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在開篇《解讀中東》系列專文時維達曾說過,地球上沒有哪個地方能比中東的曆史更輝煌離奇,現實更紛繁混亂,這片土地早在6000年前就誕生了燦爛的古文明,小麥、大麥、黑麥、豆類從這裡起源并傳播到世界各地,荒涼的地表之下更埋藏着足以支配整個世界的能源力量,但這也是一塊從古至今不曾安甯過的土地,民族争端、征伐戰争,還有宗教沖突在這裡輪番上演。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從這裡誕生,它們之間互相沖突、互相融合,構成了一個發生在親戚間的離奇“三國殺”。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從中東誕生,在互相沖突、互相融合,構成了一個發生在親戚間的離奇“三國殺”。
同宗同源的三大宗教
猶太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淵源頗深,基本上是可以合并為“亞伯拉罕諸教”,顧名思義就是這三個宗教多少都與亞伯拉罕有點兒關系。據聖經記載的亞伯拉罕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與自己妻子生的兒子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了十二個兒子,就成為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于是猶太人就把亞伯拉罕追認為先祖。
猶太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淵源頗深,基本上是可以合并為“亞伯拉罕諸教”,它們多少都與亞伯拉罕有些關系。
另外一個兒子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與妾埃及人夏甲生的,後來以實瑪利成了阿拉伯民族的先祖,再後來以實瑪利的傳人默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自然也追溯到了亞伯拉罕。雖然後來伊斯蘭教傳播不再局限于阿拉伯民族,但這個傳統還是延續了下來,于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這個火拼多少年的民族,實際上有着直接的血緣關系。
基督教創始人耶稣也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不過與雅各他們已經相隔十幾代了。圖為聖誕場景。
至于基督教,其創始人耶稣也是亞伯拉罕的後代,不過與雅各他們已經相隔十幾代了,但基督教還是将先祖追認到亞伯拉罕,一方面是由于耶稣,另一方面是基督教認為自己繼承了亞伯拉罕的敬虔和信心。也正是以,基督教便不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改向以真理和聖靈為紐帶,最後傳播到不同民族、膚色之後,成為世界最大的普世性宗教。
比利時梅赫倫聖朗博爾德大教堂描繪的四個猶太教拉比閱讀《托拉》卷軸的彩色玻璃。
一神教信仰中最古老的猶太教
在這三大宗教當中,猶太教是一神信仰中最古老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左右,距今有四千年的曆史了。不過猶太教正式成為宗教,還要在公元前15世紀,那時先知摩西帶着猶太人出埃及,然後在西奈半島的西奈山受到上帝的啟示,即摩西受十誡(要守安息日;要孝敬父母;不可謀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驢财物以及所有)。之後口述記下摩西五經,便是妥拉(法律),為猶太教奠定了基礎。
先知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後在西奈山受上帝的啟示,即摩西十誡,将其裝在約櫃中。圖為擡着約櫃的以色列人
如果說亞伯拉罕的一神敬拜為猶太教奠定了基礎,那麼500年後摩西在西奈山受上帝賜予的法律,并确認以色列人與上帝之間的牢不可破的契約關系,則标志着猶太教的正式形成。自此以色列人有了成文的法律來定義信仰與價值體系,猶太民族有了精神支柱和行為指南。可以說,猶太人創立了猶太教,猶太教又塑造猶太人的個性和民族性,造就了作為猶太教的實踐主體的猶太人,在這個意義上說,猶太人不管作為個體還是群體,都是猶太教的産物。
世界最大的耶稣石雕聖像位于巴西的裡約熱内盧,耶稣在710米的高空張開雙臂,擁抱世人,深情凝望着大海。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基督教
作為信衆最多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的創立不僅比猶太教要晚了兩千多年,而且可以說是脫胎于猶太教。其創始人基督耶稣可以說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猶太人,他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直系後代,他建立的第一個基督教會也全是猶太人,可以說是猶太教的新興派别,是以說基督教是猶太教的親兒子并不過分。隻是在當時,基督教被猶太教保守派視為異端邪說,受到了諸多的迫害。
暮色中的瓜納巴拉灣,左側崖頂的“十字架”就是高達38米的耶稣基督雕像,而與他遙遙相對的甜面包山。
