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作者:鷹眼World

過度的懲罰,總是讓人心懷怨恨,同樣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凡爾賽條約給德國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德國不得不發行大量貨币,最簡單的辦法試圖解決問題,但國内經濟再次造成沉重打擊,嚴重的通貨膨脹,讓德國經濟徹底崩潰, 導緻大量工廠停工,人民迎來了一波失業潮。結果,德國人民沒有食物和哀嚎。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在動蕩的時代,當極端民族主義是一個大市場時,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勞工黨(納粹黨)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期開始出現在德國政治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和戰後的補償,讓日耳曼民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随之而來的是德國經濟崩潰,人民吃不下飯,挨餓的日耳曼人街對面,無人收拾,但此時,仍有許多猶太人過着面包、酒的舒适生活,讓日耳曼人感到不平衡。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正是希特勒利用這種不平衡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歸咎于猶太人和軟弱的政府,将猶太人吹捧為劣等民族,煽動複仇者情緒并将其轉移到猶太人身上。希特勒的指責是有道理的,其實是有原因的,一戰前後,德國的經濟命脈幾乎完全被一個猶太财團所控制,而猶太人善于做生意,卻不在乎政治,而且這些西方國家也沒有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導緻了德國的失敗。

希特勒向公衆保證,如果他能上司德國,他就能夠帶領日耳曼民族回到昔日的輝煌,在混亂的年代,狂熱的民族主義很容易赢得群眾的支援,希特勒的個人影響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内以其出色的演講技巧迅速增長。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德國無力支付賠償金,不得不選擇違約,英國主張減少德國的戰争賠款,但法國不同意,而是要求積極打擊以徹底摧毀德國。最終,在雙方的妥協下,法國根據凡爾賽條約占領了德國魯爾區。

魯爾工業區是當時德國的工業中心,儲存了大量的煤炭、鋼鐵資源,在占領魯爾區後,法國也趁機推動其工業體系的發展,掠奪了大量的資源,但法國并沒有從中獲利太多, 但導緻德國對魯爾區缺乏支援,經濟不斷惡化,加上巨大的經濟補償,對世界通貨膨脹産生了沖擊,引起了社會恐慌。法國肆無忌憚地從德國獲得經濟和資源,使美英再也看不起,在美英聯合制衡下,法國離開了德國,從不幹涉德國内政。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在失去法國的幹預後,美國和英國逐漸接管了德國的控制,美國和英國并不打算徹底摧毀德國,甚至不打算幫助德國在戰後重建,是以在1924年,道威斯計劃應運而生,不僅推遲了德國支付戰争賠款,而且還提供了大量的經濟貸款,幫助德國逐漸恢複經濟。根據該計劃,德國從美國獲得了8億美元的貸款,用于經濟重建,并向德國提供了大量物質和技術支援。

此外,僅在1924年至1929年間,德國就獲得了190億金馬克的外國投資,一系列措施導緻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到1929年,德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起飛也使希特勒的極端民族主義沒有市場,并讓他暫時懸而未決。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但在1929年末,當全球蕭條來襲時,即使是強大的德國也幸免于難,德國社會再次陷入經濟恐慌。希特勒的納粹黨又回到了公衆的視線中,希特勒說經濟衰退是由"政府無能"引起的,如果他上司德國,他将保證"每個家庭都應該在他們的桌子上有牛奶和面包"。

希特勒在1933年獲得了人民的信任,成為德國第三帝國的元首。希特勒上台後,實施了一系列經濟複蘇計劃,掀起了土木工程熱潮,将德國的失業率帶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水準,國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但在軍事上,德國仍然受到嚴重限制。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你應該記得,希特勒第一次登上國家元首寶座時,承諾要恢複日耳曼民族的榮耀。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事制衡。1935年,希特勒不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公開宣布他将把軍隊擴大到30萬人,組建一支空軍。面對德國公然撕毀合同,德國本身對法國非常害怕,雖然有嚴重的抗議,但沒有實際行動,英國和美國等國都直接采取綏靖政策,這樣的手段并非不無道理。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約15年後,失去的英法等國尚未完成重建,根本無法發動戰争,是以面對德國的崛起無能為力,甚至默許德國的軍事發展。看到勝利者沒有回應,希特勒的膽量越來越大。

1936年,希特勒公然廢除了《洛迦諾公約》,直接派兵進入萊茵河非軍事區,英國和法國仍然沒有做出回應,事實上,希特勒冒了很大的風險,隻派出三個營的部隊進入萊茵河,唯一的訓示是,一旦被法國人封鎖,便立即從萊茵河撤出,但英國, 法國仍然沒有任何障礙,這讓希特勒下定決心,英法兩國不想承擔戰争的風險,開始無所畏懼地展示自己的野心。

二戰往事:德國一戰戰敗損失慘重,為何能在20年後發動二戰(下)

希特勒在軍事上取得成功後,立即點燃了日耳曼民族的熱情,群眾對希特勒的支援達到了短暫的高峰,為了進一步群眾的支援,為了滿足他對權力的渴望,希特勒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并于1936年與日本締結了國際反共協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該協定, 法西斯集團正式成立,1938年,德國輕松占領奧地利,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