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Safari的思考(轉載)

由 operawong 于 周三, 2007-06-20 21:11 發表于:http://www.drupalchina.org/node/2682

Apple 在今年的 WWDC 上給了我們一個小禮物,

就是把自家的 Safari 浏覽器移植到 Windows 上來,

相信你已經體驗過出色的 iTunes 音樂管理播放器,

看來 Apple 準備開始搶占浏覽器市場啦,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随着網絡的普及,資費的降低

浏覽網頁已成為大部分使用者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多的事

浏覽器便自然成為商家的必争之地

不過,Apple 自己稱 Safari 到 Win 上是為了 iPhone

稱 iPhone 使用的是完整版的Safari ,

而 iPhone 目前不支援也不打算第三方來開發程式,

這一切都将通過 Web 2.0 的形式在 Safari 表現出來

當然,Safari 到 Win 上的理由還有就是

這家夥很賺錢,不了解嗎

據說整合了 Google Search 和 Yahoo! search 的 Safari ,

當使用者搜尋時,Apple 能得到 Google 和 Yahoo! 的回報

its all about business ...

不過,我認為 Safari 到 Win 上最主要的原因

是促進 Switch 到 Mac 的效應,

從 Keynote 我們看到 Apple 有意把新的使用者界面統一成 iTunes 風格,

有點 All Things iTunes 的味道,

這樣,隻要你會用 iTunes,你就會用 Mac OS

進一步的,當你習慣性的在 Win 下

使用 iTunes 聽歌,使用 Safari 浏覽網頁,使用 ... 來 ...

我們說,你不一定真的會馬上到 Apple Store 去買台 Mac

但至少哪天你真打算 Switch to Mac 啦,

你也不會覺得有多麼陌生,

對事物的陌生不就是 Switcher 最大的 Switch 障礙嘛

Safari 使用 KHTML (Konqueror)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WebKit 核心,

WebKit is an open source web browser engine. WebKit is also the name of the Mac OS X system framework version of the engine that's used by Safari, Dashboard, Mail, and many other OS X applications. WebKit's HTML and JavaScript code began as a branch of the KHTML and KJS libraries from KDE.

WebKit 是一個開源項目,

WebKit 所包含的 WebCore 排版引擎和 JSCore 引擎來自于 KDE 的 KHTML 和 KJS ,

當年蘋果比較了 Gecko 和 KHTML 後,仍然選擇了後者

就因為它擁有清晰的源碼結構、極快的渲染速度,

是以Safari 号稱在任何平台上都是最快的

更多測評資料請參看官網

http://www.apple.com/safari

對于我們大多數普通使用者而言,

最大的好處就是又多了個不使用 IE 的理由,

IE 真的很糟糕,忍不住又罵一句

好不容易 IE 7 在被逼下浮出水面,

但基本上全部是仿 Firefox 和 Safari ,

有時候我覺得是 Leopard 和 強大的 Linux 促進了 Vista 的改革

對于網頁設計愛好者來說,

最明顯的好處就是不用再去找線上測試網站了,

可惜在中國隻有極少數的網頁設計人員去測試自己網站在不同浏覽器下是否一緻,

很簡單的,因為大多數設計人員隻用過 IE ,

可能連 Firefox 這麼出色的浏覽器聽都沒聽過

不過,我們在這裡說多了也沒意思,現狀就是這樣

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會開始有這樣的意識

接下來,說說大家是怎麼評價 Safari 的

國外各大媒體、部落格網站對 Safari 幾乎是一片好評,

Safari 釋出沒幾天,下載下傳量已經達到幾百萬次

并在釋出當天就已經有黑客着手研究 Safari ,

這也就有了 Apple 在三天後就釋出了 3.0.1 更新檔,

我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這說明 Safari 已經被廣泛關注啦

而這隻能促使 Safari 做得越來越好

可到了簡體中文使用者身上,

上面的那一切就成了惡夢,

最典型的評論是:

在 Win 下面真是飛快 - 啟動飛快、浏覽飛快、崩潰飛快

通路中文網站瘋狂掉字,看新浪網基本全裸上陣

不過,對蘋果中文使用者沒有任何影響,一切正常

問題全出現在中文版的 Windows 身上,

通路繁體網站,正常

通路日韓網站,正常

國外裝英文 Windows 的朋友通路簡體中文網站,正常

這讓人聯想到最近的賽門鐵克誤殺事件,

就中文 Windows XP 使用者的電腦會被誤殺系統檔案,

然而全球那麼多地方均沒有發現任何這樣的問題

是不是美國政府插手 Windows 搞的鬼我不知道

但我覺得中文版的 Windows 真的很有意思

是以包括我在内的第一時間下載下傳并體驗 Safari 的人,

最初都認為是 Steve Jobs 也太不注重中國市場了點,

認為是老喬這次太心急了,用Alpha來充beta

很顯然是錯怪了他老人家

但掉字的問題擺在中文 Windows 使用者面前,

我們可以怎麼來解決呢,

下面的是我在網上收集的一些辦法

辦法一:

你的系統裝有 微軟正黑體

正在浏覽的網站字型優先指定為 微軟正黑體

有人把字型該為 SimHei 後也正常顯示中文

個人認為這很不友善

辦法二:

到控制台,找到區域和語言選項

在标簽進階下,修改非 Unicode 程式語言為 英語(美國)

重新開機電腦後,正常顯示中文

缺陷是系統中其他的非 Unicode 程式出現亂碼,效果不是很好

辦法三:

使用 nightly 版本的 WebKit 渲染引擎

  1. 下載下傳并安裝 Safari 到你的電腦中
  2. 從Webkit下載下傳 nightly 版的 Webkit for Windows
  3. 将得到的壓縮包解壓
  4. 把 Webkit.resources 複制到 Safari 安裝目錄下覆寫原檔案
  5. 運作 run-nightly-webkit.cmd

然後,正常顯示中文

這是目前最好的

對點選書簽按鈕會直接Crash的解決辦法

定位到 SafariSafari.resources ,

将 en.lproj 複制一份命名為 zh.lproj ,

啟動 Safari 後書簽和文本框操作恢複正常。

對浏覽器插件的安裝

目前支援的僅有

  • Adobe Flash player
  • Adobe Reader
  • QuickTime
  • Java
  • Real Player
  • Windows Media Player

據說把 Firefox 或者 Opera 的 Plugins 目錄下的所有檔案

放到 SafariPlugins 就可以了,大部分可以正常工作

新功能介紹

Tab标簽浏覽,字型變大變小調節,下載下傳管理等一些基本的功能不比我介紹

說說其他浏覽器沒有的東西

Safari 内置了大量的英文網站資源,

書簽工具欄和書簽菜單是分開顯示的,

整個管理界面很像 iTunes ,

Auto-Click 可以把一組書簽合并,單擊全部打開

位址欄

有些文章寫到單擊位址欄為什麼不是全部選中,這樣重新輸入時還要全選然後删除。其實Safari 的設計更加合理,單擊位址欄的文本部分可以直接定位到要編輯的位置,單擊位址欄的圖示部分則是全部選中。

内置 RSS

最酷的是還可以搜尋,動态的哦

頁内搜尋

第一次看到絕對驚豔,整頁變暗,動畫效果的關鍵詞加亮,沒試過的趕緊 Ctrl + F 一下。

标簽

單個标簽可以拖動出來單獨成為一個視窗(必須是上下拖動),不同視窗的标簽也可以拖動後合并,試驗了一下 Opera 也可以,不過沒有 Safari 的效果漂亮。

動态效果

修改首頁、添加書簽和自定義工具欄等操作可以出現動态對話框,符合 Mac 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