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并發名額

基本概念

PV、UV、QPS、并發數、TPS概念以及計算方式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事務數

QPS(Query Per Second):每秒請求數,就是說伺服器在一秒的時間内處理了多少個請求。QPS于TPS的概念很類似,本人很多時候甚至不做兩者的詳細區分。

QPS的數值需要通過下面的名額得到。

吐吞量:吞吐量是指系統在機關時間内處理請求的數量,TPS、QPS都是吞吐量的常用量化名額

并發數(并發度):指系統同時能處理的請求數量,同樣反應了系統的負載能力。這個數值可以分析機器1s内的通路日志數量來得到

PV(Page View):頁面通路量,即頁面浏覽量或點選量,使用者每次重新整理即被計算一次。可以統計服務一天的通路日志得到。

UV(Unique Visitor):獨立訪客,統計1天内通路某站點的使用者數。可以統計服務一天的通路日志并根據使用者的唯一辨別去重得到。

響應時間(RT):響應時間是指系統對請求作出響應的時間,一般取平均響應時間。可以通過Nginx、Apache之類的Web Server得到。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使用者數量。常用于反映網站、網際網路應用或網絡遊戲的營運情況。

DAU通常統計一日(統計日)之内,登入或使用了某個産品的使用者數(去除重複登入的使用者),與UV概念相似

MAU(Month Active User):月活躍使用者數量,指網站、app等去重後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

通常DAU會結合MAU一起使用,這兩個名額一般用來衡量服務的使用者粘性以及服務的衰退周期。

MAU、DAU分别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服務的使用者粘性做了權衡,也可以這麼說,MAU更像戰略層面的表征,DAU更像戰術層面的表征。

通過這些宏觀和細微的趨勢變化,可以對營銷及推廣提供一些資料支援或者幫助。

QPS(TPS)、并發數、響應時間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

QPS(TPS)= 并發數 / 平均響應時間

這隻是QPS的一種計算方式,實際中我還用到過通過打樁壓測計算某台機器的QPS,此種方式也比較準确。

參考資料:

PV、UV、QPS、并發數、TPS概念以及計算方式

QPS從0到4000請求每秒,談達達背景架構演化之路

一直再說高并發,多少QPS才算高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