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縣委大院》中,有一個名叫馬廣群的角色,這個人物在劇中算是職務最高的上司幹部了。
馬廣群這個角色在劇中的出場次數不多,時間也不長,但對推進整個劇情的發展,卻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雖然馬廣群的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他卻一直“活”到了整部電視劇的大結局。
馬廣群在《縣委大院》中作為新州市市長,在大結局時,随着阊勝礦業被上級巡視組查辦而落馬了。與他一同消失在朋友圈的,還有以限電為由随意斷電,“卡村民脖子”的鹿泉鄉供電所所長曹建林。
《縣委大院》中的馬廣群和曹建林屬于反派人物中的兩個典型。馬廣群作為身居高位的市長,對關系民生的生态環保問題不重視,卻不顧一切地搞經濟建設,這與他的市長身份極其不相符,與為主政一方,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相悖。而鄉供電所所長曹建林,本該是友善村民,為村民生産生活提供服務保障,可他卻借手中的資源和權利來欺壓村民,還占據有限的資源,在村裡辦污染生态環境法蘭廠。
01 馬廣群初次亮相時,所講的話中暗藏心機
馬廣群第一次亮相是在新州市市委研究光明縣上司班子調整方案的會議上。在“關于光明縣縣委書記呂青山卸任書記,縣長梅曉歌接替呂青山任縣委書記”的表決時,此時還是新州市常務副市長的馬廣群并沒有立即舉手同意,而是面帶難色地觀察了一圈别的上司,見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人都舉了手,這才在猶猶豫豫中慢慢地舉起了手。
馬廣群的獨一舉措被特意在暗暗觀察的新州市市委書記谷文章看到了,于是他就讓馬廣群講講不同意見。馬廣群說自己沒有不同意見,隻是覺得這個時機不太好。因為光明縣的生态環保正好被省裡的環保督查組查出了問題,在這個時候調整光明縣的上司班子,這樣就容易給呂青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聯想。馬廣群就此建議,光明縣的上司班子調整能不能稍微往後延一延。
為了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意見,馬廣群補充說,“光明縣是先天性營養不足,誰當大夫都想治好病。但是,難啊!”
呂青山在此時卸任光明縣縣委書記,這在馬廣群看來,是受到了生态環保出了問題的影響。可谷文章卻說,卸任縣委書記一職,正是呂青山本人的意思。
馬廣群說的以上這些話,看起來是在關心呂青山,是考慮到這會給呂青山帶來不好的影響。可實際上呢,作為光明縣曾經的縣委書記的馬廣群,是在為自己的這塊擋箭牌拖延在光明縣的主政時間。
因為呂青山是在馬廣群的推薦下成為光明縣縣委書記的,而光明縣的諸多像“法蘭廠、奶牛場、居民住宅”等等的問題,卻是在馬廣群就任書記期間形成的。
其中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光明縣前任縣委書記周良順,在城關鎮建設的私人帶院子的住宅,還是馬廣群在任光明縣縣委書記時親自批的。這份能證明周良順的住宅是合法的檔案,是馬廣群親自簽字蓋章的,而周良順還拿出來給光明縣城關鎮的喬勝利書記看過。
在周良順的私宅這個問題上,如果确屬合法合規的,那麼為什麼要時任光明縣縣委書記的馬廣群準許且親自簽字呢?這分明就是一個很大的梗,其中必有大隐情。
而馬廣群就任光明縣委書記期間,給光明縣留下了許多問題,但他卻靠着一些虛假、誇大的成績被“帶病提升”了。不過,這些問題一直都還在,而已經高升的馬廣群就擔心問題進一步暴露出來,上級會算舊賬,追根溯源算到他的頭上。于是,他就希望有自己的人替自己兜着之前的問題。是以,馬廣群就在新州市常委會上“為光明縣喊‘難’!”
