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加拿大GHS;食品接觸材料;PFAS
01
加拿大更新《危險産品條例》GHS第7修訂版,提出對标簽和安全資料表的新要求
加拿大修訂包括更新定義、更改時間表、為“壓力下的化學品”增加新的實體危害類别,以及為不易瓦斯溶膠增加新的危險類别。這些更新還包括對标簽和安全資料表的新要求,以及危險産品評估和分類的規定。修正案還規定了三年的過渡期,直到2025年12月14日。
加拿大衛生部修訂了《危險産品法》附表2中列出的實體危害類别。将第3項(“氣霧劑”)替換為新版本,并廢除了第19項。該修正案還在附表中增加了新的第21項“壓力下的化學品”。
本指令自《危險産品條例修訂條例》(GHS,第七修訂版)生效之日生效,如果該日之後注冊,則自注冊之日起生效。
02
華盛頓生态部提出減少消費品包括熱敏紙中有毒化學物質的使用
華盛頓州生态部送出的第173-337章WAC-更安全的産品限制和報告,旨在減少目标消費品中有意添加的有毒化學物質。該部門每五年确定優先消費品和優先化學品進行評估和可能采取行動的程式。
圖檔來自網絡 侵删
該規則中的優先化學品包括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鄰苯二甲酸鹽、有機鹵素和有機磷酸鹽阻燃劑、烷基酚乙氧基化物和雙酚。
03
美國環保署根據有毒物質釋放清單(TRI) 報告要求,增加九種類型的 PFAS
這四種化學品被添加到TRI清單中并不再涉密:
◇ C8-16 γ-ω-全氟醇與 1,6-二異氰酸根己烷、縮水甘油和硬脂基alc的反應産物 (2728655-42-1);
◇ N-[3-(二甲基氨基)丙基]-乙酰胺、2-[(γ-ω-全氟-C4-20-烷基)硫代]衍生物(2738952-61-7);
◇ 2-γ羟丙基酯 2-羟丙基酯(2744262-09-5);
◇ N-(2-氨基乙基)-γ乙酰胺與氧化後的N1,N1-二甲基-1,3-丙二胺、環氧氯丙烷和乙二胺的聚合物 (2742694-36-4)。
圖檔來自網絡 侵删
根據NDAA,以下五種化學品被添加到TRI中:
- 全氟丁烷磺酸(375-22-4);
- 全氟丁酸酯(45048-62-2);
- 全氟丁酸铵(10495-86-0);
- 全氟丁酸鉀(2966-54-3);
- 全氟丁酸鈉(2218-54-4)。
EPA提出加強PFAS向TRI的報告,取消豁免報告小濃度或微不足道的PFAS資訊。由于PFAS在許多産品中的使用濃度較低,該規則将確定制造或使用TRI所列PFAS的企業将不再能夠依靠微不足道的豁免來避免披露其PFAS排放等資訊。
關鍵詞:
化學農藥減量;巴西除草劑
01
農業農村部印發《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和《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
農業農村部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農業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農産品品質安全、加強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為加快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健全化肥農藥減量化機制,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和《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農業農村部在未來将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實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強化責任落實,有力有序推進,確定取得實效。
農業農村部堅持以下四點原則:
- 堅持減藥與保産統籌;
- 堅持數量與品質并重;
- 堅持生産與生态協調;
- 堅持節本與增效兼顧。
02
安道麥在巴西推出與RiceTec合作開發的Acert除草劑 (噁草酸)
安道麥近日宣布,在巴西推出了新型除草劑Acert (有效成分:惡草酸),該除草劑是與研究水稻雜交和商業化的跨國專業公司合作開發的。該解決方案旨在控制入侵的紅米和其他難以控制的雜草,例如稗草。這項技術将與可持續性相結合,幫助種植者提高盈利能力。
關鍵詞:
溫室氣體監測;碳捕集技改貸款
01
中國氣象局:大陸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體化溫室氣體立體觀測能力
中國氣象局組建了包含60個地面觀測站的國家溫室氣體觀測網,同時有3顆具備全球主要溫室氣體監測能力的衛星在軌運作,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體化的溫室氣體立體觀測能力。
圖檔來自網絡 侵删
未來,中國氣象局将進一步提升觀測能力,形成覆寫大陸16個氣候關鍵區并輻射全球主要緯度帶的全要素溫室氣體本底觀測骨幹網,不斷提升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高精度、高密度的觀測能力,進一步支撐碳源彙監測核校業務,為順利實作“雙碳”目标提供科學監測支撐。
02
全國首筆燃煤發電企業,碳捕集技改貸款落地
近日,支援浙能蘭溪二氧化碳(CO2)捕集與礦化利用內建示範項目建設的專項貸款872.59萬元正式落地,這也是全國電力系統首筆燃煤發電企業碳捕集技改項目貸款。建行蘭溪支行立即積極響應、向需而行,着力提升綠色、碳減排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本次投放的專項貸款将用于改造浙能蘭溪電廠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項目建成後,發電産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将被捕集回收,并用于加氣砌塊磚的生産,替代原有生産過程中的蒸汽消耗,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1.5萬噸,實作傳統能源低碳循環發展。
本文由以勒翻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以勒帶您随時掌握更多合規新資訊哦!
如有 合規相關需求 請聯系我們