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大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支援力度 滿足科創等重點領域融資需求

作者: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蘇向杲 昌校宇 楊 潔

1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人民銀行、外彙管理局考察,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援宏觀經濟穩定作用,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推動高品質發展。

在目前大陸經濟增速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各類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有哪些新舉措,下一步如何提升服務水準,備受市場關注。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銀行、券商、險企、基金等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分析師及高管人員。多位受訪人士認為,無論是服務間接融資還是直接融資,下一步金融要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持續滿足科創等重點領域的融資需求。

服務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

新發展格局下,不同機構多措并舉服務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

大陸金融體系以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為主,商業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扮演了主導角色。記者獲悉,建設銀行貫徹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助力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加快個人消費信貸發展,持續加強制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等領域資源傾斜,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紮實做好減費讓利助企纾困。此外,廣發銀行持續服務重點行業發展,支援先進制造業發展,截至2022年末,該行在廣東省内綠色金融、戰略新興産業信貸餘額增幅分别超133%、128%。民生銀行則通過傾斜信貸資源,實施差異化考核,制定專門增長目标,持續加大對制造業支援力度。

證券公司作為連通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機構,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揮了直接融資的“服務商”功能。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分析稱,在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方面,證券公司加大對科技創新和新型産業領域企業的支援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流向高端制造、新能源、醫藥生物等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和企業,助力經濟轉型;在注冊制即将全面落地背景下,證券公司圍繞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持續為企業提供承銷保薦、财務顧問等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幫助企業通過股債融資、并購重組、發行公募REITs等方式滿足其融資需求;同時,聚焦資産管理、債務重組等金融産品創新,協助企業化解經營風險,幫助企業實作穩增長目标,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

招商證券宏觀經濟聯席首席分析師張一平表示,多家證券公司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多家新能源企業進行股權融資,并對綠色債業務不斷加大投入。

保險方面,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資金端,保險資管公司通過資産配置将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為保險資金創造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負債端,保險公司通過提供保險産品,為經濟社會民生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幫助實體經濟防範風險、減少損失,提供有力支撐。

提供高品質有效率的服務

未來,圍繞實體經濟需求提供更高品質、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是金融機構的努力方向。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表示,2023年,在貨币政策“總量要夠、結構要準”,各項政策強化協同的方向下,銀行機構在支援實體經濟方面,需繼續實作“增量、擴面、降價、提質、防風險”等多重目标,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援宏觀經濟穩定作用,提振市場預期和主體信心,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态勢。積極加大信貸投放,實作貸款平穩增長,并适度靠前發力,信貸投放節奏前置,以寬信用帶動全年經濟“開好頭、起好步”;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加大金融對擴大内需、優化結構的支援,積極高效對接央行政策,加大對國家重點支援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放力度;在降成本、激活力的同時,在存款結構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負債成本管控;對既有的管理體系和考核體系進行全面梳理,在滿足監管合規要求前提下,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讓分支機構輕裝上陣,真抓實幹、提升效率。

“金融機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主要是持續完善内部治理,提升金融創新能力,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對于有條件的銀行需要逐漸引入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銀行業務,提升經營與風控效率。”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對于部分區域中小銀行來說,需要防範化解潛在風險,深耕區域市場,采取差别化競争政策。

券商方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證券公司要建立更有效的合規風控,提供更精準的發行定價。發揮衍生品市場優勢,為實體企業産業鍊提供有效風險管理工具。積極探索金融助力第三次配置設定新模式,持續開展慈善公益活動,促進實作共同富裕目标。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各種市場化機制,把資金高效轉化為資本,提高要素品質和配置效率。

在董忠雲看來,依托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券商機構應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為企業提供私募融資、股債融資、産業并購、做市交易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企業豐富融資管道,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提供多元化的資産管理服務,充分挖掘企業投資價值,提高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促進投融資有效對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對于保險服務實體經濟,曹德雲提到五個建議:一是強化積極服務建構新發展格局的理念;二是提升優質資産項目挖掘和投資管理能力;三是堅持把風險防控貫穿資管業務全流程;四是加快探索科技賦能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新場景,以更加豐富的數字化場景,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五是繼續發揮險資優勢加大對綠色經濟支援力度。

“保險資管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一員,應充分兼顧好經濟價值、社會責任和商業倫理,以金融融入實體,以金融服務民生。”大家資産總經理吳劍飛表示。

基金服務實體經濟也将大有作為。博時基金首席權益政策分析師陳顯順表示,基金公司可通過深度投研和長期投資,擷取上市公司的價值增長,建立可持續、可複制的競争優勢,進而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準。在機構投資者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的市場環境中,必須堅定地通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選擇代表中國經濟競争力的核心資産,以及代表經濟轉型更新、科技創新方向的戰略性資産,不斷提升研究的前瞻性和深度,研究向産業縱深延伸,把握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實作優秀的投資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