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年輕人過節,少不了儀式感。

冬至,就能在朋友圈看到陳奕迅的應節曲目《葡萄成熟時》。

聖誕節,就有人打卡《真愛至上》的電影發圈應節。

如今年關将至,春節的應節劇目是啥?——鄉。村。愛。情。

是的,它又來了。

這檔超長壽電視劇,以幾乎每年春節一部的頻率,一眨眼就播了十七年。

今年一來還來倆,15 、16兩季連播。

照這速度,等到謝飛機結婚不是夢。

别急,什麼時候結婚不知道,這一季的謝騰飛,身價倒是飛漲。

看過《鄉愛》的“鄉學家”應該都知道,我們的表情包大戶謝飛機,是謝廣坤領養來的孫子,身世一直是個謎。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首富家的大孫子,看來身世之謎有望解開。

話說回來,《鄉愛》向來有着“電視劇中的春晚”之稱。

06年開播,自08年起便一直在春節檔播出,至今依然是每年的慣例。

它來了,春(假)節(期)還會遠嗎?

是以儀式感這東西吧,還真不是矯情,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每年的固定動作總能收獲一票子懂你的人,節日氛圍就這麼在共同情懷下誕生。

很明顯,《鄉愛》已然成為一代人必不可少的專屬年味标志。

這年味從何而來?

除了播放的節點巧妙之外,還因為這劇已經陪伴我們多年,一點開就有過年回家一樣的熱鬧親切感。

首先,你一定對那群“鄉親”都很熟悉。

畢竟這經典IP的國民度就擺在那,即便你沒看過劇,也多少對劇裡的熱梗名場面有所耳聞。

《鄉愛》講述的,是住在象牙山的一群村民雞飛狗跳的日常生活。

出場人物之多,關系之複雜,誰看了不喊一句“貴村真亂”。

來源|微網誌@優酷

如何雜中取勝,讓觀衆捋得清關系,記得住人物,是個技術活。

《鄉愛》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每個角色都形成了鮮明可愛的、可随時被拾起的集體記憶。

比如,謝家的犯渾擔當謝廣坤,日常撒潑不講理,怼天怼地不饒人。

小事坐地打滾,大事哭鬧上吊,誰看了都對他又愛又恨: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作精二人組“南蘇(大強)北謝(廣坤)”之一。

而提到象牙山小諸葛(自封的),就知道老劉家有個講話有些磕巴的光頭老伯,叫劉能。

還有老趙家,講話嘴巴一咧一咧的,AKA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

他兒子趙玉田和劉能的女兒劉英結婚後,倆家就成了時而結盟、時而互鬥的歡喜親家。

以上這幾位大老爺們兒,共同組成了象牙山的“挑事組”,專門負責拱火湊熱鬧。

人均一張貧嘴,損人的話術張口就來。

一碰上就“出口成章”,堪稱行走的東北話學習教材。

在15季預告裡,“挑事組”疑似還将再添一員猛将。

新加入謝騰飛的富婆親奶奶,恐怕還要一起完成象牙山年度攪渾水KPI。

這些角色或許都不完美,但又各有各的記憶點。

按理說,農村題材的閱聽人不會是年輕人,但《鄉愛》反而成了年輕人讨論和玩梗的素材。

正因為每個人物的風格都能拼湊成一個不難區分的符号,觀衆才能形成一種,一提起就有人秒get的默契。

有人戲稱《鄉愛》為東北風味濃厚的電子酸菜,但其實它更像每年的那頓電子年夜飯,是家喻戶曉,不言自明的慣例。

不看吧,還有點不習慣。

再說,家家戶戶過年時最需要熱鬧喜慶的氛圍。

隻要電視裡播着《鄉愛》,那生機勃勃的鬧騰勁兒,滿屋子都是年味本味。

《鄉愛》被視作春晚般的存在,就在于它不僅僅是一部普通喜劇,還像是一部超長的實景獨幕喜劇。

生活化的場景,接地氣的台詞,拍了十幾年,仿佛拍成了一部象牙山的真實紀錄片。

《鄉愛》一直保持它一貫的自然接地氣畫風,把市井小民的家長裡短、雞毛蒜皮講得抓馬又解壓。

别看這劇名是在講愛情,其實更是在講人情世故,農村百态。

就說村裡這幾個大老爺們兒作妖的勁頭,擱真實生活裡着實能把人氣夠嗆,但又不得不承認,它抓馬但不浮誇,讓人好氣又好笑。

别看這群人天天鬧吧,其實象牙山的風波,基本無大事。

今天你家的羊拱了我家的菜,明天你買車我沒有,都能輕易撕起來。

解決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像劉能薅謝廣坤頭發啦,“鐵鍬戰神”王老七追着謝廣坤滿院跑啦,在象牙山那都是名場面小場面。

億萬觀衆的網際網路手替

當然,最毋庸置疑的沖突制造機,還得是謝廣坤。

第七季裡,因為兒子兒媳被誤診“不孕”,謝廣坤怕斷後,就自作主張從福利院領養了棄嬰謝騰飛。

帶回家後要多疼有多疼,難得短暫地當了回正常人。

領着他全村炫耀,見人就誇,滿眼欣賞。

謝飛機挑食,他慣着;扒拉别的小孩,他必站出來替他撐腰。

總之,謝廣坤當了幾十年屯霸,在謝飛機面前也得伏低做小,笑臉相迎。

可後來媳婦真懷了孕,他又擔心謝騰飛争家産,态度發生了180度大反轉,開始盤算把人送回福利院。

親孫子孫女生下來後,更是明目張膽地偏心,日常發表誅心言論。

這個貨 不用再培養了

甚至讓他辍學在家學瓦匠,把他絆倒在起跑線上。

這已經夠不像話了吧?

