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歲4歲不分床,5歲6歲悔斷腸……分房睡太晚孩子難獨立?

作者:光明網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長時間和父母睡會性早熟?長大後會不獨立?究竟應該何時分床?分床有沒有時間節點?和孩子分房睡,是每個有娃家庭都要經曆的事,同時也讓很多寶爸寶媽頭疼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展開講講分房睡這件事。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床睡?

“媽媽,我不敢一個人睡,我怕有鬼,還怕黑。”

“媽媽,白天我騙你說我能自己睡,其實我不敢。”

“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是以不讓我跟你一起睡?”

很多家庭在與孩子分開睡計劃中,屢屢失敗。

如果問孩子,基本上得到的答案都是“害怕”,其實除了恐懼,還有以下因素導緻孩子抗拒與爸媽分開睡:

◎不習慣獨自睡覺

經常和爸媽一起睡的孩子,突然間沒有了爸媽的陪伴,會感到孤獨,是以更加抗拒與父母分房睡。

◎害怕黑暗

很多孩子比較怕黑,平時睡覺父母陪在身邊不會在意,一旦讓他單獨睡,對黑暗的恐懼就更明顯了。

◎沒有安全感

長期在父母的房間睡覺,孩子已經熟悉了房間的環境,歸屬感就比較強。換個房間睡覺等于換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和親密的撫養者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行為及強烈的情感依戀。

從出生開始,孩子都沒有離開過父母,是以依賴感很強,一旦說出要分開睡,孩子肯定會很不适應。

分房睡晚了,孩子會不獨立?

一些經驗認為,父母長期與孩子一起睡,可能對孩子養成獨立性帶來一定阻礙。

其實,這兩者之間并不一定有直接的聯系。

上一代人,很多家庭是沒有分房睡的條件,但是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不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實際上,不能簡單地說不分房睡就會導緻孩子以後不獨立,是各種因素綜合起來才會影響孩子的整體人格發展。

教會孩子一系列掌握和管理自己生活的必備技能,包括教孩子疊衣服、鋪床、疊被,養成睡前刷牙、換睡衣等良好的睡前習慣等;到了學齡期,還可以教孩子收拾書包和書桌、自己定鬧鈴等技能。這才是培養獨立性的最務實的措施。

太晚分房睡,孩子容易性早熟?

簡單地來說,兒童性早熟就是孩子們因為各種原因,過早地展現出了第二性征。像小女孩在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者不到10歲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子在9歲前出現睾丸體積變大、長胡須、喉結明顯、變聲等症狀,或者生長較同齡兒童顯著加速,這往往就是性早熟的臨床特征,爸爸媽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至于兒童性早熟的原因,一般來說有兩種——中樞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性早熟和假性早熟。

真性早熟多為特發性的,也就是找不到具體原因的,另外極少部分中樞性性早熟為繼發性,繼發于甲狀腺、腎上腺疾病或者有顱内感染、惡性良性腫瘤和一些遺傳因素等。

假性早熟的病因也不少,比如生殖腺惡性良性腫瘤、腎上腺的一些病症,導緻身體提前分泌性激素,進而導緻性早熟。

當然除了疾病的原因,營養過剩、攝入外源性的性激素,生活在某些化學品的環境中等,也可能導緻性早熟的發生。

是以,導緻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多,但是和爸爸媽媽陪睡真的是沒什麼關系。

孩子從分床到分房,循序漸進很重要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是以對于分房睡的年齡其實并沒有具體的标準,需要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分房睡的時機。

大家常說的“3歲分床、5歲分房”隻不過是根據多數孩子的情況給出的一個建議年齡。

要求孩子分房睡,不應該一刀切,更不能不顧孩子的内心需求,生搬硬套不管不顧。

孩子分房是個過程,沒有準确的時間點,一般來說,在3—10歲這個階段内完成分房就可以了。

對于分床或分房睡,在這裡提供幾條建議:

◎觀察信号

孩子漸漸長大,對于性開始有了懵懵懂懂的認知。

孩子出現以上這些行為,家長可以考慮開始分床、分房睡了。

如果孩子不願直接分房睡經常哭鬧,這時家長們沒必要強制分房,可以循序漸進地從“分床”開始。

◎分房,從分床開始

建議在分開睡之前留一段緩沖期,從“分被不分床”,到“分床不分房”,再到“分床又分房”。

無論是哪一種,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便是“循序漸進”。讓孩子一夜之間就适應獨自睡覺是不現實的,這個過程需要結合孩子年齡、性格、膽量、認知程度、溝通能力、遵守規則的意識、積極性等多方面因素,家長不能急于求成。

◎聽聽孩子意見

如實告訴他們分床/分房睡覺是怎麼一回事。采用的形式,可以是聊天,也可以是看繪本。哪怕孩子還小,也一定要尊重他們,不能不由分說便貿然采取行動。

而對于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不妨與他們交流一下,認真聽一聽他們對于分開睡這件事情的真實想法。

◎讓孩子布置房間

正式決定實施分開睡計劃之後,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整個實施方案中來。

比如,邀請他們自己來挑選睡覺的小床和被子、布置自己的卧室、制定作息時間……由此,會讓孩子獲得滿滿的成就感,大大提高對于分開睡這件事情的積極性,也有利于緩解他們的分離焦慮。

◎耐心引導不逼迫

在分開睡計劃中,孩子有反複是非常正常的。或許他們會在半夜偷偷爬回父母的大床,或許會向家長哭訴自己的恐懼,或許明明事前商量好了要自己一個人睡,卻又耍賴……無論哪種情況,父母都不能暴力強迫他們。

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安撫物,供他們安靜下來;或是陪他們去自己的卧室再度上床,直至睡着。這個過程注定會比較辛苦,會花費不少努力,但家長還是得耐心引導。

綜合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公衆号報道

來源: 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