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算力中心“新援”跑步進場 英特爾釋出第四代至強處理器

作者:IT時報

作者:王昕 來源:IT時報

2023年1月11日,英特爾正式釋出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與英特爾Max系列産品家族。基于至強處理器家族在市場的占有率,安裝量已超過一億,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将成為數字基建的重要基座之一,釋出會現場來自騰訊雲、天翼雲、京東雲、阿裡雲、火山引擎、吉利汽車、浪潮資訊與亞信科技的合作夥伴紛紛亮相,陣容幾乎占據中國雲計算、算力提供産業鍊的大半江山。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至強CPU Max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內建了高帶寬記憶體的x86處理器,而英特爾資料中心GPU Max系列則是英特爾密度最高的處理器,這也展現了英特爾在高性能計算和AI領域的發力。

資料、算力中心“新援”跑步進場 英特爾釋出第四代至強處理器

全新架構 内置AI加速器

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資料中心與人工智能事業部總經理Sandra Rivera表示:“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和Max系列産品的釋出,對于推動英特爾在資料中心領域闊步前行,增強資料中心領域的上司地位,以及進一步探索新領域的發展機會極具意義。”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稚聰指出:“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值此經濟發展回穩走強之際,半導體行業的新增長機會亦接踵而至。籍此,英特爾将在‘五大超級技術力量’(無所不在的計算、無處不在的連接配接、從雲到邊緣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傳感和感覺)的驅動下,推動産品和技術創新,為生态夥伴持續賦能,助力産業向縱深發展,進而為大陸經濟發展再添新動力。”

資料、算力中心“新援”跑步進場 英特爾釋出第四代至強處理器

王稚聰強調,中國5G網絡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使得網絡和計算逐漸融為一體,使得感覺、計算、資料、存儲、資料中心得以實作無縫連接配接,由此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資料中心銷售總經理兼中國區營運商銷售總經理莊秉翰介紹,自2017年英特爾推出了第一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以來,英特爾已經向全球客戶傳遞了超過8500萬顆至強可擴充處理器,支援着全世界的資料中心。其中,在過去兩年,第三代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已全球累計出貨1500萬顆,“第四代至強可擴充處理器作為下一代英特爾至強平台是一個高度創新的平台,晶片采用Intel 7制程工藝制造,具有全新的晶片架構,内置英特爾AMX專屬AI加速器,大幅提升矩陣乘法運算,為人工智能加速提供了全新方式。”

資料、算力中心“新援”跑步進場 英特爾釋出第四代至強處理器

AI能力倍增 能耗大幅下降

與前一代相比,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通過内置加速器将目标工作負載的平均每瓦性能提升了2.9倍,在優化電源模式下每個CPU節能高達70瓦并對性能隻産生極低的影響,同時将總體擁有成本降低52%到66%。

同時,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擁有豐富的内置加速器,意味着英特爾能夠提供平台級的功率節省,并緩解對額外獨立加速方面的需求,幫助客戶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

此外,新的優化電源模式可以為某些工作負載帶來高達20%的插槽節能,而對性能的影響僅有不到5%。風冷和液冷的創新進一步降低了資料中心的總能耗,且第四代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在英特爾工廠制造時,運用了超過90%的可再生電力,并同時配備了一流的水資源回收設施。

資料、算力中心“新援”跑步進場 英特爾釋出第四代至強處理器

在AI方面,與前一代相比,通過内置英特爾進階矩陣擴充(AMX)加速器,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将PyTorch實時推理和訓練性能提升了10倍。

英特爾至強CPU Max系列在這些功能的基礎上針對自然語言處理進行了擴充,将大型語言模型的處理速度提升多達20倍。該套件可以從工作站進行移植,使其可以在雲中擴充,并一直擴充到邊緣。同時,該套件已經針對400多個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AI模型進行了驗證,涵蓋所有商業細分領域最常見的AI應用場景。

另外,業界備受關注的3D封裝Chiplet技術也被應用在GPU Max身上,在單個産品上整合了47個小晶片,綜合實作了計算、存儲、網絡多項功能。而這47個裸片來自于不同的代工企業,且采用5種以上的差異化工藝節點,內建了超過了1000億個半導體,将異構內建的技術提升至了全新水準。

各行各業受益産業提升

釋出會現場,來自騰訊雲、阿裡雲、天翼雲等國内頭部雲計算廠商以及吉利汽車等跨界企業,紛紛表達對于新産品的期待。

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雲網産品事業部總經理楊鑫表示,将與英特爾一起合作推出天翼雲的第八代雲主機,第八代彈性雲主機相比上一代機型在整數計算、浮點計算、并行計算場景當中都帶來了50%、60%和30%的性能提升。而通過英特爾的DLB技術特性,大大優化了IPSec加密隧道,提升了200萬天翼雲政企客戶的雲網融合體驗。

吉利汽車研究院工程中心部長廖慧紅表示,在資訊高速發展的大資料時代,英特爾正轉型為一家以資料為中心的公司,而吉利汽車的使命也在轉型。基于急劇增長的車輛研發仿真需求,吉利目前的研發工作強依賴高性能資源,英特爾至強系列處理器能夠支援仿真業務的高效運作,得到更精準的性能結果,高效地推進研發測試,尤其是在像算力資源用量極大的安全碰撞仿真和風阻仿真當中,比如剛剛上市的極氪009産品,風阻系數達到了0.27,是同級MPV産品當中最低,中大型混動SUV星越L的風阻系數低至0.288,達到同級領先水準,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提升。

亞信科技首席科學家葉曉舟博士表示,亞信科技基于英特爾的基礎算力套件,自研了算力網絡的“四中心一引擎”的産品體系,包括5G專網、核心網、BN、雲在内的算網基礎設施。在算網基礎設施方面,亞信科技基于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在5G基站單使用者小區使用者數提升了25%,在5G核心網CPU耗用率顯著降低45%;在算網大腦方面,基于晶片的内置加速器,亞信科技提供了5G基站的智能節能方案,可以節約基站的算力15%~30%,5G使用者百米定位達到了90%的準确率,AI OCR圖像識别性能顯著提升了7.58倍;在算網性能方面,亞信科技自主研發的電信級AntDB資料庫,為全國超10億的電信和垂直行業使用者提供泛在服務,基于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充處理器及其内置的加速器,AntDB資料庫吞吐量可以繼續提升43%,AI的應用性能繼續提升3.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