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我手頭有一個華為Mate20Pro,一個蘋果13MINI,說實話兩者都很流暢,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機

作者:雪頂咖啡吖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我手頭有一個華為Mate20Pro,一個蘋果13MINI,說實話兩者都很流暢,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機子,硬體差距也巨大,但流程度我是沒感覺到什麼差異。鴻蒙包括以前的EMUI,我認為是安卓陣營中表現最穩定的系統。我說的這個穩定,有如下幾層含義:

一,日常使用中,在“不特意進行手機清理垃圾、清理背景程式、優化、手動設定等等操作,随時拿起就用”的狀态下,不卡頓不崩潰沒有APP的無響應的情況。

二,沒有硬體上的突然故障,比如莫名其妙的無鈴聲(需要重新開機),其他程式調用相機APP失敗,接打電話時突然的光感失靈,螢幕長亮或不亮等等。

這是我對“穩定”一詞的定義。以上問題,我多多少少在其他品牌安卓手機上都遇到過,vivo,小米,OPPO,三星等等,但在我這台服役5年的華為手機上沒遇到過。

另外說說安卓(鴻蒙)與iOS的差距。如标題所說,這個差距就在于觸摸響應邏輯上。安卓(鴻蒙)系統,在遇到“顯示”和“觸摸”兩種已經發生的動作時,iOS是先響應觸摸,然後響應顯示;安卓是反過來的。

比如打開網頁,網頁上有個視訊還沒完全顯示,這時你去點選,通常iOS是直接準确判斷出你是要打開視訊,它立即響應觸摸,不管有沒有完全加載出來,哪怕是你滑屏都劃過去了,它依然知道位置,它都先做出反應。而安卓則不同,如果視訊沒完全加載出來,你點選它是沒反應的,直到它完全加載好,才會做出反應(或者需要你再次點選才有反應)。

這給使用者造成什麼感覺呢?iOS跟手,絲滑。它以毫秒級的瞬間,立即響應你的意圖,不管手機如何處理螢幕内容,隻要你看到了且做出觸摸,它就預設接受你的指令,“你”所見即所得,以“你所見”為準,它完全不理會手機如何顯示。

安卓(鴻蒙)則以手機處理為準,如果手機螢幕沒顯示出來,你就無權操作,即便是你看到了且做出了觸摸的動作,它完全不理會你。于是安卓有時給人感覺就是不跟手。

盡管跟手不跟手,跟流暢不流暢沒太大關系,但給使用者的感覺差異就很明顯了。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我手頭有一個華為Mate20Pro,一個蘋果13MINI,說實話兩者都很流暢,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機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我手頭有一個華為Mate20Pro,一個蘋果13MINI,說實話兩者都很流暢,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機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我手頭有一個華為Mate20Pro,一個蘋果13MINI,說實話兩者都很流暢,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