公司

海外巨頭大戰餘波也震動了國内市場。1月30日,彭博社爆出消息稱百度計劃在3月推出類似ChatGPT的搜尋服務。當天國内AIGC概念股應聲暴漲,次日市場上更是出現了ChatGPT概念股票池,相關股票接連上漲。

2月7日,在谷歌宣布Bard的同天,百度官宣确認了推出類ChatGPT搜尋服務的消息。并稱該項目名确定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将在三月完成内測,面向公衆開放。虎嗅獲悉,百度CEO李彥宏2023年一季度OKR關鍵任務為“引領搜尋體驗的代際變革”。

從1月30日第一個消息流出,到2月7日消息被證明,一周的時間裡百度股價上漲超過15%。目前,百度官方對此沒有過多評價,面對虎嗅就此問題的求證,百度内部人士均拒絕進行進一步回應及評論。

不過,多位AI大模型業内專家,及接近百度文心團隊人士向虎嗅表示,“百度文心目前算是國内走的比較早,比較專注的大模型研究團隊。但是,從目前國内大模型的普遍水準和文心已經公布的技術來看,短期内是否能夠達到ChatGPT水準,并推出落地産品,可能還有待驗證。”

相比百度來說,國内其他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發聲顯得模糊許多。2月8日和2月9日,阿裡和騰訊先後被媒體爆出,正在推動ChatGPT相關方向的研究。

不過,虎嗅從企查查獲知,阿裡巴巴、騰訊、華為也都在近期公布了人機對話方面的相關專利。其中包括:阿裡巴巴達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人機對話及預訓練語言模型訓練方法、系統及電子裝置”,專利可提升問答互動的準确性;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請的“人機對話方法、裝置、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專利可實作人機順暢溝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人機對話方法以及對話系統”,專利可識别使用者異常行為進行回複。

目前,在人機對話方面,大陸專利總數超過2000項,其中已獲授權的有600餘項。今年截至目前,已有8項相關專利公布或獲得授權。

在國内科技巨頭接連表示正在類ChatGPT的對話AI領域發力,加快腳步緊跟這波熱度的同時,二級市場的AI企業卻對這突然從天而降的大餡餅犯了難。

自百度研發類ChatGPT消息第一次爆出以來,1月30日到2月7日,漢王科技接連7個交易日漲停,截至發稿,漢王科技較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上漲了一倍有餘。

ChatGPT逐鹿:谷歌“翻車”,微軟搶跑,國内概念股狂飙

漢王科技連續漲停

2月6日開始,雲從科技、海天瑞聲、科大國創、光雲科技等陸續釋出股票交易異動公告,解釋并未與OpenAI合作,ChatGPT的産品和服務也沒有給公司帶來業務收入。随後,資本在各股的解釋中才開始逐漸冷靜下來。自2月8日起,多隻ChatGPT概念股股價均有所回落。

然而事實上,虎嗅從多位業内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國内A股市場的AIGC、ChatGPT概念股中的多數公司均不具備與ChatGPT相似的底層大模型能力。同時,由于目前OpenAI并沒有開放ChatGPT的API接口,且OpenAI的其他API調用對中國支援度很低,多數概念股幾乎完全沒有基于ChatGPT或OpenAI相關技術的業務,這些公司的業務多數集中在傳統NLP和人機對話領域。

不過,目前國内已有很多基于傳統NLP的AI落地應用案例。有相關行業專家告訴虎嗅,在很多垂直領域傳統的AI小模型訓練難度小,部署成本低,表現效果更穩定,不會出現ChatGPT或Bard那種事實性錯誤問題,是以對To B領域的落地更友好。雖然長期來看ChatGPT以及AI通用大模型是大勢所趨,但目前AI小模型的商業價值也是不可否定的。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