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設計師是唯一決定汽車顔值的人,但此話一出,汽車工程師可能會很不開心,感覺自己辛辛苦苦設計的平台、底盤技術就這樣被忽略了。而工程師作為汽車的幕後工作者,他的工作多數情況下是默默無聞的,但絕對是至關重要的,哪怕是外觀設計這樣看似與他無關的工作,其實也有工程師的理念注入,因為工程師所研發的,諸如平台技術和底盤,會很大程度影響到設計師的思路和理念。
第十代索納塔就是很好的例子,它的車型圖在國内曝光後,網友都在驚歎設計師對它“矮”和“銳”的塑造。但很多人忽略了工程師打造的i-GMP平台對第十代索納塔在設計方面的幫助。
低矮運動的造型來自i-GMP 平台
在使用現代汽車i-GMP平台下的車型時,你會切身感受到安全性、燃油效率、乘車感及震動噪音等方面的提升,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對提升設計空間、配合整車視覺效果也有很大幫助。比如說,之前非平台化的車型,設計師隻能在2600-2800毫米這個限定軸距内進行創作,而平台化之後可以将這個範圍擴大。當然,這個數字會根據各廠商平台的技術而有所不同。不過,現代汽車i-GMP平台的使用,無疑會激發第十代索納塔設計師更多的設計靈感。
為了迎合當今消費者對運動和個性的需求,i-GMP平台使用了低重心和發動機罩點後移的設計方式,為未來旗下車型在設計運動造型方面提供更優質的基因。
也就是說,i-GMP平台的紮實技術可以制造品質更高的底盤,而高品質的底盤可以決定車輛的設計自由度。是以當你覺得第十代索納塔很帥很酷的時候,其實是設計師與工程師精誠合作的結果。
在有了工程師打造的“地基之後”,設計師便可以動筆設計了。而在i-GMP平台為第十代索納塔打造的“低矮”的運動基因下,設計師在整車的設計中使用了一些超前的理念。
主體越簡單,畫面越進階
大家有沒有發現“主體越簡單,畫面越顯得進階“這件事呢?比如蘋果手機,整個機身僅有一個簡單的蘋果圖案,除此再無其它,然而卻比售價高于自己好幾倍的國産8848神機顯得進階得多;再比如萬寶龍,一個錢包上隻有個極簡的星星logo,卻比價格相近的品牌更顯身價。
這就是密斯·凡德羅所謂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設計哲學。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Less is more并非簡單得像一張白紙,讓你感覺空無一物,根本沒有設計……”後面未說完的話大概意思是“主體越簡潔,越能激發讀者想象力,畫面就更具進階感。”
而汽車設計也是如此,第十代索納塔的設計師好似深通“Less is more”之道。整車隻用了一條明顯的線條,這個線條被設計在車側,也就是車窗上面的鍍鉻線,這條線由隐藏式漸變日間行車燈和沿前翼子闆延伸到車窗。
因為是由鍍鉻材質打造,是以視覺上格外醒目,除此之外車身上沒有其它明顯的粗線條,人們會把視線全部集中在這條銀色的主線條上。它看上去就像一個躍動的八分音符,正好與SONATA(英譯:奏鳴曲)的車系名相得益彰。
現代汽車把這條線稱為“Dynamic Lasso”,而這種既簡約、又讓人充滿想象的設計理念是當今年輕人Z為喜愛的,當你D一次與索納塔見面,站在車前的你可以一眼感受到由線條所帶來的沖擊力。而在你成為車主後,别人也會在這個線條中感受到“奏鳴曲”的進階感,這是一個滿足消費者“面子”和“裡子”的設計。
在這樣的主線條下,如果再有些細節與配置的襯托,整車的運動視覺效果就會尤為凸顯。
為了給整車線條注入陽剛之氣,第十代索納塔的設計師在“Dynamic Lasso”的末端和腰線與尾燈連接配接處的轉點使用了銳度更高的銳角進行收尾,這樣的設計大大增強了整車的視覺力度,突出了運動感。而為了在視覺上進一步營造低矮的轎跑沖擊感,設計師與工程師又聯手對前懸挂進行了降低處理,引擎蓋也有相應的低垂設計。這樣一來,當一輛第十代索納塔出現在前車的後視鏡中時,它的跑車氣質一定會讓前車倍感壓力。
索納塔家族的設計初衷,就是想傳遞“美觀、實用、輕奢主義”的車系屬性,是以它一直自成一派,用自己的理念豐富着汽車設計的表達。相信在設計師與工程師的精心努力下,即将登陸中國的第十代索納塔會受到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