可市委書記谷文章在會議上宣布的光明縣上司班子的調整方案,恰恰調離的是馬廣群推薦上來的呂青山書記,而接替呂青山的卻是與他馬廣群“八杆子打不着”關系的梅曉歌。并且,這個梅曉歌可是個“會将一開始系錯了扣子解開重新來系”的“狠人”。
于是,馬廣群對呂青山的卸任調離不滿意,可他這個副市長又不能以一己之力攔住市常委會的意見,是以舉手時就猶豫起來,随即又做了一番看來像是為呂青山考慮,實際上卻是動了心機,為自己的私心私利謀劃。
02 馬廣群不顧一切地搞經濟建設
新州市每年都要搞招商活動,作為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副市長馬廣群,就借機更加大抓特抓全市的經濟建設。
馬廣群親自主持召開“新州市産業大招商工作專題會議”,并在會上特别強調,要求各縣的一把手親自跑招商。對此,馬廣群還在會上向縣上司們講,“要是讓我在縣裡都看到你們,就完蛋了。我希望多看到你們的請假條。”
第一次會議上,馬廣群還點名九原縣縣長曹立新,說自己要是在九原縣裡看到曹立新,那曹立新就完了。
為了激活招商活動的活力,挖掘各縣的潛能,馬廣群還推廣起“招商競賽排名活動”的這一舉措。馬廣群不僅要在各縣之間搞競賽和排名,還要求各縣在自己内部也搞起來,并進一步明确了招商的名額,再次強調翻一翻是不夠的。
會議上,馬廣群言之鑿鑿,說“把我們安排在這個位置上,不是讓我們當敗家子,坐吃山空的,是要來打糧食的。”
為了保持招商活動的持續熱情,促進招商活動的成效,馬廣群還不止一次地親自組織召開“招商工作階段性講評總結會”,并以計劃名額和實際完成情況來對各縣的招商工作進行了評比競賽。
新州市的招商活動在馬廣群不顧一切的大力推動下,除了光明縣之外,以九原縣為首的其他縣,幾乎都虛報了本縣計劃完成的招商名額。
又一次招商會議小結講評會上,馬廣群讓各縣的縣委書記和縣長都來參加這個會議。馬廣群對一些沒有完成招商名額的縣進行了點名批評,并很嚴厲地說,“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排名落後的縣,要打起精神來,你不會就要學習,哪怕是抄作業。市裡布置的重要工作,必須要積極回應和回報。哪個沒有回應,我們心裡都記得。”
馬廣群在會議上還大力推崇了九原縣招商引資的做法,說九原縣的“四套班子上司”,鄉鎮和各部門的主要上司,每個月外出招商至少兩次,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馬廣群讓各縣做以參考,并進一步介紹九原縣的做法,“誰沒外出,誰排名靠後。誰招商不力,責任到人。縣委書記和縣長親自約談,好的機制行之有效。”
從後來馬廣群因阊勝礦業被查而落馬的情況來看,他之是以一直不顧一切地抓經濟建設,抓招商引資,無非是出于二點,一是急于出政績,給自己的政治生涯增加履曆;二是竭力轉移各級的工作重心,掩飾自己在光明下留下的問題。
然而,馬廣群的如意算盤還是打錯了,招商引資隻是一項活動,利于經濟建設,但生态環保卻是關系着民生的長遠問題。
馬廣群一心抓經濟增長,卻置關系着民生的生态環保問題不管不顧,還包庇縱容早就已經造成了嚴重污染,嚴重破壞了生态環境,嚴重影響到了人民身體健康的企業在一直生産營運。
馬廣群這種隻為自己私利着想,不顧民生問題的自私自利和違法違規行為,終将會受到嚴厲懲治。
03 馬廣群不分場合地敲打不聽招呼的梅曉歌
馬廣群作為新州市市長親自大抓特抓經濟建設,他在自己第一次主持召開的“新州市産業大招商工作專題會議”上就反複強調,“企業來不來,關鍵看一把手的态度,誠意和效率”。他還要求,從現在起,一把手必須拿出一半的時間,出去跑項目,重要的事情必須親自協調。
然而,梅曉歌作為光明縣的縣委書記,卻一次也沒有來參加這類會議。雖然他後來在上級要求下也參加了一次會議,但他并沒有把全縣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招商工作上,更沒有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資中去。
不過,梅曉歌畢竟是主政光明縣的一把手,他并沒有不管不問光明縣的經濟建設,而是為了光明縣的長遠發展,尤其針對“光明縣經濟建設落後,市場秩序混亂,時常發生失信失德”等問題,投入了大量精力來抓整改。
