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歲孩子在車站吃泡面,寒酸麼?不,我很羨慕他

作者:中年女同學自救指南

每年的春運,都有屬于自己的細節故事。

近日,一個三歲的孩子在火車站等車的過程中,一個人乖乖地吃着泡面,父母在旁邊看着他,有可能拍攝者就是父母。

3歲孩子在車站吃泡面,寒酸麼?不,我很羨慕他

而他吃泡面的桌子就是他們的行李箱充當的,仿佛看着這樣的畫面,有些人會覺得很寒酸或者是心酸,一個孩子在等車的過程中,隻能靠吃泡面果腹,說不定父母是為了省錢,買不起幾十元的快餐。确實,車站裡面的飯都比平常地方要貴很多。

可是,哪怕是吃着泡面,有誰知道這樣的畫面,已經是很多孩子羨慕的對象?!

因為至少說明一個問題:父母把他帶在身邊,哪怕身邊有風雨艱辛,那也比成為留守兒童好多了。

3歲孩子在車站吃泡面,寒酸麼?不,我很羨慕他

農村留守兒童有多難?

在農村。因為生活的壓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而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一般又很難有更好的條件把孩子帶在身邊。

是以将孩子留在農村老家給老人帶,一年回去一兩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去一次。而這些孩子,就成了所謂的留守兒童。

在中國,留守兒童這個群體不容小窺。《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指出,全國約有四分之一農村留守兒童,一年隻能見父母1~2次;約有7分之一的孩子,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

3歲孩子在車站吃泡面,寒酸麼?不,我很羨慕他

前陣子看到一個視訊,一個一歲半的孩子,看見父母完全不認識,因為父母在他隻有七個月的時候就離開家鄉去打工。等到父母回來的時候,他已經會走路了,但是眼前的兩個人俨然就像陌生人一樣,看了不免讓人心酸。

一邊是孩子,一邊是生存。很多人為了生存,選擇讓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而缺少父愛母愛的留守兒童,很難在健全的心态下健康成長。

難以彌補的童年:80後90後大多都是這麼長大的

從小我身邊,沒有父母的角色出現,被欺負了隻有爺爺奶奶,小時候,最讨厭寫的作文是《我的父母》,最不喜歡過節,最擔心的是我不夠聽話,讓爺爺奶奶費心。

這是閨蜜跟我說的,但是現在她最擔心的事情已經在前幾年已經發生了,爺爺奶奶的去世讓她感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親人,她十多歲才回到了父母身邊。但是已經完全融不進父母的生活了,雖然那時候家庭條件已經改善。

3歲孩子在車站吃泡面,寒酸麼?不,我很羨慕他

最羨慕的是她的妹妹。比她小五歲,從出生之後就一直跟着父母生活,雖然當時的生活也很艱苦,但是妹妹是有父母的。閨蜜感覺自己是沒有父母的,奶奶就像是她的媽媽,可惜奶奶再也聽不到她說話了。

她現在對父母也是尊尊敬敬的樣子,但就是沒有一絲溫暖。這是留守兒童的通病吧,哪怕長大後還是感覺有缺失。

是以那個在火車站吃着泡面的孩子多少還是令人羨慕的,因為再艱難,父母也帶他在身邊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