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從實體的角度,要了解這幾個概念的差別,需要對原子核的磁化有所了解,本文通過一些圖示對這幾個概念進行簡明的介紹。

首先,磁共振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氫原子核在磁場中自旋運動時所具有的量子力學特性。在一個均勻磁場B0中,氫原子核的旋轉(spin)會出現兩種自旋狀态,一種是沿着磁場方向(up狀态),一種是沿着磁場反方向(down狀态)。旋轉的頻率與磁場強度相關,稱為拉莫頻率。平均而言,大部分的原子核是沿着磁場方向旋轉的,是以在達到平衡狀态下,會産生一個與B0方向的相同的磁化M0 (magnetization),這個M0就是MRI信号的來源。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将B0的方向定義為z軸方向,此次再添加一個方向與與z軸垂直的磁場B1, 讓B1也沿着B0的方向以拉莫頻率進行旋轉: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為了簡化起見,設想有一個旋轉的參考系,該參考系的旋轉頻率也是拉莫頻率,B1在相對于該參考系而言就是靜止的了。在B1的作用下,M0會以B1為旋轉軸進行旋轉,經過一個很短的時間,M0旋轉了90度,落在了x-y平面。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這個B1稱為90度脈沖,此時移除B1,x-y平面的磁化為Mxy,其大小與M0相同, z軸方向的磁化為Mz,其大小為0. 順便說一句,MRI中的信号采集線圈就是測量Mxy的,如果Mxy的大小為0,就沒有信号輸出。

當B1被移除之後,磁化狀态會逐漸恢複到原來的平衡狀态,這個過程稱為弛豫(relaxation), 具體表現為兩方面:Mxy逐漸恢複為0,Mz逐漸恢複到M0。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Mz在弛豫過程中呈指數增長,其時間常數為T1,Mxy在弛豫過程中呈指數衰減,其時間常數為T2.

學習筆記125—磁共振中的T1, T2 和 T2*的原理和差別

T1弛豫的發生是因為旋轉核與周圍環境(即晶格,lattice)之間有能量交換,引起up狀态和down狀态的原子核數量發生改變,重新恢複到未加B1的平衡狀态時的數量分布,是以Mz會恢複到M0,而T1也稱為自旋-晶格弛豫時間。

T2弛豫的發生也有一定程度的上述因素,但除此之外,也因為旋轉核互相之間有能量交換,各個原子核旋轉的相位變得随機,其磁化向量的淨值(Mxy)逐漸衰減。故T2也稱為自旋-自旋弛豫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T2*又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