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比較帶符号整數在計算機,計算機組成原理試題解析3.docx

一,判斷題

1.在數字計算機中是以采用二進制是因為二進制的運算最簡單.

答:正确.

2.在所有的進位計數制中,整數部分最低位的權都是1.

答:正确.

3.某R進位計數制,其左邊一位的權是其相鄰的右邊一位的權的R倍.

答:正确.

4.計算機表示的數發生溢出的根本原因是計算機的字長有限.

答:錯誤.

5.表示定點數時,若要求數值0在計算機中唯一地表示為全0,應采用補碼.

答:正确.

6.浮點數的取值範圍由階碼的位數決定,而精度由尾數的位數決定.

答:正确.

7.CRC校驗碼的生成和檢驗大多采用軟體實作.

答:正确.

8.若浮點數的尾數用補碼表示,那麼規格化的浮點數是指尾數數值位的最高位是0(正數)或是1(負數).

答:正确.

9.在實際應用中,奇偶校驗多采用奇校驗,這是因為奇校驗中不存在全"0"代碼,在某些場合下更便于判别.

答:正确.

10.顯示圖形時要經過複雜的數學計算,是以占用的時間要比位圖圖像的時間長.

答:正确.

二,選擇題

1.下列各種數制的數中最小的數是 .

A.(101001)2 B.(101001)BCD C.(52)8 D.(233)H

解:答案為B.

2.下列各種數制的數中最大的數是 .

A.(1001011)2 B.75 C.(112)8 D.(4F)H

解:答案為D.

3.1010AH是 .

A.表示一個二進制數 B.表示一個十六進制數

C.表示一個十進制數 D.表示一個錯誤的數

解:答案為B.

4.二進制數215轉換成二進制數是 (1) ,轉換成八進制數是 (2) ,轉換成十六進制數是 (3) .将二進制數01100100轉換成十進制數是 (4) ,轉換成八進制數是 (5) ,轉換成十六進制數是 (6) .

(1)A.11101011B B.11101010B C.10100001B D.11010111B

(2)A.327 B.268.75 C.252 D.326

(3)A.137H B.C6H C.D7H D.EAH

(4)A.101 B.100 C.110 D.99

(5)A.123 B.144 C.80 D.800

(6)A.64 B.63 C.100 D.0AD

解:答案依次為⑴D ⑵A ⑶B ⑷B ⑸B ⑹A.

5.ASCII碼是對 (1) 進行編碼的一種方案,它是 (2) 的縮寫.

(1)A.字元 B.漢字 C.圖形符号 D.聲音

(2)A.餘3碼 B.十進制數的二進制編碼

C.格雷碼 D.美國标準資訊交換代碼

解:答案依次為⑴ A ⑵ D.

6.在一個8位二進制數的機器中,補碼表示數的範圍從(1) (小)到(2) (大),這兩個數在機器中的補碼表示分别為(3)和(4) ,而數0的補碼表示為(5) .

(1),(2):

A.-256 B.-255 C.-128 D.-127 E.0

F.+127 G.+128 H.+255 I.+256

(3),(4),(5):

A.00000000 B.10000000 C.01111111 D.11111111

E.00000000或10000000 F.01111111或11111111

G.00000000或11111111 H.10000000或01111111

解:答案依次為C,F,B,C,A.

7.将十進制數15/2表示成二進制浮點規格化數(階符1位,階碼2位,數符1位,尾數4位)是 .

A.01101111 B.01101110 C.01111111 D.11111111

解:答案為A.

8.十進制數5的單精度浮點數IEEE754代碼為 .

A.010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B.110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C.011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D.1100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

解:答案為A.

9.能發現兩位錯誤并能糾正一位錯的編碼是 .

A.CRC碼 B.海明碼 C.偶校驗碼 D.奇校驗碼

解:答案為B.

10.在大量資料傳送中常用的且有效的檢驗法是 .

A.CRC碼 B.海明碼 C.偶校驗碼 D.奇校驗碼

解:答案為A.

