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要補氣?

作者:國醫名師李曰慶

在中醫理論體系中,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則是看不見的一些細小的精微物質。

中醫認為,人體内的氣由吸入的清氣(藏于肺)、從父母那兒遺傳得來的先天精氣(藏于腎)、後天食入的飲食水谷(由脾胃運化)而成的水谷清氣三者共同構成。

01

【為什麼要補氣?】

《黃帝内經·素問》中有記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在大陸傳統觀念裡,“氣聚則生,氣散則亡”。我們可以說,“氣”與“血”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質,氣能行血,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弱,隻有氣血充盈,人才能身體健康、精神充沛。

02

【氣能控制哪些情志?】

怒則氣上

郁怒、暴怒可緻肝氣上逆或肝陽上亢。出現頭痛頭暈,面紅目赤甚至嘔血等症。

喜則氣緩

适度的喜,可使氣和志達,大喜過喜會令人精神渙散,心氣弛緩,出現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症狀。

悲則氣消

過度悲憂,可使肺氣抑郁,意志消沉,繼而耗傷肺氣,出現氣短聲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症。

恐則氣下

謂大驚卒恐,則導緻氣機下陷。出現腎氣受傷的一系列病證,如二便失禁,遺精滑洩等。

驚則氣亂

驚恐則心氣紊亂,大驚則心氣紊亂,氣血失調,出現心悸、失眠、心煩、氣短、甚則精神錯亂等症狀。

思則氣結

氣結,指脾氣郁結。脾主運化,憂思過度,則脾氣郁結,運化失常,出現胸脘痞滿,食減納呆,大便溏洩等症狀。

03

【吃什麼能補氣?】

三肚

為什麼要補氣?

羊肚性溫和,對于調理脾胃虛寒,加強身體素質有着很好的作用。牛肚是溫補之物,對于治療氣虛、拉肚子效果很好,還能夠有助于身體消化。豬肚能夠治療由于氣虛引起的身體虛弱并且還能夠治療消化方面的疾病,例如消化性潰瘍等等。

人參

為什麼要補氣?

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以其能益氣固脫,是以,臨床上多用來治療大病或久病,或血脫緻氣脫而出現短氣神疲,周身乏力,肢冷,汗出而多,脈微欲絕等。

小米

為什麼要補氣?

味甘,主要有健脾補氣的作用,還含有鈣、鐵、維生素E等微量元素。小米一般可以煮成粥、做成小米飯或磨成粉,這樣就可以做成各種食品。

而且小米性偏涼,特别适合五心煩熱、發熱、口舌有潰瘍的人來食用,但脾胃特别虛寒的人不宜食用。

香菇

為什麼要補氣?

是補氣的佳品,而且還具有潤肺和抗癌的功效。特别是野生的香菇,營養價值更加的高。香菇中含有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氨基酸、蛋白質都對人體特别的好,除了補氣之外,對于身體虛弱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滋補佳品。

糯米

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收斂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氣虛所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等症狀,特别适合陽氣虛弱、脾胃虛寒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