此外,“基督”一詞本是希臘語的彌賽亞(救世主),當時猶太人中傳布着彌賽亞的預言,大緻是說,猶太人中将要出一個像大衛王(公元前11世紀的一位猶太民族英雄,建立猶太王國,定都耶路撒冷)那樣的民族救世主,重建立立“上帝的國”。耶稣自稱就是那個彌賽亞、神的兒子、猶太人的君王,但猶太教并不是這麼認為,他們告密給當時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羅馬人,結果耶稣逮捕,并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是羅馬政府較為殘酷的一種行刑)。
葡萄牙裡斯本傑裡尼莫斯修道院中的耶稣基督受難雕像
結果反而促成了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全新的宗教,他們擺脫了猶太律法和猶太血統的束縛,将傳教對象由最初的“猶太人”轉為“非猶太人”,尤其是耶稣的門徒彼得和保羅,他們帶領“基督使徒團”進行傳教,保羅用文字将基督教教義編纂成聖經《新約》,到公元2世紀初,基督教自稱天主教,從各方面脫離猶太教。因而主流學術界認為保羅是基督信仰的實際創始人,不過天主教會還是認為教會是由耶稣創立的。
耶稣的門徒保羅用文字将基督教教義編纂成聖經《新約》,被主流學術界認為是基督信仰的實際創始人。
博覽衆長吐故納新的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最晚,直到公元570年到632年才由以實瑪利的後代默罕默德(後稱穆聖)在阿拉伯半島創立,這時猶太教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基督教也創立五百多年了,是以伊斯蘭教具有“後發”優勢。從某種角度來說,猶太教和基督教屬于“原創”性比較強的宗教,其中不少理念都是首創,這給伊斯蘭教留下了不少寶貴遺産。
麥加禁寺、麥地那先知寺和耶路撒冷遠寺是伊斯蘭教的三大聖寺,禁寺的克爾白天房是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方向。
于是,伊斯蘭教信仰中不僅有古代阿拉伯人信奉的月神等多神崇拜的影子,也吸收了大量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教義、理念、禮儀等等,經典内容也有不少地方是在新舊約聖經上添加了自己了解的産物。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國王大清真寺,是僅次于麥加禁寺、麥地那先知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
“伊斯蘭”本是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意為“順從者”、“實作和平的人”,教義學家稱“順主順聖的人”,即口誦“清真言”的人。伊斯蘭教認為,穆聖是真主(即上帝、耶和華)的最後一位封印使者(基督教稱耶稣為上帝的兒子),《古蘭經》是真主通過穆聖宣示給人類的最後一部最完整的經典。
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士等多種途徑,伊斯蘭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宗教。
但穆聖與耶稣不同,他不僅傳教,還在公元622年左右,在麥地那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系,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國家”)為形式的政教合一政權,于是穆聖不僅是麥地那的宗教領袖,還是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穆聖之後,伊斯蘭教進入“四大哈裡發時期”,通過不斷對外擴張、經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傳教士等多種途徑,使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地區性單一民族的宗教發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無論從曆史淵源,還是創立過程,甚至是教義上都頗具相近性,簡直就是親屬關系。
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排他性
于是我們會發現,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無論從曆史淵源,還是創立過程,甚至是教義上都頗具相近性,簡直就是親戚啊!相同的基因本該誕生親切感,大家應該和平相處不是,可時間上整個歐洲與中東的曆史幾乎都是圍繞着三大宗教之間的沖突和争鬥展開,這又是為什麼呢?根源就在于三大宗教之間雖然共同點很多,但不同點更多,而且都涉及到最根本的教義問題。
梵蒂岡博物館挂毯展示十字軍東征的場景
用中國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作為都具有擴張性的宗教,在古典時期的地中海文明圈和兩河文明圈,三大宗教之間的傳播存在太多重疊之處,排他性被無限放大,于是便有了持續近200年的九次十字軍東征和阿拉伯帝國向歐洲擴張等一系列激烈的宗教性軍事行動。重疊的焦點便是耶路撒冷,這裡是猶太教的聖殿哭牆所在地,也是伊斯蘭教先知穆聖的升天之地,還是基督教耶稣傳福音、背十字架受釘以及複活的聖地。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的聖殿哭牆所在地,也是伊斯蘭教先知的升天之地,還是基督教耶稣傳背十字架及複活的聖地。
