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腳冰涼,可能是血管發出的求救信号!警惕這五種症狀

作者:血管外科王翔

冬天是怕冷星人最痛苦的季節,身上已經裹得像個粽子了,但手腳卻還是冰冰涼涼的,如果你也手腳冰涼,還伴随以下症狀,警惕可能是血管有問題。

1、肢體腫脹

尤其是下午肢體水腫比較嚴重,早晨起床後腫脹減輕,要小心靜脈血栓。

手腳冰涼,可能是血管發出的求救信号!警惕這五種症狀

2、傷口不愈合

如果既往合并高血壓或者糖尿病的人,意外受傷出現肢體或腳趾受傷破損,經過1~2周也無法愈合,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現。

手腳冰涼,可能是血管發出的求救信号!警惕這五種症狀

3、脈搏減弱消失

健康人的手腕或腳面有明顯的動脈搏動,如果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可能動脈狹窄或堵塞,需及時就醫。

4、搏動性腫物

如果在頸部、肢體或腹部摸到會搏動的腫塊,提示可能存在動脈瘤,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破裂危及生命。

5、靜脈曲張

下肢青筋暴露,甚至出現瘙癢、發黑、破潰、靜脈發炎等情況,可能是靜脈曲張,應該及時就診。

手腳冰涼,可能是血管發出的求救信号!警惕這五種症狀

人體各部位中,腳和小腿離心髒相對較遠,不僅血液流經的路程長,還彙集了全身的經脈,是以“腳冷,則冷全身”。還有一部分人的手腳冰冷跟“末梢循環不良”有關,天冷導緻肢體末梢的小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就會減弱,就會感到手腳冰涼。

1、穿厚底鞋

選擇有一定厚度、包裹性好的鞋子,可以阻隔一部分地上的涼意,還可以穿上溫暖、寬松的棉襪,避免雙腳受涼。

2、穿條厚秋褲

經常久坐或末梢循環不好的人,常會有腿腳冰涼的感覺,建議聽媽媽的話,穿好秋褲。

3、睡前泡泡腳

睡前可以用溫水泡15~20分鐘腳,泡至身體微微出汗,泡完後立即擦幹雙腳,并穿上保暖襪子。但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靜脈曲張患者、足癬等皮膚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兒童等人群不宜泡腳。

4、吃溫熱食物

天冷時,還可以通過多吃蔥、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食物,有助驅寒。

5、堅持鍛煉身體

經常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熱量,緩解怕冷症狀,冬季可以選擇慢跑、散步、騎車等,不僅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很好地鍛煉心肺功能。

6、注意保暖

緊身衣物會導緻肢體末端血液循環不暢,人隻會更冷。應選擇寬松、舒适的衣物,外套最好過腰過腹。進出室内、外,注意及時增減衣物,讓體感溫度基本保持恒定,盡量減少溫差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