梅曉歌親自與來投資的企業接觸,親自到原平鄉奶牛交替市場做宣傳,親自與艾縣長冒雨攔截省農業廳郭廳長,并冒雨趕到市裡,給郭廳長送材料,彙報光明縣的農業建設發展規劃,以求得農業廳的經費支援……
然而,因為“光明縣畢竟底子薄,上幾任上司留下來的營商環境差,治理起來困難……”等問題諸多,隻能在馬廣群組織的新州市招商競賽活動中排名倒數第二。
對于光明縣招商活動如此差的成績,主抓此項工作的馬廣群副市長當然很不滿意,就多次在招商工作會議上有所指地批評縣委書記梅曉歌,說他對此項工作不重視,也不親自抓。
不過,梅曉歌對此并沒有心急,而是在光明縣招商工作會議上強調,雖然招商排名是倒數第二,但越是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越不能盲目招商。梅曉歌還一再要求,一定要守住環保和安全這兩條底線。
梅曉歌的理念是正确的,但他提出的兩個要求與馬廣群所極力推崇的招商引資抓經濟建設是相悖的。這些話傳到馬廣群的耳朵裡,自然會引起馬廣群的不滿。更何況梅曉歌還在光明縣的招商引資專題會議上,公開反對馬廣群所推崇的九原縣的招商引資做法,梅曉歌說“九原縣的作業不能抄,我們有自己的題要解。不要動不動就提大幹快上,有些事情光快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牢記‘生态保護是我們的生命線’。”
梅曉歌的理念,說明白了就是不能以犧牲當下良好的生态環境的代價,去換取經濟增長。如果這樣做了,就會讓子孫後代受苦受罪。
無疑,梅曉歌的理念是符合時代發展的形勢和民生現實的。可這些話傳到了馬廣群的耳朵裡,卻引起了馬廣群對梅曉歌更多的不滿,還公開批評“有的縣對企業的審批,用環保的理由卡着。”
在一次全市重點項目推進會上,已經升任為新州市市長的馬廣群,不點名地批評了光明縣的為保住生态環境“一切刀”,讓環保不合格的企業長期關閉,還讓影響環保問題,不能得到全面整改的企業整廠搬遷。馬廣群說到生氣處,還放大聲音,意有所指地說,“任何阻攔新州市招商引資的人,都是新州的敵人。”
這次會議,梅曉歌仍然沒有來,馬廣群見不到梅曉歌,就把來參會的艾鮮枝縣長留下,和她單獨談話。馬廣群不但借機敲打光明縣,還在艾鮮枝的面前對梅曉歌在環保方面搞的“一刀切”進行了批評,讓艾鮮枝帶話給梅曉歌,有問題的企業整改好了,就得讓繼續開辦下去,因為經濟要發展,老百姓要生活。
馬廣群的這一番話,聽起來是在關心光明縣的經濟發展,關心光明縣的群衆生活,可實際上他所擔心的卻是自己的家人和親戚入股的企業被關停或者受到牽連,而影響到自己和親戚的利益。不過,馬廣群不顧一切地掩蓋自己的問題,滿足自己私利的行徑,終究會暴露在陽光下。
寫在最後
馬廣群在光明縣任縣委書記期間,留下了許多政務問題,并且他上調到新州市任副市長和市長後,還與光明縣的一些人和事有着比較密切的聯系。呂青山是馬廣群的繼任者,也曾經在一起共過事。這在馬廣群看來,隻要呂青山還在光明縣,那他在光明縣留下的問題一時是不會影響到他的。是以,當呂青山要調離,梅曉歌要接任時,馬廣群對這樣的上司班子調整是有自己的私心顧慮的。
果然,梅曉歌當上光明縣的縣委書記後,工作的方向和重心就都變了。光明縣盡管經濟落後很多,但梅曉歌卻不做為了招商引資而破壞生态環境的事,反而大抓狠抓生态環境保護和發展規模化農業。
于是,梅曉歌在光明縣所做的這一切,就與馬廣群試圖掩飾自己在光明縣留下的問題産生了突出沖突。是以,馬廣群在以抓招商為導向的一些工作上,就有意壓制梅曉歌,企圖把梅曉歌的工作重點搞亂,讓他在忙中出錯。
然而,随着中央環保部督查組的突擊深入調查,九原的縣知名企業“阊勝礦業”因環保問題不達标,嚴重破壞生态環境而受到了查處,與阊勝礦業有着牽連的馬廣群也随之消失在公衆的視野裡,而以自己“二舅”的名義,在光明縣開辦了法蘭廠的曹建林也随之消失在了微信朋友圈。
這難道是巧合?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讨論!
---歡迎關注@爾文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