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作者:華爾街科技眼

“Amazing”“ unbelievable”,在今年的CES展會上,海信展台邊不時傳來驚歎聲,海信與徕卡聯合開發的雷射電視Cine 1吸引了無數參展者駐足,成為CES上當之無愧的“流量展品”。徕卡顯示技術能運用到大屏雷射電視中,讓參展者眼界大開。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徕卡成立于1869年,在光學技術上擁有相當深厚的積澱。這家百年老店,因其高端的設計、非凡的成像品質,被譽為“相機行業的愛馬仕”。近年來,徕卡在中國科技行業炙手可熱,成為很多中國手機企業争相合作的對象。各手機企業都希望通過徕卡提升成像品質,進而提升産品檔次。

這家德國廠商遴選合作夥伴向來嚴苛,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徕卡高管少見地強調了一家中國品牌對徕卡的重要性。

實際上,相機成像隻是徕卡的技術的應用方向之一。徕卡在50多年前就曾經涉足過雷射投影儀市場,但當時的市場環境并不成熟,他們的嘗試也未獲得足夠好的反響。如今,雷射投影儀品類在最近幾年迅速發展,徕卡認為進入雷射顯示賽道的時機已經成熟。

市調機構All View Cloud公布的資料也佐證了這一判斷,在2015-2020年這5年時間裡,雷射電視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13.8%。另據GIR (Global Info Research)的報告,2022年全球雷射電視的銷售額約為12.96億美元,他們預測,在2023-2029年期間,雷射電視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将達到34.5%,銷售額将在2029年達到103.3億美元。

放眼全球,“雷射電視在很多地區都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尤其在歐洲和大部分美國市場。中國市場反倒是雷射電視的先行者”。徕卡智能投影董事總經理Stephan Albrecht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圖:徕卡高層在接受新浪财經采訪時表态

可以說,全球範圍内對雷射電視了解最深的就是中國,而中國同時也是雷射電視最大的消費市場。是以,在中國市場挑選一位實力足夠強的合作者,自然也就成了徕卡的當務之急。

“然後我們就開始查,到底在這個細分闆塊中,誰是上司者。深度分析這個市場後不難發現,海信不僅是電視領域的大牌,還早已是雷射電視領域的領軍企業,”Stephan Albrecht說道,“這個合作前提就很好,海信是電視科技的領軍企業,徕卡則很想進入雷射電視的領域。”

經過曆時2年的洽談,在去年7月份,海信與徕卡在德國慕尼黑正式簽署了技術合作協定,這也就意味着徕卡正式跨入全球電視産業。“如果沒有海信,徕卡不可能進入此市場。與海信強強聯合,是徕卡布局雷射電視新業務版圖的重要舉措。”徕卡相機公司全球CEO Matthias Harsch如是說。

雷射顯示成為本屆CES焦點

據悉,此次展出的Cine 1是雙方合作推出的首款産品,該産品将在今年2月份正式投産。未來,雙方還将推出更多的新品。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CES期間,徕卡公司CEO的表态将大衆對雷射電視和海信的關注度推至一個小高潮。實際上,2023年的CES,海信也确實是有備而來,除了展出與徕卡打造的雷射電視,海信還設有六大主要展區,展示了行業先進技術40餘項,參展産品65個型号。

海信的全球首款8K雷射電視120LX為業界樹立了8K雷射顯示第一個産品标杆。120LX做到了比市場上其他顯示器更精确地再現8K色彩,讓使用者得以看清4㎡巨幕上的3300萬個細節,給消費者帶來無與倫比的觀影體驗。該産品預計于今年4月在國内上市。

