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闵思嘉

電影可以解釋那些無法解釋的東西

人工智能最近又火了。

一是春節檔大熱電影《流浪地球2》裡的Moss帶來的人工智能恐懼,二是目前海外正流行一款熱門的智能生成内容聊天應用工具ChatGPT。‍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科幻照進現實,要承認,AI日漸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實。

那麼再做一個假設,如果陪伴小孩子的玩具娃娃也是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并且還有了自主意識,你還會把它當玩具嗎?

搞不好,那個時候,人類已經成為了“它”的玩具......

最近的北美票房市場黑馬《梅根》(《M3GAN》),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細思極恐的科幻驚悚故事。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殺人玩偶”的設定,說起來其實也不新鮮了。

但《梅根》還是靠1200萬美元的低成本拿下了超1.4億美元的票房,續集也馬上提上了日程,預計要在2025年的1月和大家見面。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梅根》中的魔性舞蹈也迅速出圈

《梅根》帶來的這種出圈效應和西方恐怖文化傳統有很大關系。

它集中了西方觀衆非常熟悉的“鬼娃文化”和“恐怖谷效應”,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歐美電影中看到的那些關于娃娃被惡魔附身、而後殺人的故事。

《安娜貝爾》系列、《鬼娃回魂》系列都是典型代表。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安娜貝爾》

《梅根》的爛番茄評分也從側面說明了這種文化閱聽人效應,平時那些挑剔的專業媒體竟然為這部略顯俗套的小成本類型片打出了高達94%的評分,觀衆爆米花指數也有78%。

剛好,《梅根》的制片人和編劇之一,也正是擅長“玩偶式恐怖”的溫子仁。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溫子仁出席《梅根》的首映式

想想他執導的《死寂》中的玩偶,《電鋸驚魂》系列裡的豎鋸木偶,都已經是在後續作品中被頻頻緻敬模仿的經典恐怖符号了。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你也完全可以把《梅根》的故事看作是《鬼娃回魂》+《安娜貝爾》,隻不過《梅根》變成了後現代和高科技版本的,甚至有了那麼一點《黑鏡》的意味。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鬼娃回魂》

故事一開始,八歲的女孩凱蒂就在一場車禍裡失去了父母。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車禍發生時,父母正在為梅根的教育方式和她玩智能玩具的時間限度吵架。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這場改變了凱蒂命運的車禍,其實也點明了影片的主題: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到底用什麼樣的方式陪伴孩子才是正确的?

之後,成為孤兒的凱蒂被送到了她的姨媽潔瑪那裡。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在玩具公司工作,正焦慮于無法向老闆交出新的爆款玩具模型的潔瑪,顯然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一個合格的監護人,忙于工作的她甚至沒有辦法給凱蒂講睡前故事。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在上司deadline的壓力下,她隻能懇求凱蒂自己玩兒,為她空出一些工作時間。更諷刺的是,作為一個玩具設計者,潔瑪架子上擺着的各種玩具,是用來收藏、而不是給凱蒂玩耍的。

為了照顧凱蒂的脆弱心理,焦頭爛額的潔瑪終于找到了應對的方法。

她把自己剛剛設計、還沒有完全研發完善的人工智能陪護玩伴“梅根”和侄女凱蒂做了配對。凱蒂,由此成為了梅根的第一主使用者。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片中的梅根是标準的精緻洋娃娃模樣,大眼睛長頭發,但總透着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

這其實正是創作團隊想要達成的那種“恐怖谷效應”。她很像真人,但又沒有那麼像;她的眼睛裡有感情和情緒,但似乎又都是被程式編排出來的情緒。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她的肢體關節很靈活,能進行不限角度的彎曲,卻也是以無比詭異。

你能在其中的很多場景看到對經典恐怖電影的緻敬,比如梅根折疊了自己的身體,變得像蜘蛛人一般追逐目标對象的場景,顯然來自《驅魔人》。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梅根擁有人工智能,陪伴小孩的功能,也和2019年新版的《鬼娃回魂》一脈相承。

這也可以被看作是“玩偶恐怖電影”在當下的更新——在過去原本被邪魔附體的玩具娃娃,變成了如今人造的高科技人工智能玩偶。

而梅根被放到“玩具桌”上,和其他玩具擺在一起的鏡頭,顯然又是來自《安娜貝爾》。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梅根》VS《安娜貝兒》‍‍

這個有着金色假發、打扮精美、和真人一樣大小的玩偶梅根,可以傾聽、判斷、學習凱蒂的行為,并根據自己體内的程式做出相應的反應。

她可以在凱蒂悲傷的時候安慰她,在她思念父母的時候傾聽她的回憶,并且在任何時候陪她玩耍。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而這些,都是姨媽潔瑪,甚至凱蒂的親生父母也做不到的事。

很快,這個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栗的梅根,就成了凱蒂的朋友,甚至是唯一的朋友。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潔瑪的公司老闆在觀看了她們的互動之後,從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機,決定要把這個“陪護玩具”推向市場,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擁有這個可以解放家長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的“她”。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但與此同時,故事也開始急速轉向詭異、殺戮。

因為有着“保護凱蒂”的第一指令,梅根殺掉了鄰居家的狗,因為它咬傷了凱蒂;在一次學校的戶外活動上,她還生生扯掉了霸淩凱蒂的男同學的耳朵。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再後來,她也不再滿足于隻陪伴凱蒂、不再遵守那些關于人機互動的安全協定——梅根有了自主意識。

這便是從過往的那些“玩偶恐怖”走到今天,也仍然令我們感同身受的關鍵了。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在過去,那些讓玩偶們變得瘋狂的的核心,是魔鬼,是邪物,是宗教背後的深層次恐懼。

而在今天,讓玩偶變得瘋狂的,是我們日常生活裡無法離開、無法控制、甚至反過來控制着我們的“現代惡魔”——科技。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在這個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第二器官”的今天,孩子們更是從一出生開始就接觸智能電子裝置,被手機和iPad分走了他們原本應該予以世界的注意力。

他們所認識到的世界,不是身邊的現實,而是手機裡那個看似無邊無際的虛拟空間;‍

他們所依賴的朋友,也不再是現實中的玩伴,而是這些由代碼構成的“朋友們”。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是以,片中凱蒂的心理咨詢師所提及的依戀關系理論,恐怕也不隻是來自學者的神經質憂慮。

當孩子們開始依戀會說話、會規範自己行為、會随時随地回應自己的洋娃娃,把它當成自己類似于父母的依戀對象時,背後的始作俑者,其實是沒能做到這些的家長們。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她不隻是個玩具,而是這個家的一份子”,當這句話被用來作為陪護玩具的宣傳語時,反倒是那些被激發起購物欲望的人,才應該警惕這份欲望的源頭。

這,也才是《梅根》藏在殺人玩偶背後的深層恐懼意識——那些“優化”我們生活的科技,或最終必将侵占我們的生活。

開年黑馬,玩偶竟如此可怕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猜你喜歡】

點選即可閱讀

韓版《滿江紅》,暗黑刺激

60歲甄子丹演喬峰,打幾分?

飙到9.1分,開年爆款你看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