三,填空題

1.計數制中使用的資料個數被稱為 .

答:基.

2.在用 表示的機器數中,零的編碼是唯一的.

答:補碼.

3.資訊的數字化編碼是指 .

答:是指用"0"或"1"的二進制編碼,并選用一定的組合規則來表示資訊.

4.一個定點數由 和 兩部分組成.根據小數點位置不同,定點資料有 和 兩種表示方法.

答:符号位,數值域,純小數,純整數(順序可變).

5.BCD碼中,每一位十進制數字由 位二進制數位組成,用ASCII碼表示一個字元通常需要 位二進制數位.

答:4,7.

6.移碼常用來表示浮點數的 部分,移碼和補碼比較,它們除 外,其他各位都 .

答:階碼,符号位,相同.

7.碼距的定義是 .

答:編碼系統中任兩個合法碼之間的最少二進制位數的差異.

8.8421碼用二進制求和時,當和超過 時,需要做 修正.

答:9,加6調整.

9.有二進制數D4D3D2D1,奇偶校驗值用p表示,則奇校驗為 ,偶校驗為 ,奇偶校驗隻能檢測 ,無法檢測 .

答:P=D4⊕D3⊕D2⊕D1 , P=D4⊕D3⊕D2⊕D1 ,奇數個錯,偶數個錯.

10.在浮點加減法運算中,當運算結果的尾數的絕對值大于1時,需要對結果進行 ,其操作是 .

答:向右規格化,尾數右移一位,右邊補一個0,階碼減1,直到尾數絕對值≥0.5.

四,計算題

1.用二進制數表示一個四位十進制的整數最少需要幾位(不含符号位).

解:2X=104,N=41/㏒2=14位.

2.某機器字長32位,定點表示,其中31位表示尾數,1位是符号位,問:

⑴定點原碼整數表示時,最大正數是多少 最小負數是多少

⑵定點原碼小數表示時,最大正數是多少 最小負數是多少 .

解:⑴定點原碼整數表示時,最大正數=(231-1);最小負數=-(231-1)

⑵定點原碼小數表示時,最大正數=(1-2-31);最小負數=-(1-2-31)

3.寫出下列二進制數的原碼,反碼,補碼和移碼.

(1)1011 (2)0.1101 (3)0

解:①(+1011)原=01011 (-1011)原=11011

(+1011)反=01011 (-1011)反=10100

(+1011)補=01011 (-1011)補=10101

(+1011)移=11011 (-1011)移=00100

②(+0.1101)原=0.1101 (-0.1101)原=1.1101

(+0.1101)反=0.1101 (-0.1101)瓜=1.0010

(+0.1101)補=0.1101 (-0.1101)補=1.0011

(+0.1101)移=0.1101 (-0.1101)移=0.0011

③(+0.0000)原=00000 (-00000)原=10000

(+0.0000)反=00000 (-00000)反=11111

(+0.0000)補=00000 (-00000)原=00000

(+0.0000)移=10000 (-00000)原=10000

4.某機器字長16位,浮點表示時,其中含1位階符,5位階碼,1位尾符,9位尾數,請寫出它能表示的最大浮點數和最小浮點數.

解:最大浮點數=2+21(1-2-9)

最小浮點數=-2+31(1-2-9).

5.字元"F"的ASCII碼為46H,請寫出它的奇校驗碼和偶校驗碼(假定校驗位加在最高位).

解:字元"F"的ASCII碼為46H,奇校驗碼為10110110(B6H),偶校驗碼為00110110(36H).

6.已知被校驗的資料為101101,求其海明校驗碼.

提示:先決定校驗位的位數r=4,然後根據編碼規則決定海明校驗位的位置和資料位的位置,最後用偶校驗法求出校驗位的值.答案應為1011100100.

解:⑴先定校驗位的位數,當r=4時,共有16種狀态,大于k+r+1=11,故選用r=4,校驗位至少取4位.

