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作者:爍迦

目前行情走到一個相對高位,後期如何開展,現在已經發生了分歧:有一種聲音說,高位了,需要調整,确實是在高位了,我也以為調整一下會更好;另一種聲音說,成交量有了,還會上漲,這樣也有道理。

我是個有主見的人,一切跟着市場走就行。

一、行情分析

目前指數處于上漲浪,屬于震蕩期,在北向資金、外資的注入下,量能放大,滿足上量标準,有震蕩上行的需求;從籌碼上看,3090點最長籌碼未松動,這裡是機建構倉的成本,以後隻關注籌碼,若未發生松動指數仍具備上漲能力。

二、注冊制問題

(1)以後主機闆漲跌停還是10%,新股除外,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新股上市首日,可以做空融券,也可以融資,甚至會有轉融通。以前主機闆個股無腦打新股的玩法将成為過去,要注意打新股方式

(2)A股市場池子會越來越大,結構化行情特征會更明顯,強者更強,弱者恒弱,未來會出現類似港股的仙股

(3)當下市場點位處于相對低位,不是前期2800點附近啟動低位,同時全面注冊制消息已有預期,對短期盤面的刺激有限,市場對消息的解讀會有兩面性,主要看券商等權重類闆塊能否借勢拉升指數,突破3300點平台壓力區間

(4)股票供給大,股票多了,後續增量資金是否有政策面的引導,及退市制度的完善,才是後市利好市場的關鍵

主機闆IPO稽核的監管紅線正在進一步明确,禁止、限制和支援上市的企業類别、申報要求以及稽核尺度逐漸清晰

“禁止類”涉及五方面,申報企業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明顯不符合闆塊定位。主機闆應屬于大盤藍籌、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的優質企業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第一大股東涉及敏感股東

(3)從事學科類教育訓練、白酒、類金融、殡葬、宗教等産業政策明确禁止上市的業務

(4)從事銀行、證券、保險、期貨、金融控股、網際網路平台、圖書出版、影視、軍工等業務需行業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上市,申報時未取得相關批複的

(5)業務為簡單模式創新尚不成熟、燒錢補貼主業、爆發式加盟擴張,持續盈利或經營能力難判斷

  • “限制類”涉及五方面
  • (1)産品為食品、家電、家具、服裝鞋帽等相對傳統、行業壁壘較低的大衆消費類企業。
  • (2)從事快銷餐飲連鎖業務企業,綜合考慮經營期限、企業規模、品牌知名度、大衆口碑、營運規範等因素審慎掌握。
  • (3)從事新冠核酸、抗原産業鍊等涉疫業務企業,綜合考慮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後生物醫藥企業涉疫業務收入占比、持續經營能力或者原為生物醫藥企業、後參與涉疫業務等因素審慎掌握。
  • (4)經營穩健但沒有多少成長空間的“小老樹”。
  • (5)股東或業務已經引發重大輿情的。
  • “允許類”即申報企業不存在“禁止類”或“限制類”情形的,原則上都可以正常受理。
  • “支援類”是,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屬于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作進口替代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即報即審、審過即發,主要包括內建電路、先進生物醫藥研發生産等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企業。
  • 三、相關闆塊及個股分析

    行業闆塊:軟體服務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突破籌碼峰,籌碼鎖定,量能持續,一買位價格50%空間已經到位,現在屬于二買位75%的空間,如果回調,三買位買點最好。

    案例一: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以前分析過的一隻,2022年12月6日黃金分割線0.618位置回抽确認過,後期下跌,目前處于上漲浪。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從日線圖看,該股經曆過一大波下跌,跌幅達到50%,後期反彈後下跌未創新低,屬于反彈步驟政策股票,去驗證75%位置是否能達到。上周五籌碼松動,有調整需求。

    案例二: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同樣前期一波下跌,跌幅40%左右,目前屬于反彈,反彈一買位50%空間已經達到,目前屬于二買位空間,目前隻要不進下跌浪,去驗證是否能達到二買位的24.33位置。目前籌碼松動,看籌碼峰突破情況。

    概念闆塊:晶片

    這是一個必須要注意的闆塊,從下跌後的反彈步驟政策已經走完了一買位、二買位空間,目前處于三買位空間,且在低位,這裡面的個股值得去挖掘,屬于先于大盤上漲、先于大盤調整的闆塊。好多闆塊一買位空間都沒有走完,該闆塊已經在走三買位,比其他闆塊走的快,尤其三買位屬于主升浪,好好深挖。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案例:

    目前行情及注冊制環境下A股的操作分析(有福利)

    該股走完了一買位,目前在走二買位空間,目前上漲空間巨大,後期跟蹤驗證。

    聲明:本文章隻是本人炒股記錄,不作為操作依據,寫文章隻是為了自己的熟練,一個由眼入心的過程,可以發現哪裡不清楚,如同打太極拳一樣,放慢了動作才知道哪裡做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