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羊日”

傳說是女娲創世造羊的日子

“三羊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也是恭迎竈神回民間的日子

又由于初五日俗傳是财神誕辰

衆人為争利市

故先于初四接之

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财神”

正月初四晚上

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

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

虔誠恭恭敬财神

這些習俗

帶着千家萬戶的期盼

寓意着一年裡的美好祝願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傳統的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而年前臘月二十四是送神的日子。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是以,按習俗,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卻要在16時左右。過去家家戶戶備牲禮果菜,并焚香、燒金紙、放鞭炮以示恭迎。

在北方還有個傳說:初四竈王爺要“查戶口”,是以也不宜離家,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吃“折羅”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中國傳統的習俗,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人會聚在一起吃“折羅”。“折羅”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的一個特有名詞,張壽臣《化蠟千兒》中有記:“老太太晌午吃的散夥面,晚上吃的折羅。”在尋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間的剩飯菜便稱為“折羅”,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不能忘記勤儉節約的美德。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扔窮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正月初四一直有着“扔窮”的習俗,因為老傳統從大年三十到初三,是不能夠打掃屋内衛生的,容易把财運掃走,是以人們會在大年初四當天,把家中徹底打掃一遍,把晦氣都去除,俗稱“扔窮”。将“窮”扔出去,為财富騰出空間,就會在新的一年好運連連了。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接五路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在正月初四的晚上,一般商家還會接請五路财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可為什麼又說在初四晚上呢?原來,初五才是俗傳财神的生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财神,于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晚上,名為“搶路頭”,又稱“接财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初四禁忌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忌出遠門

正月初四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衆神明、竈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竈王爺會點名,是以不宜外出。其實,這也可以當做是古人的祈願,希望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天倫之樂。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忌摔壞東西

新年裡打碎器物是不好的兆頭。舊時民俗認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會有不好的運勢。是以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以作禳解。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提醒:假期已過半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有網友驚呼:“假期過半,我竟然吃胖了幾斤!”

在此,小知知溫馨提醒各位,春節假期的最後三天,小夥伴們要抓緊這假期難得的機會遊玩哦,順便鍛煉一下身體!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

海報設計/肖冰苒 羅玥 彭思宇 編輯/柴梓

責編/陳萌 稽核/何旭 終審/謝濤

知年俗 品年味丨正月初四 迎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