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口出現負增長,八十年代曾預判

作者:成長微觀察

自建國以來,大陸的人口政策分為五個階段:

人口出現負增長,八十年代曾預判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1)1949~1970年:限制節育和鼓勵節育的交錯。

2)1971~1979年:以“晚、稀、少”為特征的計劃生育。“晚”指男25周歲、女23周歲才結婚;“稀”指兩胎要間隔4年;“少”指隻生兩個孩子。

3)1980~2013年:以“一胎化”為基調的計劃生育。

4)2014年~2020年: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

5)2021年全面放開三胎政策

1、獨生子女政策

人口出現負增長,八十年代曾預判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沖上熱搜的“大陸人口出現負增長”,與以“一胎化”為基調的計劃生育脫不開關系。這項政策從1980年開始,至2013結束,實施了整整33年。

1980年9月25 日,《中共中央關于控制大陸人口增長問題緻全體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指出“為了争取在本世紀末把大陸人口控制在十二億以内,國務院已經向全國人民發出号召,提倡一對夫婦隻生育一個子女。”

1982年,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憲法,“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适應”。

2、被忽視的預判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沒有留意,當時《中共中央關于控制大陸人口增長問題緻全體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信中就有兩個預判:

其一,“到三十年以後,目前特别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其二,“到四十年後,一些家庭可能會出現老人身邊缺人照顧的問題。這個問題許多國家都有,我們要注意想辦法解決。”

八十年代初,就已經提出獨生子女政策三十年以後就需要采取不同人口政策,以及要想辦法解決四十年後政策帶來的問題。

3、鼓勵生育

人口出現負增長,八十年代曾預判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二胎政策實施後,多數人生育意願并不強烈。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相當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經濟負擔重、兒童無人照料,以及女性難以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

于是專家們開始破解“不願生”“生不起”“養不起”難題。

不靠譜1:給不生孩子的适齡人群征稅,先把這個錢啊扣下,等你生了呢再補回去。

不靠譜2:還有的專家就提出,應該從女性的成長路徑上下手。國小讀五年就夠了,國中加高中也隻要讀五年,這樣呢,十年時間就能上大學。大學在家上網課。這樣就可以在家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書了,甚至可以一邊參加聯考一邊生孩子,後續還想考研究所學生、博士生,也可以在家邊帶孩子邊考。

不過近年來,國家也出手了很多的政策,教育、醫療、房産三座大山都有重拳出擊。對國小課外輔導行業的調整力度超出大家預期,還有各地延長生育假的措施啊,都是國家保障生育的一個信号。

包括全面放開三胎生育。

從八十年代的預測,到現在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衡,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凸顯,恢複二胎、三胎的生育政策是否有些姗姗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