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宣武醫院診斷一例19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對話賈建平研究團隊

作者:新京報
宣武醫院診斷一例19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對話賈建平研究團隊

資料圖檔

近日,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阿爾茨海默病雜志》)線上報道一名17歲時發生記憶失常、19歲時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AD)的病例,這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患者,改寫世界上對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年齡的認識,在世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史上首次提出青年人也有發生非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引發廣泛關注。

2月6日晚,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主任賈建平教授就該研究相關問題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注阿爾茨海默病年輕化勢在必行,探索青年人阿爾茨海默病奧秘可能成為今後最具挑戰的科學問題之一。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多元機制疾病,大陸老年人中現有5000多萬認知障礙患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1500多萬,每年花費1萬多億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年齡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自1906年報道第一例阿爾茨海默病病例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阿爾茨海默病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中,甚至直接将該病稱為“老年性癡呆”。在青年人中很少發生認知障礙,更不用說是阿爾茨海默病。

據論文顯示,确診的這名19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17歲開始出現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一年後,短期記憶喪失明顯,無法回想起前一天發生的事或個人物品的存放位置,閱讀困難,反應緩慢。随着病程進展,記憶力進一步下降,經常丢失個人物品,記不清自己是否吃過飯,難以完成學習内容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由于記憶下降嚴重,他的學習成績從之前的中等以上水準下滑到班内末位,無法完成學業,不得不從高中退學。

賈建平團隊在對該患者進行診治的過程中發現,患者的主要表現為記憶衰退,尤其是情景性記憶,韋氏記憶量表和聽覺詞語學習測驗評估支援了這一結果。此外,腦脊液生物标志物顯示,血漿中β澱粉樣蛋白(Aβ1-42/1-40)比值下降,磷酸化Tau蛋白(p-tau)增加,頭部磁共振成像(MRI)掃描顯示,患者雙側海馬區有與青少年不相稱的萎縮。這名患者并沒有家族遺傳病史,也找不到其他引起記憶障礙的病因如遺傳、感染和系統性疾病,所有這些符合阿爾茨海默病的國際公認診斷标準。經過全基因組測序,未發現該患者攜帶任何風險或緻病基因突變,排除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

為此,賈建平研究團隊在世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史上首次提出青年人也有發生非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引起廣泛關注。賈建平教授指出,青年人記憶障礙可能受遺傳因素(如緻病或風險基因突變、表觀遺傳學)、環境因素、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健康飲食、酗酒、吸煙、缺乏體育活動)的影響,社會應更加關注青年人的腦健康及相關影響因素,使他們可以被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診治,進而更加茁壯成長。

宣武醫院診斷一例19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對話賈建平研究團隊

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系主任賈建平教授。

【對話】

新京報:阿爾茨海默病發病原因尚不明确,這個最年輕病例的發現對臨床研究有什麼意義?

賈建平:阿爾茨海默病通常發生于老年人,該19歲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發現,颠覆了我們對該病發病年齡的認識,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病例。該患者未檢測出任何已知緻病基因,無明确陽性家族史,提示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的緻病機制及未知的遺傳因素,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還應該更加關注青年人記憶減退問題。

新京報:年輕患病與年老患病,從疾病進展上來說,會有因年齡不同而帶來的差異嗎?

賈建平:首先,年輕患者具有更大的臨床異質性,即除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外,也有非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局竈性皮質症狀,如視覺功能障礙、失用症、計算障礙、流利和非流利失語症、執行功能障礙等,這種臨床異質性是造成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誤診和延誤診斷的部分原因。其次,年輕患者具有更快的疾病進展,其認知功能和其他神經系統功能比年老患者下降更快。

新京報:這種沒有出現基因突變的阿爾茨海默病,與攜帶基因突變的患者相比,有何不同?

賈建平:雖然隻有約10%的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病例攜帶已知的緻病基因(APP、PSEN1和PSEN2),但相當一部分的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病例有陽性家族史,這提示在早發型阿爾茨海默病中遺傳因素發揮着重大的作用。不同的基因突變可能出現不同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型,如發病年齡、遺傳外顯率及臨床表現不同。如在一些具有PSEN1突變的阿爾茨海默病家族中具有獨特和變異的神經病理學,即棉絮斑塊,受該基因影響的個體除認知障礙外,還出現非典型的痙攣性截癱症狀。常見的風險基因APOE ε4等位基因除增加攜帶者患病的風險外,還可能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

新京報:很多人即便知道自己可能存在一些早期症狀,認為無法根治而不去治療,您怎麼看?

賈建平:現有的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可以延緩疾病進展,如在早期也可能取得較好的結果。應盡可能做到盡早診斷,及時治療,終身管理。非藥物幹預為首選,對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援及實際幫助,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品質。阿爾茨海默病的長病程管理,既需要專科醫生(精神科/神經科)的指導,也需要看護人員的密切配合。随着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及總體醫療保健水準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在逐漸延長。千萬不可諱疾忌醫,有症狀及時就診才能開始規範治療,最大程度地減緩疾病程序,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新京報:出現哪些症狀時要警惕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您能推薦一些簡單的自測方法嗎?

賈建平:阿爾茨海默病以短時記憶障礙為主,常常伴有執行功能、視空間功能、語言功能的障礙。比如忘記怎麼做飯,忘記如何刷牙;經常迷路,失去判斷距離的能力等;忘記單詞,叫錯名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等。患者常變得冷漠,缺乏基本的情緒表現。以上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存在的表現。

【自測方法】

記憶障礙自評量表

(1)判斷力出現問題(例如做決定存在困難,錯誤的财務決定、思考障礙等);

(2)興趣減退,愛好改變,活動減少;

(3)不斷重複同一件事(例如總是問相同的問題,重複講同一個故事或者同一句話等);

(4)學習使用某些簡單的日常工具或家用電器、器械有困難(比如電腦、遙控器等);

(5)記不清目前月份或年份等;

(6)處理複雜的個人經濟事務有困難(忘了如何傳遞水、電、瓦斯賬單等);

(7)記不住和别人的約定;

(8)日常記憶和思考能力出現問題。

如果被測者有兩項以上出現變化,需要到醫院就診。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賈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