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SIS又出新報告,美國軍工生産有弊病,未做好與中國沖突的準備

作者:憑海觀島

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24日的報道稱,近日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家研究中心(CSIS)又出台了一份與中美兩國相關的報告。事實上,關于CSIS,應該并不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詞。近期,CSIS由于多次針對未來台海可能爆發的沖突進行兵推,而且還出台了相關的最終兵推報告而名聲大噪。

CSIS又出新報告,美國軍工生産有弊病,未做好與中國沖突的準備

媒體相關報道截圖

無論是在大陸、台灣地區還是美國,由于推演台海可能爆發的沖突,CSIS曾一度成為媒體輿論的焦點。是以根據CSIS過往的經曆看,主要其出台報告,恐怕都會牽扯到中國。那麼這次CSIS所出台的報告又涉及到哪些方面呢?是台海局勢還是其他領域?

俄烏沖突暴露了美國國防工業生産的短闆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稱。CSIS所出台的這份報告名為“戰時環境中的空箱子: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挑戰”,由該智庫的進階副總裁、國際安全項目主任瓊斯所撰寫。

此次CSIS所出台的報告主要談及了美國軍工産業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并表示,截至目前,美國軍工産業沒有為與中國可能爆發沖突而做好準備。該報告的主體意思是,俄烏沖突暴露了美國軍工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削弱美軍對中國進行持久戰的能力,包括在台海沖突中出現彈藥庫存不足,導緻所謂的“空箱子”的問題。

CSIS在報告中首先談及了目前的俄烏沖突,該報告表示,自去年2月份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使得烏軍有力地阻止了俄軍的進攻,但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嚴重缺陷也暴露了出來。這場沖突耗盡了美國許多武器的庫存,如“毒刺”、“标槍”等,但美國補充武器庫的速度卻很緩慢。

事實上,截止到現在,雖然俄烏沖突仍在繼續,而且目前仍然看不到結束的迹象,但這場沖突對外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雙方彈藥的需求量以及消耗量都是非常驚人的。CSIS所說的“标槍”、“毒刺”等被烏軍在戰場上消耗殆盡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在近日,美國人的另一個動作更展現了這一點。根據《紐約時報》1月17日的報道稱,美國已經開始動用以色列和南韓的彈藥庫存,用來軍援烏克蘭。

CSIS又出新報告,美國軍工生産有弊病,未做好與中國沖突的準備

美軍軍援烏克蘭

這次美軍的動作對外表達了兩個資訊,其一,烏克蘭戰場上的彈藥消耗是非常驚人的;其二,目前美國人已經很難快速彌補烏軍在戰場上的消耗,否則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人是不會動用在以色列和南韓的庫存。要知道,這些彈藥庫存可都是為中東、東亞随時可能爆發的沖突而準備的。而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也暴露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美國的國防工業生産面臨着一種嚴重的短闆。

美國國防工業生産弊病太多,而這份報告的目的旨在為軍火商牟利

随後該報告将目前美國國防工業所遭遇的短闆現象轉移到了其之前所提到的可能出現的台海沖突。這份報告提到:目前美軍的庫存已經無法滿足戰場需求,他将導緻“空箱子”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CSIS出台的有關台海沖突兵推結果報告中也提到了一點:美國可能會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内用完一些彈藥,例如遠端精确制飛彈藥。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美國的國防工業會面臨着如此大的問題,要知道,在二戰期間,美國軍工産業的生産量可是非常驚人的,以至于其有着“世界兵工廠”的稱謂。CSIS在報告中提到了這麼一點:根據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部分原因是由過時的軍事承包程式和官僚作風所造成的。

CSIS又出新報告,美國軍工生産有弊病,未做好與中國沖突的準備

美軍軍援烏克蘭

事實上,在美國國内軍工生産過程中,一直存在着一種弊病,那就是程式太繁瑣。例如,美軍自己在需要擴大生産某些武器彈藥時,美軍的各個兵種先要出台計劃,五角大樓、白宮、國會都要根據程式進行稽核,而隻有國會最終稽核完,白宮準許後,才會下發到國防承包商進行生産。而對于那些從美國采購武器的國家來說,其程式可謂是更加繁瑣,五角大樓、國務院、國會、白宮都要進行評估與稽核。如果長的稽核程式,勢必要耗費不少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美軍自己采購還是其他國家采購,美國的軍火商們都秉持一個原則,那就是完全準許,并下單後才會開始生産。否則一旦啟動生産線,而中間由于某個程式設卡,那美國軍火商的損失可就大了。

最後CSIS提議,建議重新評估美國的庫存需求,建議美國拓寬軍事采購途徑,利用合同過程中的靈活性,并建立更多的軍工合作生産設施。建立戰略彈藥儲備并确定可持續的彈藥采購計劃,以滿足目前和未來的需求,該報告最後敦促國會就此事舉行聽證會。

CSIS又出新報告,美國軍工生産有弊病,未做好與中國沖突的準備

美國國會

不得不說,當CSIS提到這一點時,估計其出台這份報告的目的顯露無遺,那就是通過這份報告,渲染“中國威脅”,督促美國國會準許更多的軍火生産訂單,而在此過程中,軍火商恐怕又要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