海信的120英寸菲涅爾螢幕,已薄至2到5毫米,解決了光學硬屏體積大、運輸入戶成本高等痛點,充分展現了雷射電視作為未來電視的品類優勢。

引領市場普及的家用雷射電視L9、L5及4K全色雷射微投等産品的亮相,展現了雷射顯示品類在形态與尺寸方面的多元化,以及強大的場景塑造力。

與此同時,海信的傳統高端電視在CES展上獲得肯定。海信ULED 8K電視和110英寸UX電視斬獲了CES 2023創新獎。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有意思的是,海信展區的面積已經由首次參展時的800多平方米,一路擴張到1300多平方米。如果說之前海信參展CES是為了獲得顯示産業疊代的靈感,那麼現在則是通過自主性創新,反哺行業。“能夠出現在CES上,這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們與行業競争對手并肩作戰,彼此競争,這推動了我們所有人的進步。”海信集團董事長林瀾曾在CES主題演講中這樣表示。

顯示發展趨勢被重新定義

顯示産業的發展,曆經百年,變遷顯著。值得一提的是,從1925年黑白CRT電視的發明至今,曆時近百年,顯示産業的市場規模也在近百年之後達到1400多億美元。而從創立至今,CES走過了50多個年頭。可以說,一部CES史,就是半部顯示産業史。基于此,每年的CES展上,顯示技術趨勢的發展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而回顧過去10年間在CES亮相的顯示技術和産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導顯示趨勢發展的力量已經發生變化。

而中國廠商在CES展上逐漸掌握話語權的過程,表明全球顯示産業正在曆經蛻變。

從十年前開始,日系和韓系廠商并駕齊驅,中國廠商存在感較低;賽程過半,日系廠商逐漸沒落、風光不再,韓系廠商則如日中天,中國廠商隻能暗暗發力;在最近兩年,韓系廠商疲态已現,中國廠商自研的技術和爆款産品則成為令全球矚目的焦點。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在2012-2014年,CES上展示的技術基本上還聚焦于4K、OLED和裸眼3D等品類。2012年初,一台展現海信雷射電視雛形的DLP混合光源雷射電視技術原型機在美國CES上展出,這是海信首次公開展示雷射電視技術路線,但當時類似的産品未激起大的水花。

在2014到2018年間,韓系企業試圖從液晶産業抽身,轉而發展其定義的未來顯示技術OLED。當時,不少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加入OLED陣營,繼續追随韓系企業的腳步。但海信則選擇跳出賽道,在夯實ULED業務基本面的同時,繼續發力于雷射電視。

實際上從消費端來看,雷射電視不僅不需要背光材料,也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顯示屏,更能滿足消費者對實體形态的極緻追求。

從2015年開始,雷射電視成為海信力推的産品之一。随後,海信每年的雷射電視産品在技術上變得來越成熟與強大,分辨率從1080p提高到8K,投影尺寸從100英寸擴大到150英寸,色準和亮度也都達到了專業級的水準。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能夠在顯示發展的根基之上,深度重構顯示産業的“肌理”,這不僅需要企業有長期主義的定力,也考驗其對趨勢的研判能力。

大屏雷射電視從最初的被觀望,到如今已經初露峥嵘,與海信的前瞻性布局和持續的研發投入有直接關系。

雷射電視逐漸普及的重要意義在于,中國企業已經将從技術被日南韓】把控的大屏顯示市場中掙脫出來,重立門戶,實作彎道超車。海信目前積累了國内外雷射專利1713件,授權專利合計708件,初步形成了專利池和較完整的雷射電視産業鍊。

實際上,不盲從、不被外界雜音所幹擾是海信一脈相承的企業文化。

在十幾年前同行們紛紛投身簡單且回報周期短的OEM代工時,海信則堅持耗時費力發展自主品牌。長期主義的選擇終将獲得回報,資料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海信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超過了80%,帶動海外收入占比從低于20%上升到41.3%。

徕卡高管首度回應:考察行業兩年,最終為何選中海信

CES是科技企業秀肌肉的舞台,通過CES的視窗,行業的變遷、企業的興衰,亦能一目了然。從中國顯示力量發展的路徑中,外界窺見了其引領趨勢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