⑵決定校驗位的位置:按海明碼生成法規定,海明校驗位第i位應放在2i-1的海明位置上.

⑶決定資料位的位置:資料位應由低到高依次插空放在其他海明位上.即D6 D5 P4 D4 D3 P3D1 P2 P1.

⑷決定被校驗資料位由哪幾位校驗位進行校驗:按海明碼生成法規定,每個資料位由多個校驗位進行校驗,但被校驗資料的海明位号要等于校驗該位資料的各位校驗位的海明位号之和.

⑸決定各個校驗位之值:按海明碼生成法規定,用偶校驗法生成校驗位,校驗位之值為各被校驗位資料之和.

P1=D1⊕D2⊕ D4⊕ D5

P2=D1⊕D3⊕ D4⊕ D6

P3=D2⊕D3⊕ D4

P4=D5⊕D6

在本例中,被校資料為101101,即D1=1,D2=0,D3=1,D4=1,D5=0,D6=1,故

P1=D1⊕D2⊕ D4⊕ D5=0

P2=D1⊕D3⊕ D4⊕ D6=0

P3=D2⊕D3⊕ D4=1

P4=D5⊕D6=1

最後得到被校驗資料101101的海明碼為1011100100.

7.已知被檢資訊為1010,選擇的生成多項式是G(X)為X3+X+1,求CRC校驗碼,并求循環餘數,說明其校驗原理.

解:⑴ 生成多項式為K+1位的X3+X+1,即G(X)=1011.

⑵ 确定校驗位的位數為K=3.

⑶ 在有效資料位後面添3(K=3)個0,然後用它與G(X)進行模2除法運算,所得餘數即為所求的校驗位.

運算過程如下:

1001

1011√1010100

1011

1000

1001

011

餘數為011,是以被檢資料的CRC校驗碼為1010011.

⑷ 求循環餘數:在上述餘數011的基礎上添0繼續進行模2除法.餘數循環如下:

011→110→111→101→001→010→100→011.除法過程略.

8.将二進制數1011010轉換成8421碼.

解:先把二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1011011)2=91=(10010001)8421.

五,簡答題

1.試比較定點帶符号數在計算機内的四種表示方法.

答:帶符号數在計算機内部的表示方法有原碼,反碼,補碼和移碼.

原碼表示方法簡單易懂,實作乘,除運算簡單,但用它實作加,減運算比較複雜.

補碼的特點是加,減法運算規則簡單,正負數的處理方法一緻.

反碼通常隻用來計算補碼,由于用反碼運算不友善,在計算機中沒得到實際應用.

移碼由于保持了資料原有的大小順序,便于進行比較操作,常用于浮點數中的階碼,使用比較友善.

2.試述浮點數規格化的目的和方法.

答:浮點的規格化是為了使浮點數尾數的最高數值位為有效數位.當尾數用補碼表示時,若符号位與小數點後的第一位不相等,則被定義為已規格化的數,否則便是非規格化數.通過規格化,可以保證運算資料的精度.

通常,采用向左規格化(簡稱左規),即尾數每左移一位,階碼減1,直至規格化完成.

3.在檢錯碼中,奇偶校驗法能否定位發生錯誤的資訊位 是否具有糾錯功能

答:⑴ 在檢錯碼中,奇偶校驗法不能定位發生錯誤的資訊位.

⑵ 奇偶校驗沒有糾錯能力.4.簡述循環備援碼(CRC)的糾錯原理.

4.簡述循環備援碼(CRC)的糾錯原理.

答:CRC碼是一種糾錯能力較強的校驗碼.在進行校驗時,先将被檢資料碼的多項式用生成多項式G(X)來除,若餘數為0,說明資料正确;若餘數不為0,則說明被檢資料有錯.隻要正确選擇多項式G(X),餘數與CRC碼出錯位位置的對應關系是一定的,由此可以用餘數作為判斷出錯位置的依據而糾正出錯的資料位.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