不,上一季好不容易消停會兒的鈕钴祿·坤,又要作回來了。

前面提到謝騰飛奶奶來了,還要拿出100萬帶走謝騰飛。

與此同時,謝永強的蘋果醋廠剛好出現了資金問題,謝廣坤為了填窟窿,竟然打起了謝騰飛的主意。

家庭沖突一觸即發。

首先是心情最複雜的當事人謝飛機,他頭一别,手一擺,表示不願回去當他的财閥孫子。

好家夥,當年剛領養回來不久,謝廣坤随口炫耀的一句俏皮話竟一語成谶。

不過,謝飛機跟其他家人處出了感情,不舍得離開也不難了解。

預告裡有一處,倒是挺讓人意外的。

兒子謝永強可算出息了,聽到謝廣坤要賣孫子,竟然敢當面掀桌子。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能把和稀泥的謝永強都給逼出脾氣來,看來謝廣坤日常在雷點蹦迪的操作,怕是要玩脫了。(搓手期待)

不過,既然是喜劇,這種沖突再怎麼鬧,始終還會鋪上一層喜慶色彩。

前面十四季早已證明了,無作妖,不廣坤。

這回連劉能趙四都看不過去,開始琢磨着加入“治坤”隊伍。

按照預告這勢頭,象牙山經典保留項目恐将再度上演:

象牙山三巨頭又要撕起來了。(飄再次搓手期待)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是以說,《鄉愛》是喜劇,也是鬧劇。

象牙山是個圈,風波誕生之後,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樁樁件件雞零狗碎的小事,總能瞬間波及整個象牙山的鄰裡街坊,就像一團越滾越大的麻繩,再一點點往外抻開。

歡歡喜喜鬧開了,事情也就解決了。

還是那句話,為什麼《鄉愛》的年味溢出螢幕?

——在團聚的日子裡,它始終有一股應景的合家歡熱鬧勁兒。

雖然畫風充滿濃重的東北本土特色,但撲面而來的一團吵鬧熱乎的生活氣,卻是能透過螢幕與各地觀衆共鳴的。

這熱鬧勁兒就來源于精彩的群像戲,看點全在各家之間的battle。

别忘了還有貫穿整個系列的事業線。

《鄉愛》不僅僅是一部鄉村喜劇,故事背景還隐含某種時代的縮影。

從一開始的手工作坊,到後來搭載上網絡平台,象牙山村民一直在不斷整新活兒。

比如第13季裡,各家趕上直播風口。

宋曉鋒和二丫另辟蹊徑辦起了《鄉村故事會》,編排出“謝頂扣”“光頭哥”“電麥腿”這些指向性極強的八卦故事。

使得整個象牙山一時陷入“誰爆料”的恐慌中,整了一出讓人啼笑皆非的好戲。

電子年夜飯霸屏回歸,趙本山情懷拉滿?新年儀式感這不就來了!

如今,新一季又要整什麼新活兒?

——開啟共享農莊模式,“再就業老男團”紛紛搞起了特色民宿,各出奇招。

謝廣坤當起了象牙山一日遊的免費導遊,帶領遊客參觀“自家産業”——謝家大院、豆腐廠。

有一說一,搞事業的坤,比生活裡的坤還讓人捉摸不透。

上季謝廣坤和保姆學做菜之後,這一季除了主動攬了主廚的活兒,還擔任謝家大院的主理人,開始嚯嚯毛驢。

打算用豆腐廠觀看“毛驢拉磨”這一特色吸引遊客。

劉能搞起了“諸葛民宿”,開始搗騰自家花田,主打1對1專屬服務。

而趙四家的民宿,連名字都保持了他一貫的文藝風,“江南水鄉”。

還說服媳婦兒掀房蓋兒,造“星空頂”……想法是挺浪漫,隻怕實作起來,想必曲折也是隻多不少。

宋曉峰則搞起了“宋曉峰民宿”,打算用東北特色吸引遊客前來感受入鄉随俗的體驗。

講真,這幫人越是一本正經地搞事業,越讓人好奇他們會鬧出哪些烏龍,整出什麼幺蛾子。

而劇中人十幾年如一日地鬧,劇外客不也正是看個熱鬧,圖個樂呵嗎?

誰承想,這熱鬧一看,不知不覺也看了十七年。

劇裡的鄉親們就像我們鄰居,陪了我們十七年,每逢回家過年就又能見面。

自06年開播至今,《鄉愛》無疑展現出了國民喜劇旺盛的生命力。

不止是經典IP自帶的光環,更因其經久不衰的創造力,使《鄉愛》常看常新永不過時,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代人的春節慣例。

曾經被嘲“土劇”代表的它,甚至還推出過特色系列盲盒,化身潮玩。

求變或許不難,難的是維持,更難的是,維持成一代人的“年味剛需”。

這種與時俱進的陪伴感,或許正是它“長壽”的最終秘籍。

如今,《鄉愛》系列早已刻入了“鄉學家”DNA。

那些和鄉親們共度的象牙山美好時光,不止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也記錄着螢幕外各個觀衆的專屬回憶。

每一季,是和誰一起看,在哪裡看,那時的自己是什麼樣?

現實裡的我們,早已和戲裡的村莊融為一體,互相印證了歲月和情感。

當這份記憶成了不變的參照物,又反過來映照着我們的變化。

每年到點就習慣性打開,完成兌現約定般的儀式感。

如今,我們看的已不止是故事。

更是難以割舍的家鄉情懷。

無論世界怎麼變,無論你長得多大。

象牙山的鄉親們都會十年如一日地,等着你回家過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