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作者:可持續景觀研究院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WEi

養育一個親近自然的孩子

就是養育一個叛逆者、夢想家、創新者

一個走自己生命之路的人

——妮可萊特·索德

1 深圳坪山兒童公園/ WEi Studio

Inside a Litchi forest in Shenzhen Pingshan district, located a “Big Tree Academy” – for all “off-leash kids”. The existing site represents a myriad of landscape types: mountain slopes, scarps, dense Litchi forest, giant banian trees, and tall Eucalyptus trees. The design borrows form and character of the site’s existing characters, integrating and embedding play & learning experiences into the park – all on a natural setting. The park aspires to be a fun, adventurous and safe place for kids of all ages, cultivating their curiosities, resilience, and self-reliance.

在深圳坪山區的一片荔枝林内,坐落着一個 "大樹學園"--為所有 "不受限制的孩子 "服務。現有的場地代表了無數的景觀類型:山坡、疤痕、茂密的荔枝林、巨大的芭蕉樹和高大的桉樹。設計借鑒了場地現有的形式和特征,将遊戲和學習體驗融入到公園中--所有這些都是在一個自然環境中。該公園希望成為所有年齡段孩子的一個有趣、冒險和安全的地方,培養他們的好奇心、适應力和自立能力。

The First Nature-themed Children's Park in Shenzhen

深圳首個自然主題兒童公園

坪山兒童公園位于坪山區碧嶺街道沙湖社群,占地面積約5.7萬平方米,南依馬巒山風景區,社群生活成熟,自然風景優美。

作為深圳第一個區級專類兒童公園,公園秉持自然生态、自然遊樂、自然教育理念,打造“山水相依”、“寄教于樂”、“林溪探險”、“創意生境”的自然遊樂公園。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公園與周邊城市關系

Low-intervention design with natural strategies

自然政策下的低幹預設計

公園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場地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山體資源,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自然山貌和植物群落多樣性的特征。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低幹預下的自然改造

按照原生态、近自然、少遷樹的原則,公園完全保留了建設範圍内原有的荔枝林,并通過底層植被梳理、輔以平衡木等設施,營造成可供兒童遊玩、休憩、攀爬的林下親子遊樂空間。利用山體自然走勢,打造科普濕地,雨水花園,生态旱溪,将自然生态規律融入兒童教育中。

Forest School Nature Playground

大樹學園自然遊樂場

網際網路時代已幾乎使我們成為與自然徹底決裂的新物種,再加上兇猛的城鎮化浪潮、危機重重的環境污染,我們的孩子們,會成為“林間最後的小孩”,缺少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過往的人類童年,孩子們在自然中上山爬樹,好不自在。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為了讓孩子們重回自然,重建與大自然的聯結,坪山兒童公園以“大樹學園”為核心設計主題,營建全市獨一無二的野趣公園。了解周圍的生命,最大限度開發感官,在玩耍的同時促進自由探索和發揮創造力。

Multi-themed Gaming Experiences

多主題遊戲體驗

公園結合現狀自然基底及活動内容,打造不同主題的遊樂分區。

叢林探險區利用場地原有的山體地形建設了更加具有豐富性和趣味性的兒童空間,這種豐富的地形變化元素帶來了複雜和挑戰,加大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鼓勵孩子們在可以接受的冒險中發展自己的能力。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叢林探險區鳥瞰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奇妙滑行自然滑索

自然課堂區通過自然化的語言寄教于樂,讓孩子們在自然遊樂中去學習自然、領悟自然。建構起多重的兒童天性所需要的空間,幫助兒童在情感、社交、益智和互相學習上的成長,激發孩子們的感官訓練,提升兒童的自然印記。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爬網蹦床和人行系統交疊形成有趣的小空間

山林溪谷區是公園營運管理的核心區域,青青草兒童書房既是森林的守護者也是服務市民、兒童科普的休閑場館。通過商業營運的咖啡館以及紀念品館,可以有效提高公園本身的人氣活力,同時也為公園自我盈利和更新提供了基礎支援。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依山體地形而建的雨水淨化濕地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攀爬架和秋千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設施

Natural Sensory Experiences

自然感官體驗

使用木材、石材和大量天然材料,激發觸感和刺激;修複多樣生态系統,使鳥聲蛙鳴成為感受自然一部分。樹木、樹樁、石頭、水、沙子及繩索等遊樂互動增強了兒童對真實自然材料的認知。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公園采用自然消隐感的處理手法,最大程度将景觀構築、遊樂設施融于自然環境。擡頭見山色,側耳聽鳥鳴。讓孩子們在自然環境中遊玩和釋放自我,建立與自然的聯結和認同。如華茲華斯所說:“以自然為師”,大樹學園潤物細無聲般的自然而然的自然教育,将激發兒童熱愛自然的情懷及終身受益的自由探索精神。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2 法國Jesse Owens城市公園/ Espace Libre

The Urban Park Jesse Owens, located in Grand-Couronne (France) and inaugurated in 2018, is a space open to all ages, with areas dedicated to sports practice, plays, and relaxation; hence it achieves its goal urban park. With a sports area that was completely enclosed, one of th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of the project was the creation of a public space where th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town were connected.

Jesse Owens城市公園于2018年在法國魯昂區大庫羅讷落成,它是一個向所有年齡段開放的空間,并設有專門用于體育、遊戲和休閑的區域,實作了城市公園的目标。由于原先的運動場地是完全封閉的,該項目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就是創造一個公共空間,将城鎮的不同區域連接配接起來。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今天,城市公園重新組織了人行道系統,避免了行人和私人住宅之間的混淆。以同樣的方式,公園的入口被設計為控制人流和車流,使其安全且易于轉運。該項目調整了大庫羅讷現有的城市網格,并在未來可與附近的公共空間建立起聯系。

場地有着富有特點的巨大高差,地形的限制反而成為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他們将空間塑造為為不同年齡的人創造的遊戲區。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場地本身巨大的高差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滑梯依山而建。青少年受益于一個多功能運動區,他們可以在那裡實作一切他們想嘗試的遊戲夢想。遊戲設施面向攝人心魄的美麗風光,允許盡情的玩耍,同樣也包容沉思和冥想。沒有任何限制是公園通過設計想給予的。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自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兩個寄教于樂的兒童公園

參考資料:

https://www.weistudio.net/pingshan-children-park

https://mp.weixin.qq.com/s/urADxUNL--gahGWa0GK78g

https://landezine.com/urban-park-jesse-owens-by-espace-libre/

本文由可持續景觀研究院翻譯編排

轉載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請聯系 可持續景觀研究院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