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勝利:《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

作者:勝利問道天下

《易經》是遠古文明的産物,如何認識它?有人說它是一部“極天地之淵蘊,盡人事之終始”的宏著。這兩句話是出自北宋胡瑗解釋《周易》的一部著作所說的。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臯(今江蘇如臯)人。北宋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和孫複、石介并稱“宋初三先生”。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講求“明體達用”,開宋代理學之先聲。先後主持蘇、湖兩州州學,所創“經義”“治事”兩齋,為高等學校分系分科的開端。著有《尚書全解》《春秋要義》《周易口義》《皇祐新樂圖記》等。

張勝利:《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近照

淵是深的意思,蘊是包含的意思,天地之淵蘊,就是内藏于天和地之間的,無限深遠而又無窮無盡的奧妙。“人事之終始”是人世間的滄桑。意思是說《周易》是努力窮盡藏于天地和天地間的無限深遠而又無窮的奧秘,窮盡人世間的滄桑,凡是這樣評價《易經》的人基本是儒家人,為什麼是這樣一個結論呢?因為史學上,易學史上對《周易》演化過程的疏解,大體是沿着《漢書.藝文志》“人更三聖”的說法,将《周易》經傳看作是周孔之道的展現。他們認為伏羲畫卦、文王卦爻辭,孔子作傳,三聖之業一脈相承,他們對《周易》的解釋是主張依傳解經。他們是重視《周易》所具有的哲理内涵,但作為蔔筮之書的原始面貌卻被人們日益淡化。朱熹在早期曾注有《周易本義》,後來在《朱子語類》中也寫下了他對《周易》的見解。朱熹作為大儒,也主張《周易》就是一本蔔筮之書。

是以學習《易經》首先要明白這一點,這一點非常重要,别人怎麼評價《易經》,你就會判斷他講的易經是哪家的,是儒家的易、道家的易、還是正宗的蔔筮之易。

張勝利:《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縱觀整個易學的發展史,就學派而言,大體上可分為象數易和義理易,什麼是象數易或者是象數派,什麼是義理易或者是義理派,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因為後續解釋經文的方法方式不同而産生了分歧,所謂象數,象指的是卦象,數指的是數理。象、數本是同源,很難一分為二,所謂象是卦象,更具體點的就是八卦卦象,所謂數就是數理,所謂義理就是指在天人相應的學術思想指導下産生了萬事萬物運作規律及其互相關系的哲學學問。義理易學,主要是專門講述易經本經哲學之理的易學。

張勝利:《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易經》被分為義理易和象數易之外,還有人又多分出數理易和納音易兩大類。這是當代人搞出來的。《漢書.藝文志》是漢代時期改撰而成的文學作品,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是班固撰寫的。簡稱《漢志》,為《漢書》十志之一,裡面載有《易》13家、294篇。易曰:“包羲氏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際,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做上下篇。

張勝利:《易經》本來就是一部蔔筮之書

文化長征創立者張勝利書法作品

一聽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到”這句話,就應該判斷出班固是儒家非其他家,因為他沿襲着贊文王、順天意這一儒家思想脈絡的。事實上班固出身儒家世家,他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自幼受家族教育和熏陶,所編的《白虎通義》可以說是集當時經學之大成,将谶緯神學理論化和法典化。《漢書.藝文志》載有《易》十三篇,今已不傳。

但據其書所說,在施仇、孟喜、梁丘賀之前,義理與象數共存并重。孟喜之後,開始重視象數,至東漢形成龐大的象數派解經系統,孟喜将陰陽術數引入易學,建立起了以卦氣學說為核心的具有漢代曆史特色的象術學。引起了易學曆史的革命性變革。夢喜生于漢昭帝、漢宣帝之時,山東蘭陵人,其父孟卿善治《禮》、《春秋》。夢喜遵父命學習易經,與施仇、梁丘賀同學于田王孫,為漢代第一位易學家田何的再傳遞子。他自稱自己得到了田王的真傳,實際上這是夢喜為了假借老師的聲望來擡高自己地位而編造的故事,同門的梁丘賀曾疏通證明過這件事:“田王絕于施仇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孟喜學有師法,這是事實。但他并不是田何的正宗傳人,

而是一位叛離儒家師門、敢幹接受異端邪說的易學家。他"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以陰陽災異解說《周易》。這已經叛離儒師門了。正因為如此,漢舉博士,"衆人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訖于宣帝時,孟喜才被列于學官,與施仇、梁丘賀并稱漢初三大家。象數發展至東漢時期,開始形成了龐大的象數派的解經系統,繁瑣的注經和哲理的不足,存在了缺陷。到了魏晉時期,王弼引老莊之學注《易》,以糾正象數之偏。注重義理闡述,主張“得意忘形”,發展義理易,他的治《易》成果在中國易學史上可以說是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有着深遠的曆史意義。張勝利世界哲學思想縱橫第312回收錄于張勝利《大道汜兮》

張勝利著作:《吉祥如意經》、《大華般若波羅妙法經》、《大圓滿經》《明月照千江》、《德道經》、《大道汜兮》、《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