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七層模型網絡之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四層模型

網絡之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四層模型

13.OSI七層模型各層分别有哪些協定及它們的功能

在網際網路中實際使用的是TCP/IP參考模型。實際存在的協定主要包括在:實體層、資料鍊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各協定也分别對應這5個層次而已。

要找出7個層次所對應的各協定,恐怕會話層和表示層的協定難找到啊。。

​ 【1】實體層:主要定義實體裝置标準,如網線的接口類型、光纖的接口類型、各種傳輸媒體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1、0轉化為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在轉化為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模轉換與模數轉換),這一層的資料叫做比特。

【2】資料鍊路層:定義了如何讓格式化資料以進行傳輸,以及如何讓控制對實體媒體的通路,這一層通常還提供錯誤檢測和糾正,以確定資料的可靠傳輸。

【3】網絡層: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網絡中的兩個主機系統之間提供連接配接和路徑選擇,Internet的發展使得從世界各站點通路資訊的使用者數大大增加,而網絡層正是管理這種連接配接的層。

【4】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資料的協定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傳輸控制協定,傳輸效率低,可靠性強,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高,資料量大的資料),UDP(使用者資料報協定,與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資料量小的資料,如QQ聊天資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輸的), 主要是将從下層接收的資料進行分段和傳輸,到達目的位址後再進行重組,常常把這一層資料叫做段。

【5】會話層:通過傳輸層(端口号:傳輸端口與接收端口)建立資料傳輸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發起會話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裝置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機名)。

【6】表示層:可確定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所發送的資訊可以被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讀取。例如,PC程式與另一台計算機進行通信,其中一台計算機使用擴充二一十進制交換碼(EBCDIC),而另一台則使用美國資訊交換标準碼(ASCII)來表示相同的字元。如有必要,表示層會通過使用一種通格式來實作多種資料格式之間的轉換。

【7】應用層: 是最靠近使用者的OSI層,這一層為使用者的應用程式(例如電子郵件、檔案傳輸和終端仿真)提供網絡服務。

以下清單是一些協定的歸類,如果有錯了或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大神多多提出!其實在應用、表示和會話這三層之間的協定可共用(由于實際的網絡協定将它們歸了一類所緻)

應用層

DHCP · DNS · FTP · Gopher ·GTP · HTTP · IMAP4 · IRC · NNTP · NTP · POP3 · RPC · RTCP · RTP ·RTSP · SIP · SMTP ·SNMP · SSH · SDP · SOAP .STUN. SSDP · TELNET · XMPP

表示層

HTTP/HTML · FTP · Telnet · ASN.1(具有表示層功能)

會話層

ADSP ·ASP ·H.245·ISO-SP ·iSNS ·NetBIOS ·PAP ·RPC·

RTCP ·SMPP ·SCP ·SSH ·ZIP ·SDP(具有會話層功能)

傳輸層

TCP · UDP · TLS · DCCP · SCTP ·RSVP · PPTP

網絡層

IP (IPv4 · IPv6) · ICMP · ICMPv6 · IGMP ·IS-IS · IPsec · BGP · RIP · OSPF ·ARP · RARP

資料鍊路層

Wi-Fi(IEEE 802.11) · WiMAX(IEEE 802.16) ·ATM · DTM · 令牌環 · 以太網路 ·

FDDI · 幀中繼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STP

實體層

以太網路卡 · 數據機 · 電力線通信(PLC) · SONET/SDH(光同步數字傳輸網) ·

G.709(光傳輸網絡) · 光導纖維 · 同軸電纜 · 雙絞線

應用層

· DHCP(動态主機配置設定協定)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檔案傳輸協定

  · Gopher (英文原義: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釋義:(RFC-1436)網際Gopher協定)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資訊通路協定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網絡聊天協定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網絡新聞傳輸協定

  · XMPP 可擴充消息處理現場協定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郵局協定的第3個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協定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定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定)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殼協定

​ . SSL: 安全套接字層協定;

· TELNET 遠端登入協定

  ·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RFC-1831)遠端過程調用協定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協定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實時流傳輸協定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傳輸層安全協定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會話描述協定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通路協定

  · GTP 通用資料傳輸平台

  · STUN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簡單穿越)是一種網絡協定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網絡校時協定

傳輸層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定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使用者資料報協定

  · 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資料報擁塞控制協定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傳輸協定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簡寫RTP)實時傳送協定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資源預留協定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點對點隧道協定

網絡層

IP(IPv4 · IPv6) Internet Protocol(網絡之間互連的協定)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位址解析協定,實作通過IP位址得知其實體位址。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位址轉換協定允許區域網路的實體機器從網關伺服器的 ARP 表或者緩存上請求其 IP 位址。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封包協定。它是TCP/IP協定族的一個子協定,用于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

ICMPv6:

IGMP :Internet 組管理協定(IGMP)是網際網路協定家族中的一個多點傳播協定,用于IP 主機向任一個直接相鄰的路由器報告他們的組成員情況。

RIP : 路由資訊協定(RIP)是一種在網關與主機之間交換路由選擇資訊的标準。

OSPF :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邊界網關協定,用來連接配接Internet上獨立系統的路由選擇協定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的路由選擇協定.

IPsec:“Internet 協定安全性”是一種開放标準的架構結構,通過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務以確定在 Internet 協定 (IP) 網絡上進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訊。

資料鍊路層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環 · 以太網 · FDDI · 幀中繼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實體層

  以太網實體層 · 數據機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導纖維 · 同軸電纜 · 雙絞線

12. OSI七層協定模型

應用層協定需要掌握的是: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網絡七層模型網絡之OSI七層協定模型、TCP/IP四層模型

11. OSI七層和TCP/IP四層的關系

1.1 OSI引入了服務、接口、協定、分層的概念,TCP/IP借鑒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

1.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定,先有标準,後進行實踐;而TCP/IP則相反,先有協定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參照的OSI模型。

1.3 OSI是一種理論下的模型,而TCP/IP已被廣泛使用,成為網絡互聯事實上的标準。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定

UDP:user data protocol 使用者資料報協定

OSI七層網絡模型 TCP/IP四層概念模型 對應網絡協定
應用層(Application) 應用層 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
表示層(Presentation) 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
會話層(Session) SMTP, DNS
傳輸層(Transport) 傳輸層 TCP, UDP
網絡層(Network) 網絡層 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
資料鍊路層(Data Link) 資料鍊路層 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
實體層(Physical) 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

| 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 |

| 實體層(Physical) | 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 |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