其實三大宗教雖然存在衆多不同,但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對基督教創始人耶稣的态度。基督教不但奉亞伯拉罕和摩西為先知,還信奉上帝,堅持三位一體論,即聖父(上帝)、聖子(耶稣)、聖靈為同一本體;猶太教則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才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神上帝“雅威”,隻崇拜唯一上帝,盡管耶稣本人是個無可争議的猶太人,但不認為耶稣基督是他們的救世主,不接受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伊斯蘭教雖然也稱亞伯拉罕、摩西、耶稣為先知,但反對三位一體論,并稱默聖為阿拉(上帝)的最後一位封印使者,實際上也是對耶稣另一種形式的否定。作為一神教,對主神的認定不同,使得三大宗教發展出幾乎各不相關的系統。
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差别
這其中猶太教有點慘,傳教由于受限于猶太人本身,是以人數本就不多,之後以色列國又被羅馬帝國攻破,猶太人随之散落世界各地。不過猶太教也确實夠韌性,一千多年的流浪愣是将猶太教的基本要素保留了下來,依然相信将來彌賽亞的降臨會恢複猶太國家,重建聖殿并恢複獻祭禮拜。這在20世紀初的猶太複國運動興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猶太教教徒經過一千多年的流浪,依然相信彌賽亞會降臨恢複猶太國家,重建聖殿并恢複獻祭禮拜。圖為哭牆祈禱
基督教成熟于羅馬帝國,在歐洲中世紀被奠立為西方宗教思想體系的代表,在近代,伴随着歐美的擴張而被傳教士傳到世界各地,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其信徒總人數号稱有23億,占世界人口的31.2%,對人類社會、思想、文化、政治、經濟等有着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天主教方面自稱有教徒13億1300萬,占全世界總人口的17.7%。各大洲天主教徒的占比分别是:美洲48.5%,歐洲21.8%,非洲17.8%,亞洲11.1%,大洋洲0.8%。
基督教是當今世界第一大宗教,其信徒總人數号稱有23億,占世界人口的31.2%。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天主教國家。
伊斯蘭教則起起伏伏,由于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特性,宗教總是與國家政權捆綁在一起,成為一種宗教信仰、意識形态和文化體系。促使伊斯蘭教興起的第一個帝國是阿拉伯帝國,将伊斯蘭教擴充到整個中東,阿拉伯帝國衰落以後,由奧斯曼帝國接棒,進入近代伊斯蘭教就步入低谷,不過如今由于信衆新生人口增加較快,出現增強趨勢,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據統計,全世界穆斯林約有16億人口(2018年),占同期世界人口總數的23.4%。
阿聯酋阿布紮比謝赫紮耶德大清真寺
你中有我相愛相殺的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中,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系比較複雜。在基督教誕生早期受猶太教迫害,但随着基督教不斷壯大,猶太教有四散到世界各國,基督教又反過來迫害猶太教,即反猶太主義風潮。不過總體來看,兩者的關系比較多時間是融洽的,算是一種相愛相殺的沖突關系。而伊斯蘭教對猶太教、基督教則比較排斥,特别是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複國以後達到高峰,當然在此之前持續近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已經充分說明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博弈關系。
在所有教堂、清真寺等建築中,沒有哪一個能比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更氣勢恢宏,它閱盡1400年來輝煌和滄桑。
當然三大宗教之間也有緩和的時候,不過由于這三大宗教不僅僅局限在宗教争端,還摻雜了很多民族沖突和國家利益之争,是以在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中沖撞、交流、融合,構成了一幅交織着淚、血、恨和愛的複雜風景線
補充說明:以上内容參考《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 蒙蒂菲奧裡著,張倩紅譯)、《顧準文集》、《宗教的起源》(考茨基著,葉啟芳譯)。
上期回顧:中國人沒有信仰?不,我們隻是不信奉虛幻的神靈而已,我們信祖宗
備注: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分享指正。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